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者,尊圣人也。
極,原則、榜樣之意。我們要尊重圣人,以圣人為榜樣。
以天下治天下關(guān)尹子曰:圣人之治天下,不我賢愚,故因人之賢而賢之,因人之愚而愚之。不我是非,故因事之是而是之,因事之非而非之。知古今之大同,故或先古,或先今。知內(nèi)外之大同,故或先內(nèi),或先外。
關(guān)尹子說:圣人在治理天下的時候,不以自己主觀的好惡來判定別人是賢還是愚,所以就根據(jù)某人具備賢良的本質(zhì)就把他視作賢人,根據(jù)某人愚蠢無能的本質(zhì)而把他視為愚人。圣人不以自我主觀的好惡去判定事情的正確還是錯誤,所以就根據(jù)事情的正確性而判定它是正確的,根據(jù)事情的錯誤性而判定它是錯誤的。圣人懂得古今的道理基本都是一樣的,所以有時候看重古代之理,有時候更重視當(dāng)今的道理。圣人也明白事物的內(nèi)在本質(zhì)與外部表象之原理是基本一致的,所以有時候從內(nèi)部入手,有時候從外部入手。
天下之物,無得以累之,故本之以謙;天下之物,無得以外之,故含之以虛;天下之物,無得以難之,故行之以易;天下之物,無得以窒之,故變之以權(quán)。
天下的萬事萬物,不可能拖累圣人,所以圣人能夠以謙虛的態(tài)度去探索萬事萬物的本源;天下萬事萬物,不可能超出圣人的認知之外,所以圣人能夠以空凈的胸懷去包容萬事萬物;天下的萬事萬物,不可能難倒圣人,所以圣人能夠用簡易的方法去處理它們;天下萬事萬物,不可能阻礙得了圣人,所以能夠以權(quán)變的方式去靈活安排萬事萬物。
以此中天下,可以制禮;以此和天下,可以作樂;以此公天下,可以理財;以此周天下,可以御侮;以此因天下,可以立法;以此觀天下,可以制器。
用這些原則來恰當(dāng)?shù)刂卫硖煜?,就可以設(shè)置禮制了;用這些原則去調(diào)和天下,就可以制作出音樂了;用這些原則公正地對待天下百姓,就可以分配天下的財富了;把這些原則推行于天下,就可以抵御他人的侵擾、羞辱了;用這些原則去順應(yīng)民意,就可以制定律法了;用這些原則去觀察天下,就可以制作各種器具了。
圣人不以一己治天下,而以天下治天下。天下歸功于圣人,圣人任功于天下。所以堯、舜、禹、湯之治天下,天下皆曰自然。
圣人不會依據(jù)個人喜好去治理天下,而是依據(jù)天下百姓的意愿去治理天下;天下百姓把功勞都歸之于圣人,而圣人則聽任天下百姓自己去建立功業(yè)。因此堯、舜、大禹、商湯在治理天下的時候,天下百姓都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天無不覆曰:天無不覆,有生有殺,而天無愛惡。日無不照,有妍有丑,而日無厚薄。
關(guān)尹子說:沒有什么事物不被上天覆蓋著,有的事物生機勃勃地活著,有的事物卻衰敗而滅亡了,而上天卻對所有事物并沒有好惡之別。太陽照耀著所有的事物,有的事物長得美麗漂亮,而有的事物卻長得丑陋難看,但太陽對所有的事物都沒有厚此薄彼之分。
不有道、不有德、不有事曰:圣人之道天命,非圣人能自道;圣人之德時符,非圣人能自德;圣人之事人為,非圣人能自事。是以圣人不有道,不有德,不有事。
關(guān)尹子說:圣人的行為遵循著自然規(guī)律,這并不是圣人刻意去遵循;圣人善于把握住恰當(dāng)?shù)臅r機,這并不是圣人刻意地去把握恰當(dāng)?shù)臅r機;圣人能夠恰當(dāng)?shù)靥幚砣耸?,這并不是圣人刻意地去恰當(dāng)處理。所以圣人不是刻意去遵循道,不是刻意去把握恰當(dāng)時機,不是刻意去恰當(dāng)處理人事。
仁、義、禮、智、信曰:圣人知我無我,故同之以仁;知事無我,故權(quán)之以義;知心無我,故戒之以禮;知識無我,故照之以智;知言無我,故守之以信。
關(guān)尹子說:圣人能夠理解自身而又能做到無我,所以能夠以仁愛的態(tài)度去對待所有人;圣人懂得做事又能做到無我,所以能夠以正義的原則去處理各種事物;圣人懂得別人的心理而又能做到無我,因此能夠用禮儀來規(guī)范交往;圣人懂得知識又能做到無我,所以能夠用智慧來看待這些知識;圣人善于運用語言而又能做到無我,所以能夠用誠信來守住諾言。
