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自古大圣賢,莫不以戒攝心。這個戒字,是降魔之杵,能鎮(zhèn)壓妖邪;是護命之符,能增延福壽;是升天之梯,能朝禮三清,而超凡入圣;是引路之燈,能消除六欲,而破暗除昏;是仙舟寶筏,能渡眾生離苦海;是慈航津梁,能濟眾生出愛河。有通行人之保障,為進道之提綱。仙佛無門,皆從戒入;圣賢有路,皆自戒行。實系圣賢之要路通衢,仙佛之中門正戶。
大眾,既以前世所種因緣,今生得聞戒法也,是莫大之幸。若不以戒律行持,精嚴勤苦,則將莫大之幸,變?yōu)槟笾镆?。戒律就是玄都禁約,乃三清上圣所定科條,女青天曹所管,糾察神兵衛(wèi)護,天將稽巡。遵守者,丹冊加功。犯悖者,黑冊加過。絲毫不漏,針發(fā)不差。如今受戒之人,總是無知之輩。如何喚作無知?若是知得此理,便當精嚴不犯。若是違犯,還是是無知了。
所以說大眾中,若是已戒者,須要把這戒字,著實去參詳一番。如何喚作戒?戒的是甚么?你又為何當初就受戒?你若是為戒法來的,便當日日行持。若不日日行持,何必受戒?這個念頭,便不是為戒而來,還是為沽虛名,圖衣缽而來矣。如何見得?況釋門中比丘,自募三衣,皈依善知識,哀求戒法以作菩提,何等尊重其事。我道門中,只因七真闡教之后,教相衰微。戒律威儀,四百年不顯于世。皆因教門中未曾有人擔當其任,所以把這照路的天燈,不曾剔明,使修行人昏暗難行,扶身的拄杖拋開,使向上者失其把柄。怪不得旁門邪教,反通行于天下,清靜解脫,光明正大之道,反寂莫不聞。今幸道運當興,遭逢盛世。上有皇王之福庇,天下太平;又有官宰善信,教中護法。又有檀越布施,衣缽巾規(guī),現(xiàn)成制就,這便是千生難遇,稀有之事。
你們既是仗著前因,受了戒法,就該把個戒字兒仔細追求。如何喚作戒?可憐這受戒之人,賢愚不等。愚者當初來受戒的念頭還好,及至受了戒,反把初心瞞昧,不能守戒。豈不可惜了,這個受戒的初心。把一件戒衣,付之東洋大海,或當或賣,或改常服,褻瀆天神,或補作衲頭,敗毀道友。把個凈缽,改作香爐,貯錢貯米,開齋破戒,飲酒吃葷,無所不至,把智慧消滅,仙根斷絕了也。這有現(xiàn)在公案,歷歷可數(shù)。且如一個戒子,把戒行毀了,戒衣賣了,戒經(jīng)污了,戒缽棄了,忽然死去,見許多鬼卒,將鎖索套去。到了地獄中,見了一所衙門,甚是威嚴,兩邊若干鬼卒,鎖著許多的人,皆是平日同志的破戒道友。這戒子吃了一驚,問:“你們?nèi)绾蔚竭@里?”那些戒子說:“不知道為何,先先后后的,都在此相會?!敝灰婇T上有個匾額,寫著“考對司”三個大字,遂問鬼卒道:“如何喚作考對司?”鬼卒說:“這是天曹新立的法司,有兩座,專管僧道戒律之事。凡有一人在陽間發(fā)心受戒者,土地灶神,就把名字上了冊。某日發(fā)心,某日受戒,某日行持有功,某日行持有過,某日某人犯戒,某人背師悖道,某人毀律敗教,某人賣衣,某人賣缽,某人謗誹律師,某人打算施主,某人奸貪,某人淫污,細細注說,每月申報各司,都要先從本司過,方到各衙門去。你們受戒者,除德行高明,道心精妙,不到陰司外,如你們這班不守戒的人,畢竟先到本司,考察除名,方才定限內(nèi)勾取身死。若不從司中過去,各衙門不簽押拿人?!?nbsp;
