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悟空問答做神話方面的答主已經(jīng)有半年了,在這期間我最大的感觸是,很多人對中國神話懷有極大的興趣,了解卻相當?shù)纳?,所以問出來的大部分問題都是圍繞著《西游記》和《封神演義》兩部小說的。甚至有些人以為《西游記》和《封神演義》就是中國神話大百科,其內(nèi)容已經(jīng)涵蓋了大部分的中國神話了。事實上,這兩部小說所涵蓋的緊緊是中國神話的一個側(cè)面而已,從內(nèi)容上說,錯誤也非常多,完全不能代表中國神話。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歷史悠久的國家。在這么大的一片土地上,每個地區(qū)、每個民族的人都會創(chuàng)造屬于他們自己的神話。另一方面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舊的神靈會被人淡忘,新的神靈又會陸續(xù)誕生。這樣一來中國的神靈最終多到根本數(shù)不清的地步。這種情況非中國所獨有,縱觀世界各國的神話體系無不如此。
大部分人初識中國神話的時候抱著這樣一種期待,以為能看到一個清晰的神話體系。事實上,中國神話中眾神的關系非?;靵y。這是因為神話是不同民族在不同歷史時期創(chuàng)造的。他們可沒有事先坐在一起商量說該怎么造神。從一開始,神話就沒有什么體系可言。
【赫西俄德】
但是我們看到古希臘神話或其它一些國家地區(qū)的神話體系是非常清晰的。這其實是一些有心人建立起來的。比如古希臘神話的體系是赫西俄德建立的,他撰寫了一本書叫做《神譜》,顧名思義,就是“神靈的家譜”。在這本書中,他講到最早出現(xiàn)的神是混度之神卡俄斯,他獨自生下了大地之神蓋亞、黑暗之神厄瑞波斯、黑夜之神尼克斯等等。后者又繁衍出了其他神靈。然后這些神靈經(jīng)過殘酷的斗爭,最終建立了以宙斯為核心的奧林匹斯山十二主神政權。
從一些史料上看,中國神話也有經(jīng)過整理的痕跡,但始終未建立起全面的體系。這是一件壞事,也是一件好事。壞的地方在于,人類的思維比較傾向于記憶有規(guī)則的事物,對于神話也是如此,沒有清晰體系的神話記憶起來非常不便,久而久之就容易失傳。但是若想要給神話整理出一個體系,就要給原本那些沒有關系的神靈,編造一些關系:哪個神是哪個神生的,哪個神是眾神之王,還要把一些設定重疊的神進行重設或刪除,這樣神話就遭到改造了。我們后人就很難看到神話的本來面目了。
從時間上來看,中國神話以東漢作為一個重要的分水嶺,我們且把之前的神話稱為“上古神話”。上古神話有三個主要的來源,分別是華夏集團、東夷集團、苗蠻集團。
【炎黃,華夏集團的代表人物】
華夏集團位于黃河中游地區(qū),以炎帝和黃帝作為代表?!秶Z》說炎帝和黃帝是一對兄弟,是少典的兒子,炎帝在姜水附近長大,黃帝在姬水附近長大,故而他們分別以“姜”“姬”為姓氏。姜水今已基本確定為渭河的一條支流,叫做清姜河,位于陜西寶雞市。姬水的位置尚不明確,可能在陜西北部。周人就是炎帝和黃帝的后裔。
東夷集團位于黃河下游,是由九個部落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和陽夷組成的聯(lián)盟,又稱“九夷”。后羿就是出自這個集團的,他也被稱為“夷羿”。東夷還有三個重要的領袖:太昊、少昊和蚩尤。神話中黃帝和蚩尤曾經(jīng)在涿鹿發(fā)生過一場大戰(zhàn),最后以蚩尤失敗告終,這場一神話反映的無疑是華夏集團和東夷集團的沖突。
【少昊,東夷集團領袖】
苗蠻集團位于長江中游,也就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楚國。《史記·楚世家》講到,他們的先祖是祝融。祝融并不是一個人或神的名字,而是古時候掌管火的官員的名字,這里指的是吳回,他在他的哥哥重黎之后接任了祝融的職位,而他們兩個又是顓頊的后代,顓頊是黃帝的孫子,這樣說來苗蠻集團是從華夏集團中分離出來的。但《史記》的說法可能是附會的,古人往往喜歡把自己的家系追溯到偉大的人物身上。有學者主張東夷集團被黃帝打敗后,一部分百姓流亡到了長江中游,與當?shù)卦∶窕旌隙纬擅缧U集團的。徐旭升認為伏羲、女媧屬于苗蠻集團。不過我認為伏羲是否屬于苗蠻集團存疑。
