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辭》:1.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和合才合乎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成性存存道義之門。治人事天莫若嗇,安身立命之所,存中存正,道之可左右,觀道之上下界面常呈現(xiàn)一陰一陽。艮門,玄玄之門謙如而須有大人天相。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是要“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明心見性?!蹲髠鳌ふ压迥辍贰皠t天之明,因地之性”。
2.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半x上坎下”,天之道向上而地之道(輿)是向下的,乾陽坤陰的方向相反。以此故老子的德道經(jīng)在大方向上只取天之道和人之道,乃高尚其事,而不墮惡趣。
3.得中,道也?!耙粺魷缛f古黑”,昔之得一,南面聽水得一乃如得中。在《易經(jīng)》山風蠱卦,離卦,雷水解卦,天澤夬等卦的爻中多有出現(xiàn)“得中,道也”。易經(jīng)全文多次提及中:中未失也;中以為實;中以行正;中以為志;中以行愿;中,心得也;中,心愿也。道盅,道杯,得中是以虛受人,空杯原理。以虛受人,是故弱者道之用?!墩f文》得,行有所得也。“行而有所取,是曰得也”。《左傳》曰:凡獲器用曰得?!盾髯印駥W》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睹献印じ孀由稀贰扒髣t得之,舍則失之”。
4.反復(fù),道也。地雷復(fù)生,乾元龍生,指右側(cè)觀生的“道元”也。見乾卦93爻,終日乾乾,反復(fù),道也。復(fù)卦彖曰:“復(fù)亨,剛反,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無疾,傰來無咎。反復(fù)其道,七日來復(fù),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反也者,道之動也。
5.小人,道也。見觀卦初六爻: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象曰:初六童觀,小人,道也。這也就是吝道。治人事天莫若嗇,這小氣是合乎道的,坤為小人,就是地道。節(jié)卦64爻,安節(jié)之亨,承上,道也。山水蒙,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地天泰卦彖曰:內(nèi)陽外陰,內(nèi)健而外順,內(nèi)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拔ǖ勒摺背檺喝す实廊ど啤?/p>
以上是《易經(jīng)》中找到的“道”的定義,猶如瞎子摸象。按孔子修易,這易之道講的也不是那么美。中中,中行,故“道恒無名”也。天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復(fù)小以辨于物。其信如何?大人小人乎?是人非人乎?同人而有異乎?天物道物乎?行無行乎?動不動乎?格(割開或遠觀)物致知。《系辭》: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荷校滅耳。兇。在小界時輪也須“元成”,大正大人而不可墮惡趣。
《說文》道,所行道也。風行于地觀生,以元或能成元之道元。《爾雅》一達謂之道??惨恢蠼K謂一達,居易解歸之昔之乃名道原?!墩撜Z·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釉唬骸胺蜃又溃宜《岩印?。恕道參解解卦之君子以赦過宥罪,“一以貫之”如解歸之意。《論語·子張》:“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道原似有小道之嫌,有致遠恐泥之慮。小道就是地道,做泥巴地里。《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這十六個字有的人說是是儒學的“十六字心傳”,似宋儒所加。世交之危,惟微猶如復(fù)小以辨物。“惟一之允執(zhí)厥中”乃厥陰風木濟定中而易之,落地眾允,中行故易墮惡趣死寂。第67章“是以聲人執(zhí)一,以為天下牧”,聲人歉收之有終。第73章“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佛云:諸法空相無自性,無心我法兩不執(zhí)?!盾髯印ぬ煺摗贰懊懙蓝E,則天不能禍”。離之二相好,時見止?!豆茏印そ亍贰肮史仓蝸y之情,皆道上始。故善者圉(yǔ)之以害,牽之以利”,牽羊有言。有說假經(jīng)的《文始真經(jīng)》謂“不可說即道”,這不可說就是道,不僅是玄乎更多是糊弄。道之“不可說”在于說不清,容易有偏執(zhí),道之精妙在自悟。
莊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如大鵬鳥自在逍遙。莊子的要本歸于老子之言。莊子字子休,取意雷山小過,復(fù)眾人之所過。莊子把“貴生”、為我引向“達生”、“忘我”,歸結(jié)為天然的“道”,而不是人為的殘生傷性的。老子和莊子都被百姓封仙。看“朝聞道夕可死”,這孔子至死未得道,所以還在凡圣間。
《老子》之道,“字之曰道,強之名曰大”,易曰“乾大坤小”,“大者正也”。大道正道也,正道而用見大人。道大在莊子多見,《易經(jīng)》則少見。易經(jīng)如庖丁解牛,牛肉牛腱上桌后而不見牛之大小。小人大人取正人之時得大道?!疤鞎r”易逝所以《金剛經(jīng)》謂“不住”,乾大乃大生,大地是說的要從長遠看。
《帛書老子》第69章“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繡呵繆呵,獨立而不晐,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元名,字之曰:道。吾強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遠,遠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國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老子定義的道是如乾陽之大,道配天或如學父,故道大乃大道。道倚天倚陽,依靠乾、澤、離、震為四大陽卦而起性?!督饎偨?jīng)》:佛說佛土莊嚴,即不莊嚴,是名莊嚴。這是一種“空、假、名”。
參考《金剛經(jīng)》論述之法:“老子說大道,即非大道,是名大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28/29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僅次于老子的道家第二真人?《道德經(jīng)》···
下一篇: 道教的玄門經(jīng)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