眾戒子,你們責人之過,偏生明白細微,到了自己有過,全然不知。就做了無邊大罪,自己還要遮蔽,叫做欺心。受了戒的人,全要把自己心上所行,日里所說,日夜存思,善即行,惡即止,不許自己曲全,不許自己饒恕,不許自己欺瞞,不許自己遮蔽。有善不以有功,有過實時懺悔。依戒經(jīng)細細參求,訪明師勤勤學問。敬師如父母,敬友如兄弟,樂法如妻,愛經(jīng)如寶。持戒在心,如持物在手。手中之物,一放即失,心中之戒,一放即破。世間王法律例,犯則招刑;天上道法,女青之律,犯則受報。莫道陰司冥而不見,生生死死,只在爾心;莫道戒神幽而不顯,出出入入,只在爾念。戒行精嚴四字,降心順道喚作戒,忍耐行持喚作行,一絲不離喚作精,一毫不犯喚作嚴,始終不變喚作持戒,窮困不移喚作守戒。你們這受過戒的,其中連戒的十條,還不記得甚么十條事呢。有名無實,何必乃爾!
但有一句方便法言,須教大眾放心行持。這個天上主宰,原以好生為心,慈悲廣大,救度眾生。若是犯了的戒子,從此改悔,真心發(fā)現(xiàn),復守科條,精嚴不犯二次者,自然天心慈憫,赦宥還元。我今有一段犯了戒又守戒的因果,說與大眾。近日一戒子,自云受戒后,忽遭魔難,開齋破戒,無所不為。一日夜間,夢到陰司,看審官司。只見陰司中,許多鬼判,都點掛紗燈,安排香案。少刻,只見閻王出大門,威儀如世間天子一般。只聽得判官報,天使已到了,快擺香案接詔,就如世間官府接詔一般。只見一位仙官,戴金蓮冠,身云鶴氅,手捧黃筒,迎進去了。眾鬼不得進去,這道人便要進去。鬼卒罵道:“你們是甚么游魂,敢到森羅大殿?”一個鬼卒道:“是個道人的打扮?!蹦枪淼溃骸扒叭赵t書吩咐,凡修道持戒之人,命終之日,許具衣冠進去。有光明者,從正門進;光小者,東角門進;無光者,革除戒名,鎖械西角門外,按牌赴審。你這道人,又沒有光明,一團黑氣,與我一般,混充道人,快走快走!”一手執(zhí)鐵棍打來。戒子驚醒,明明記得。隨即翻身下床,凈了面手,取火焚香,大生恐懼,悲哀懺悔,痛改前非,精嚴不怠。忽一日夢游地府,仍系向日所游之地。見執(zhí)鐵鎖鐵棍的鬼卒跪道:“請問仙長,要到何所?”戒子回言:“我因云游到此,不敢驚動大王,就此回去?!蹦枪碜溲裕骸按笸跤欣?,凡有戒行光明仙長到此,需到茶廳,先請坐下,問下名號登簿,以便稽查?!苯渥踊匮裕骸安o公事,不坐罷了?!彪S即回身,忽然出境,因向大眾告知。前游被鬼打罵,后游跪接問名,本系一心之進退,即有兩樣之看承,若非一悔前非,依然本相。鬼神之道,可不悵哉!