曰:圣人之道,或以仁為仁,或以義為仁,或以禮、以智、以信為仁。仁、義、禮、智、信,各兼五者,圣人一之不膠,天下名之不得。
關(guān)尹子說:圣人處世原則,有的把仁愛看作仁,有的把正義看作仁,有的把禮制、把智慧、把誠信看作仁。仁、義、禮、智、信,圣人都兼?zhèn)淞诉@五種美德,圣人把這五種美德視為一體而從不固執(zhí)于其中一種美德,因此天下人也就沒有辦法指明圣人究竟具備那些美德。
道無跡、無言、無為、無形曰:勿以行觀圣人,道無跡;勿以言觀圣人,道無言;勿以能觀圣人,道無為;勿以貌觀圣人,道無形。
關(guān)尹子說:不要通過圣人的行為去尋求大道,大道是沒有任何行跡的;不要通過的言語去尋求大道,大道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不要通過圣人的才能去尋求大道,大道是清靜無為的;不要通過圣人的容貌去尋求大道,大道是無形無象的。
曰:行雖至卓,不離高下;言雖至公,不離是非。能雖至神,不離巧拙;貌雖至殊,不離妍丑。圣人假此,以示天下,天下冥此,乃見圣人。
關(guān)尹子說:行為即使再高尚,也沒有跳出高尚與卑下的范疇;話講得再公正,也跳不出正確與錯誤的范疇;技能即使再神妙,也沒有超出巧妙與笨拙的范疇;容貌即使再出眾,也沒有逃出美好與丑陋的范疇。圣人借用這些概念,以展示大道的部分內(nèi)涵給天下百姓,天下百姓深入理解這些概念,就能真正認識圣人了。
圣人同物曰:圣人師蜂立君臣;師蜘蛛立網(wǎng)罟;師拱鼠制禮;師戰(zhàn)蟻置兵。眾人師賢人,賢人師圣人,圣人師萬物。惟圣人同物,所以無我。
關(guān)尹子說:圣人效法蜜蜂的組織形式,創(chuàng)立了君臣制度;效法蜘蛛的結(jié)網(wǎng)方式,創(chuàng)制了漁網(wǎng)、獸網(wǎng);效法拱鼠的行為模樣,創(chuàng)立了禮儀;效法兵蟻的作戰(zhàn)方式,創(chuàng)立了軍隊。普通人效法賢人,賢人效法圣人,圣人效法自然萬物。只有圣人能夠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因此圣人能夠做到無我。
曰:圣人曰道,觀天地人物皆吾道,倡和之,始終之,青黃之,卵翼之。不愛道不棄物,不尊君子,不賤小人。賢人曰物,物物不同,旦旦去之,旦旦與之,短之長之,直之方之,是為物易也。殊不知圣人鄙雜廁別分居,所以為人,不以此為己。
關(guān)尹子說:圣人一般談?wù)摯蟮?,觀察上天、大地、人類、事物,都可以獲取我們所需的大道,圣人應(yīng)和著大道,始終遵循著大道,修習(xí)大道,愛護大道。圣人不是刻意地愛護大道,也不刻意地厭棄具體事物,不去刻意地尊重君子,也不會有意識地鄙視小人。賢人一般都談?wù)摼唧w的萬物,萬事萬物各不相同,有的人們可以天天遠離它們,有的事物人們天天要和它們在一起,人們能使一些事物變長或縮短,也可以使一些事物變直或變方,這就說明具體事物是可以改變的。人們并不知道圣人輕視混雜的具體事物,分辨人們的名分,目的是為了人們的生活考慮,而不是用這種辦法為個人謀利。
圣人每同眾人曰:圣人之于眾人,飲食衣服同也,屋宇舟車同也,富貴貧賤同也。眾人每同圣人,圣人每同眾人。彼仰其高侈其大者,其然乎,其不然乎?
關(guān)尹子說:圣人和普通人相比,飲食、衣服相同,住的房屋、坐的車船相同,富貴、貧賤也相同。普通人與圣人處處相同,圣人也與普通人處處相同。民眾敬仰圣人的崇高、佩服圣人的偉大,真是這樣呢?還是并非如此?
曰:魚欲異群魚,舍水躍岸即死;虎欲異群虎,舍山入市即擒。圣人不異眾人,特物不能拘爾。
關(guān)尹子說:一條魚想要不同于其他的魚,于是離開水跳躍到岸上,結(jié)果就死了;一只老虎想要不同于其他老虎,于是離開大山進入市場,結(jié)果被人捉住了。圣人不會表現(xiàn)得與眾人不同,只是任何事物都無法束縛圣人而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28/30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悠悠兮摶埴丨 一說古代陶器之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