如果說張伯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但如果說紫陽真人,可能有很多人就非常耳熟了?!白详栒嫒恕痹诤芏嗌裨捫≌f中都有出場,《西游記》中的紫陽真人曾把五彩仙衣借給朱紫國的王后金圣宮娘娘,使她免受賽太歲的侵犯。在梁羽生的《白發(fā)魔女傳》中,紫陽真人是武當(dāng)派的掌門人,雖然在書中并未出場,但是卻被武林譽為“天下第一劍客”。
紫陽真人雕像
相傳,由呂洞賓、漢鐘離等人傳下來的道教是全真教,張伯端是全真教的第四代弟子中最為重要的傳人之一,被后人稱為張真人、張紫陽、紫陽真人、悟真先生等等。歷史上的張伯端經(jīng)歷的傳奇之處完全不下于神話故事中的得道高人。
1.從府吏被貶到浪跡云水,張伯端尋道修煉張伯端幼年時就已經(jīng)非常博學(xué)了,對三教經(jīng)書都有所涉獵,并對醫(yī)學(xué)、刑法、地理都有研究,在今天看來,張伯端可以算的上是一個全才了??赡芤驗樗鶎W(xué)太廣,也可能由于對科考相關(guān)的知識不夠精通,總之張伯端在年輕時久試不第。
道觀祈?;顒?/p>
迫于生計的張伯端只能任職臺州府吏了,后被貶流放到嶺南。張伯端流放的原因一說因為源自他的丫鬟,《臨??h志》中記載張伯端喜歡吃魚,有天在官府工作,家中送來做好的魚。同僚們開玩笑將魚藏在房梁上,張伯端以為被丫鬟偷吃了,便罰了她,丫鬟委屈之下自殺而死。有一天,張伯端發(fā)現(xiàn)屋中有蟲子落下,才發(fā)現(xiàn)魚被藏在房梁上。感嘆連這樣的小事都有如此冤情,府衙之中這么多的案卷里不知道還積壓著多少冤案呢。突然之間看破紅塵,隨即引火燒掉了所有的案宗。而張伯端也因此被流放嶺南。
不過顯然從情理上難以說得通,另外一種說法是《臺州道教考》中記載,張伯端因為“火燒文書案”被流放,這里面沒有說是他燒毀的文書,而是被案件牽連到才被流放的。原因可能與案件有關(guān),也可能因沒有及時破案,還可能只是一個流放他的借口。宋代陸思誠的《陸彥孚記》中也記載張伯端“坐累,謫嶺南兵籍。”,“坐累”在古籍中的意思是“為因過失而受牽連”。
全真派
因此,張伯端因為被牽連而流放嶺南的說法更加可靠一些。在嶺南期間,張伯端浪跡云水,專心尋道。這數(shù)十年的悟道經(jīng)歷并沒有過多記載,等到1063年,年已79歲的張伯端已經(jīng)成為得到高人了。他的《悟真篇·序》中說,“詢求遍于海岳,請益盡于賢愚”,可知他的腳步走過很多地方,向很多或賢或愚的人都請教過。
2.在成都得遇良師,被授以金丹真訣1064年,張伯端在桂林遇到了龍圖公陸詵,后一直相隨左右。1069年,85歲的終于遇到了良師,此前他雖然修道有成,但是一直沒有練成苦苦尋求的金丹真訣。張伯端在《悟真篇·序》中記載:“仆以至人未遇,口訣難逢,遂至寢食不安,精神憔悴?!?/p>
據(jù)《悟真篇集注·薛紫賢亊跡》記載,熙寧二年,張伯端在成都宿天遇到了異人劉真人,終于學(xué)得了金丹真訣。據(jù)《悟真篇記》、《混元仙派圖》、《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等資料記載教給張伯端丹訣的是劉海蟾,劉海蟾是全真派道教五祖之一,也是民間信奉的準(zhǔn)財神。但他是五代時期后梁人,如果活到1069年就已經(jīng)一百六七十歲了,顯然不太可能。
道士在雪中練武