大眾,時光容易過,心性要光明。莫待無常到,陰司黑暗行。牛頭無好處,馬面不容情。有過急須改,全憑戒行精。萬法千門,修心為上。無邊無岸,苦海難逃。欲入仙都,早明定慧。戒能堅固,智慧光生。仔細思量,守戒第一。
戒行精嚴
修行的人既然已經(jīng)割舍愛緣,就應虔誠企求跳出塵世,了脫生死。假如貪愛的情緣未徹底消滅,貪愛的欲念重新升起。那么,你這顆心依然被世俗塵緣纏縛,又再次陷入復命的羅網(wǎng)陷阱中,最終無法解脫。必須在愛欲出現(xiàn)之前,就預先做好防范的準備。否則,先前的修行功夫就白白浪費,未來的魔障更難以避免。所以應該效法上古的圣賢,用戒律收攝心意。
這個戒字,是降魔的利器,能鎮(zhèn)壓妖邪;是護持道命的靈符,能增福延壽;戒律是得道升天的階梯,由此可進入禮敬三清的殿堂從而超凡入圣;是引路的明燈,能助人消除喜、怒、哀、樂、貪生、惡死等欲望從而破除黑暗昏迷昏昩;是神仙的寶船,能普渡眾生脫離苦海;是慈悲的橋梁,能幫助眾生出離貪愛的欲望之河。戒律確實是修行人的保障,是道業(yè)精進的關(guān)鍵。成就仙圣沒有別的門路,都需從戒律入手;成就圣賢有路可循,都是依戒律而行事。上述內(nèi)容實在是成仙成真的通天大道,成賢成哲的是中門正路。
道眾,既然因為前生種下的善緣,使今生能夠聽聞戒律法規(guī),這是莫大的幸運,如果不依照戒律修行持守,嚴謹精進勤奮刻苦,那么莫大的幸運就變成了莫大的罪過了。這個戒律是大羅天“元都玉京”頒布禁止修道人違犯的規(guī)約,就是元始天尊制定的規(guī)矩,由女青天曹負責日常的糾察,還有神兵維護,天將巡查。對守法者,在朱漆的丹策上記錄功勞;對違法者,用黑墨筆在丹策上記錄過失。考查記錄沒有絲毫的疏漏、差錯?,F(xiàn)在皈依受戒的弟子們,大多是無知的人,為什么叫作無知呢?因為他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明白此中的道理,肯定會嚴謹精進不敢違犯。如果違犯了戒律,豈不是無知嗎?
所以說,道眾中,如果是已經(jīng)受戒的人,就必須把戒的真諦,認真地參悟。 怎樣持守戒律?戒,是禁止約束的意思,禁止約束什么?你當初為什么就受戒了呢?所以,你若是為求戒律法規(guī)而來,就應該天天持守。如果不能天天依戒行持,又何必受戒呢?若有不守戒律的念頭,那就不是為戒律而來,而是貪圖道士“受戒”的虛名私心而來,想獲取道門傳承而已。否則,又為什么不遵守清規(guī)戒律呢?況且我道門中,自從七真祖師闡揚道教之后,教團形象衰微,戒律威儀有四百年未曾顯揚于世了。這是因為教門之中,沒有人站出來擔當宏教的責任。所以,這宏道的天燈,沒有人剔亮,使修行人在黑暗昏昩中難以前行;輔助修行的拐杖——戒律被拋開,就像器物上沒有把手了。怪不得旁門邪教橫行天下,清靜解脫、正大光明的玄門圣道反而默默無聞。如今所幸的是道運適轉(zhuǎn)當行,遇到難逢的盛世。上有皇上的洪福庇佑,天下太平;朝中多有官員宰輔,愿為教中護法;下有信眾布施,衣冠、用具等充足完備。這真是百載千生難以遇到、歷劫歷世稀有難逢的幸事,這也都是你們前世種下善緣的結(jié)果。