【伏羲女媧】
這三個集團交往密切,它們的神話也相互混雜,許多神話人物學者尚無法確定他們最初是來自于哪個集團的。此外中國神話還有一個重要的寶庫就是巴蜀集團。但中國上古文化重心落在北方,所以巴蜀集團的神話很少進入主流文化視野,它和苗蠻集團的交集稍微多一些。蠶叢、魚鳧是巴蜀集團的代表神話人物。
上古神話一直缺乏記錄和整理,流傳下來的神話稀少而支離破碎。魯迅認為這很大一部分怪孔子,中國古代的文人受到儒家文化浸透太深,整天想著“修身治國平天下”,卻缺失了浪漫情懷,對神話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沒有多大興趣。這種觀點有失公平,實際上儒家文化在西漢時才成為主流,在此之前,上古神話的佚亡已經(jīng)非常嚴重了。而且觀先秦諸子百家,談及神話也都是拿來為自己的政治、哲學主張服務的,可以說諸子百家大抵都是現(xiàn)實主義者,非儒家一家。
【孔子:怪我嘍?】
最有浪漫精神的大概要算楚國人了,現(xiàn)保留下來記錄神話最豐富的文獻《山海經(jīng)》就是戰(zhàn)國初期到漢代初期的楚人所作。另外兩部參考價值比較大的文獻《楚辭》和《莊子》也是楚人的作品。這與楚人崇尚巫術和祭祀是分不開的。其它一些上古神話散見于各種文獻當中。
東漢是中國神話更迭的時間點,這時候道教開始形成。道教的前身是方仙道,“方”指的是藥方,“仙”指的是長生不死的仙人,方仙道就是一個致力于尋求長生不死之術的流派,其成員稱為“方士”。求長生思想由來已久,到戰(zhàn)國的時候一大批方士活躍了起來。為了宣揚長生思想,他們編造了一大堆關于長生不老的仙話,并將其附會到上古神話人物身上,比如黃帝跟素女試房中術、炎帝的女兒跟赤松子學道云云。袁珂稱這種現(xiàn)象為“仙話入侵神話”。早期方仙道迎合的對象都是王侯將相,如秦始皇、漢武帝等就非常寵信方士。到了東漢晚期方仙道滲透到下層民眾當中,形成了道教。道教成立之后,就開始風風火火的造神運動。比如:五斗米派將春秋時候道家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奉為祖師爺,封為太上老君。經(jīng)過后續(xù)的發(fā)展,最終形成了以三清為首的道教神靈系統(tǒng)。在這個過程中,道教也吸收了一部分中國上古神話里的神靈。
【老君巖】
道教和佛教都是有組織的機構,他們是有計劃有組織的創(chuàng)造和推廣神話的。而中國上古神話本來就已經(jīng)佚亡了一大部分了,再加上沒人去刻意宣傳這些神話,自然競爭不過道教、佛教神靈。所以中國后世人熟悉的神靈更多的是來自佛道兩教。
此外,中國民間也會時不時的產(chǎn)生出一些新的神靈,如:關羽、媽祖、和合二仙。由于道教、佛教的影響力太大,這些新出現(xiàn)的神靈往往會被吸納進其中。而且由于中國人宗教信仰的包容性比較強,有時候會出現(xiàn)一個神靈被多個宗教共同吸收的現(xiàn)象。例如:關羽最早是三國武將,死后被民間神化成為神靈,之后先后被道教、佛教吸收,成為中國威望最高的神靈之一。
【媽祖】
明清時候小說盛行,神話也成為小說的一個重要的題材來源?!段饔斡洝贰斗馍裱萘x》皆是以佛道兩教的神話體系作為基本框架的。《西游記》大概為五五開,佛道兩教占的分量大致相當,《封神演義》則是以道教體系為主,佛教體系為輔。并雜揉了不少上古神話人物、民間神話人物、原創(chuàng)神話人物,體系相當?shù)凝嬰s。而且其中還有不少誤導讀者的信息。現(xiàn)今的神魔小說也都是如此。但是小說畢竟只是文學作品,作者擁有自由創(chuàng)作的權力,對他們的錯誤斤斤計較,只會顯得“沒有肚量”。唯有希望讀者在閱讀這類小說的時候,自己保持懷疑精神,切勿將其當成真正的神話來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26/21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