張伯端在學(xué)得丹訣后,改名為用成(誠),繼續(xù)跟隨陸詵。次年,年僅59歲的陸詵亡故,了卻紅塵之事的張伯端閉關(guān)修煉真訣,終于在兩年后得以成就金丹。他修煉時所在的地方在建國后被命名為紫陽縣,如今陜西紫陽縣的仙人洞真人宮景區(qū)就是當(dāng)年張伯端的具體修煉之處。
3.性命雙修,天臺授徒張伯端修煉金丹真訣后,終于把儒、道、釋三教歸于統(tǒng)一。儒道兩教本就有很多共通之處,《易經(jīng)》等經(jīng)書是兩教共同的經(jīng)典。張伯端主張“教雖分三,道乃歸一”,他認(rèn)為道教修的是“命”,佛教修的是“性”,只有性命雙修才能使身體內(nèi)外通透圓融。
天臺山桐柏宮
《歷代神仙通鑒》中記載了張伯端“神游折花”的故事。說的是張伯端在成就內(nèi)丹后,便過上了在天臺傳道授徒著書的閑適生活。張伯端的一位高僧好友能夠在打坐的時候“靈魂出竅”在方圓幾十里內(nèi)神游,有一天張伯端提出一起神游的請求,和尚欣然答應(yīng),兩人相約一起靈魂出竅去揚州欣賞瓊花,并且折一枝瓊花帶回來做憑證。一會兒之后,兩人起身,張伯端從袖子中掏出一枝揚州瓊花,和尚袖子中卻空空如也。
張伯端向弟子們講解了自己能夠帶回瓊花的原因,“陽神”為命,“陰神”為性,和尚只修陰神不修陽神,因此魂魄并不能承載實體,而自己因為性命雙修,才使自己的“陽神”能夠移動實物。因為是神話中的故事,所以當(dāng)然不能信以為真,但可以看出張伯端在這個時期已經(jīng)對道學(xué)和佛學(xué)都有了非常深的理解。
張伯端在《悟真篇·后序》中記載,1078年,張伯端結(jié)束在桐柏宮的授徒活動。此時的張伯端已經(jīng)九十多歲,也許他知道自己的壽命所剩不多,因此換了一種形式傳播丹道。此后的幾年里,張伯端一心著書記載自己的修煉心得,最終留下了《悟真篇》、《青華秘文》、《金丹四百字》、《金華秘訣》、《玉清金笥青華秘方》等諸多道教書籍。
八十七神仙卷
1082年3月15日,99歲的張伯端在臨海羽化,《歷代神仙通鑒》記載,有一位喜好禪學(xué)的弟子將其火化,得千顆舍利子。
4.結(jié)語:以性命之說融合三教,以內(nèi)丹學(xué)被全真教尊奉為“南派始祖”《全宋詞》中收錄了張伯端的兩組《西江月》詞,一共二十五首,分別講的是道教和佛教的修煉。雖然《歷代神仙通鑒》等宗教書籍對張伯端的生平事跡有諸多神化之處,但不可否認(rèn),張伯端對道家學(xué)派做出了重要貢獻(xiàn)。
張伯端的《悟真篇》對于中國道教史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被譽為“千古丹經(jīng)之祖”。他的“三教歸一”學(xué)說被封建社會廣泛認(rèn)同,該學(xué)說被認(rèn)為是三教共同的財富。由他開創(chuàng)的道教南宗,也促進了道教的發(fā)展,為醫(yī)學(xué)、養(yǎng)生學(xué)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xiàn)。
參考資料:
1、《臨??h志》
2、《臺州道教考》
3、《陸彥孚記》
4、《悟真篇》
5、《悟真篇集注·薛紫賢亊跡》
6、《歷代神仙通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04/23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淺談性命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