既然受了戒律法規(guī),就應該把“戒”字仔細探求明白。怎樣叫作“戒”?可憐受戒弟子們,有的賢明有的愚笨。愚笨者的表現(xiàn):初來受戒時的念頭是好的,等到受戒以后,就把初始的發(fā)心,自欺欺人地瞞昧起來,不能堅守戒律。真是可惜了這個受戒的初心。把一件戒衣、一頂戒巾、拋到東洋大海?;虻洚?、或賣出,或是改做日常衣服,或是用來縫補袖子。不敬神靈,敗壞道場。又把齋食凈缽改作香爐,或用來裝錢裝米。開齋破戒,飲酒吃葷,無所不為,把原有的智慧清除,成道的仙根斷絕。這有現(xiàn)實的案例,歷歷在目,可為佐證。先前有一受戒弟子,全然違反戒律,玷污戒經(jīng),賣掉戒經(jīng)、戒衣,扔了戒缽后,就突然死去。遇到許多鬼卒,將自己用鎖鏈套住押走。來到陰司,見一處衙門很是肅穆威嚴,兩邊列有許多鬼卒,還有許多人被鎖押著,都是平時志同道合,一起死亡的破戒道友。這戒子吃了一驚,問:“你們怎么到這里來了?”那些戒子說:“不知道為什么,前前后后地都到這里會面了?!碧ь^看到衙門上有個匾額,寫著“考對司”三個大字。就問鬼卒說:“為什么叫考對司?”鬼卒回答說:“這是天條上新立的規(guī)矩,戒法律條的執(zhí)掌機關(guān)有兩個,專門掌管僧、道戒律持守等事宜。凡在陽間發(fā)心受戒的人,土地神就把這人的名字記在冊子上。哪天受了戒,哪天守戒有功,哪天持戒有過,哪天何人違犯戒律,何人背道行事悖逆師尊,何人毀壞戒律敗壞教義,何人賣了戒衣,何人污穢齋缽,何人誹謗經(jīng)律師父,何人圖謀算計施主,何人吝嗇貪婪,何人貪淫好色,仔仔細細地記錄在案,每月申報到各主管衙門進行考對,首先從本司考察過,然后分發(fā)到各衙門去辦理。你們受戒的人,除了德行高明、道心精嚴的不到陰司外,像你們這些不守戒律的,一定要先到本司經(jīng)過考察除名后,才在定下的時限內(nèi),勾取身魂來受死。假如不經(jīng)本司考察,其他各衙門是不會簽名拿人的?!北娛芙涞牡茏觽?,你們聽聽,這個死去的人,經(jīng)過一夜半天的時間后還陽,講出了這段經(jīng)歷。
道眾,你們挑別人的過失,偏偏詳細明白。到了自己有錯時卻完全察覺不到,日積月累,一次次錯誤都放過去了,造作了無邊的罪業(yè),自己還想隱瞞這些過錯,這就叫欺心。受戒的人,要時時省察自己心中所持的念頭、白天所說的言語、日日夜夜所做的事,善的就堅持,惡的就改正,不許給自己找借口掩飾,不許饒恕自己的過錯。你發(fā)現(xiàn)有未曾察覺檢點到的失誤,就立刻面向圣真,虔誠懺悔。依照戒經(jīng)的律條,仔細參悟,探明道理,勤于拜訪明師,精心探求學問。尊敬恩師、長輩如同父母,敬重道友如同長兄,喜愛道法如同世人喜愛嬌妻,珍愛經(jīng)寶如同手捧美玉。內(nèi)心持守戒條,就像手上拿著物品,手上的東西一放手就會掉;心中的戒律,一放松就會破戒。世間的國法律條,違反了就會受到懲罰;天上的道法、女青天律,違犯了就會受報應。不要說陰曹地府冥冥中看不到,你的生死輪回,只在一念之間;不要說掌管戒律的天神幽隱不現(xiàn),你出入世間,也只在一念之間。“戒行精嚴”四個字,謙卑恭敬以合天道,叫做戒;堅韌忍耐行持道法,叫做行;一門深入、不雜他學叫做精;玄門教戒絲毫不違,叫做嚴;始終不改初心,叫做持戒;貧窮困苦不改道心,叫做守戒。你們這些受過戒的,有人連十條戒中的內(nèi)容都記不全,這是有名無實,何苦這樣!
