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山族聚居的阿里山地區(qū)有一種鳥,叫起來的聲音是“鳩鳩鳩,嘰咯嘰咯,嘰咯嘰咯,鳩鳩鳩”,那聲又清脆又悅耳。這種鳥,高山族布農(nóng)人叫它“嘿必士”。當(dāng)?shù)厝苏J(rèn)為這是一種吉祥的鳥,每當(dāng)人們聽到這鳥的叫聲,就會歡喜得手舞足蹈,跟著它唱歌。
布農(nóng)人都很喜歡嘿必士,從老祖宗開始就是這樣,對它十分尊重和喜愛。這里面有個故事,說來年代已經(jīng)很久遠(yuǎn)了。
那時候,臺灣的阿里山不像現(xiàn)在這樣一派好風(fēng)光,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布農(nóng)人的祖先被困在山上,生活在原始大森林里,以樹葉獸皮作衣,以樹穴石洞為房。人們都留著很長很長的頭發(fā),或披在肩后,或盤在頭頂上,以獵為生,打到什么吃什么,連血帶肉地生吃,過著動物一樣的生活。
傳說,有一天,幾個布農(nóng)人圍捕一只山鹿。他們追到阿里山頂上,眼看就要抓到了,不料那機(jī)靈的山身子一晃,蹶蹶蹄子便沖出了包圍圈,躥進(jìn)林子里再也找不了。他們灰心喪氣地走出森林,人累了肚子也餓了,便躺在一塊平地上歇息。忽然,一個人“啊”的一聲跳了起來,指著天邊喊到:“看哪,那是什么東西?”
幾個人說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見在藍(lán)天的遠(yuǎn)處,有一個亮亮的小點在浮動,飄飄忽忽地飛過來。他們也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只見它金光四射、十分神奇,又很好看,便“噢一噢一”地盯著它歡呼起來。
那光點飄過來了,從天的那邊悠悠地飛呀飄的、越飛越近,幾個人也漸漸看清楚了:啊原來是一只鳥!
這是一只非常美麗的小鳥,它的一對翅像閃光的黑緞子,一雙腳兒像透明的紅珊瑚。它的嘴里銜著一顆圓圓的東西,通紅通紅的,還會發(fā)出金黃色的光芒,把它旁邊的白云映得像一朵朵紅牡丹,好看極了。
這只神奇的小鳥飛呀,飛呀,飛到了阿里山上,在森林的上空盤旋著。一圈兩圈,轉(zhuǎn)到第三圈時,它向那些歡呼著的布農(nóng)人扇了扇翅膀,便俯沖到他們面前,把口中那顆紅燦燦的東西吐了出來,四周立刻一片紅光閃閃。
幾個布農(nóng)人歡喜得狂呼亂叫,都爭著撲上前去搶那東西。不料,一個人的手剛碰到它,就“啊”的一聲連忙縮了回來,再也不敢去動它一下。為什么?原來這紅燦燦的東西會燙手,誰抓住它,就會被它燒得火辣辣地痛。
這是什么玩意兒,還會咬人哩!”一個老人覺得奇怪,他不服氣,又撲上去將它捧起,手上的老繭立刻被燒糊了。他痛得連忙將它甩開,那紅燦燦的東西便滾進(jìn)了草從里,一下子把那些枯枝敗葉燒著了,燒起了一堆熊熊的火焰,使陰沉沉的森林轉(zhuǎn)眼間變得明亮溫暖起來。
到這時,幾個布農(nóng)人才明白:這美麗的神奇小鳥給他們送來了火種,樂得他們圍著火種燃起篝火,“噢,依喲依”地唱起歌,手拉手地?fù)u擺著身子跳起舞來。
從此,布農(nóng)人有火了!他們用火燒熟獵取來的野豬,山羊,不再去吃那腥臭的生肉了。他們舉著火把去打捕魚,去照亮山洞和道路,并用火把驅(qū)趕寒冷。
布農(nóng)人的生活變了,他們感謝那銜來火種的小鳥,給它取名“嘿必士”,從來不去捕殺和傷害它。一直到今天阿里山上還有許多的嘿必士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26/21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主要神話
下一篇: 中國古代神話60則(第三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