不過天尊有一句法語,務須教誨大家,安心依戒持守。這個統(tǒng)御萬靈、萬物的主宰,原本以好生之心,慈悲博大地救度一切眾生。如果有犯戒的戒子,從此改過悔悟,道心真誠現(xiàn)前,重新持守戒科律條,達到極其精嚴的程度,相同錯誤絕不敢重犯,這樣哀切地懺悔,天庭主宰也會心生憐憫,寬恕其罪,還其人身元體。我還有一個戒子犯戒后又守戒的因果事例,講給大家聽。
一名戒子自己講,他受戒之后忽然遭遇磨難,便開齋破戒,無所不為。一天夜間,睡夢中來到陰間有司衙門,觀看官衙審官司。只見冥府之中,許多鬼吏、判官都在忙著懸燈結(jié)彩,安排香案。過了一會兒,看到閻王爺走出大門,其威嚴儀范和人間帝王一樣。這時判官稟報說:天帝的使者已駕到,快些擺好香案,恭接詔書。接詔過程與陽間官府接詔一樣。只見天上來使是一位仙官,頭戴一頂金蓮冠,身披五云鶴氅,手捧黃色詔筒,按官階大小,依次進入陰司衙門內(nèi),眾鬼卒不能進去。這做夢的道人,順便也要跟進去。鬼卒就沖他嚷道:“你是什么地方的浪蕩游魂,敢來這肅穆莊嚴的大殿?”另一個鬼卒說道:“看他好像是道人的打扮。”前一鬼卒說:“前些天上面下發(fā)的詔書上吩咐,凡是真誠修行、嚴守戒律的人,命終之日,允許其衣冠整齊地進去。通身散放光明的從正門進;光亮小的從東門進;沒有光的革除其受戒的身份,用刑械鎖到西角門外;按牌號順序過堂受審。你這道人身上沒光,一團黑氣,跟我一個模樣,還來冒充道人,快走!快走!”邊說邊手拿鐵棍打來。
戒子驚醒過來,夢中景象歷歷分明。趕緊翻身下床,快速洗過臉,手拿凈火燃信香,心中升起極大的恐懼,向眾神悲泣、哀告、懺其,發(fā)誓痛改前非,嚴守望戒律。后來某天,這個戒子夢游冥界閻府,還是以前夢到過的地方。只見手拿鐵棍、鐵鎖的鬼卒跪地問道:“請問仙長,您要到什么地方去?”戒子回答:“我云游來到此地,不敢驚動府上大王,這就回去了。”鬼卒說:“我們大王有規(guī)定,凡是有戒體行持身現(xiàn)光明的仙長路過,需到茶廳,先請坐下吃茶,問清名號登簿留存,以便日后檢查考核。”戒子回答道:“我沒有公事可辦,不打擾了罷。”隨即轉(zhuǎn)身,忽然出離夢境,醒后把夢中見聞告知眾人。
第一次夢游被鬼打罵,第二次夢游受到禮遇跪接,通問姓名。這本是同一心性只因善惡不同,就有截然不同的遭遇。若非一心痛改前非,現(xiàn)在肯定依然是過去那非人面目。可見諸神的行道原則,在冥陽兩界中一致的,人們怎能不心懷畏懼呢?道眾,時光易逝,但心性要時刻保持光明。不要等到無常到來的命終之際,前往暗無天日的陰司衙門報到,牛頭馬面不會手下留情。因此,有錯必須馬上改正,修行的功果,全憑嚴守戒行的精嚴功夫。在萬千法門中,修心是最上乘的妙法。欲出離無岸無邊的苦海,遵循戒、定、慧的光明之路。
(注:本章主要參考陳崇真道長譯注《龍門心法· 戒行精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42/621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龍門心法白話解讀-皈依三寶
下一篇: 龍門心法解讀-忍辱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