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惟昔圣賢,懷玄抱真。服煉九鼎,化跡隱淪。含精養(yǎng)神,通德三元。津液腠理,筋骨致堅。眾邪辟除,正氣常存。累積長久,變形而仙。
譯文:只有過去的圣賢能修成,他們胸懷玄深大道,抱守真道不棄,經(jīng)過九轉(zhuǎn)還丹,在深居下爐之中隱形化跡,含養(yǎng)精神,純陽浩然正氣沖通天地人三界大道。甘露充滿皮肉骨頭至堅,身上九蟲邪氣退盡,正氣不壞常存,積累長久后,變形成為神仙。
【原文】憂憫后生,好道之倫,隨傍風(fēng)采,指畫古文,著為圖籍,開示后昆。露見枝條,隱藏根本。托號諸石,覆謬眾文,學(xué)者得之,韞櫝終身。
譯文:先賢們修成神仙以后,可惜后來的學(xué)道者修煉沒有憑據(jù),就以比喻的手法,寫成文字著成書,以開示后學(xué)者。書中只露出些條條框框,真諦隱藏在后面,比如把規(guī)律說成石頭,以蓋住真經(jīng),如果學(xué)者得到,就會終身受益無窮。
【原文】子繼父業(yè),孫踵祖先。傳世迷惑,竟無見聞。遂使宦者不仕,農(nóng)夫失耘,商人棄貨,志士家貧。
譯文:人都知道是寶書,但都束之高擱,就這樣父傳給子,孫又繼承祖先,有書不修,傳世迷人,競無能見聞修真的,只等待成仙。于是使當(dāng)官的不去上任,農(nóng)夫不去種田,商人不賣貨,有志的守貧不求上進,白白地浪費了真經(jīng)。
【原文】吾甚傷之,定錄斯文。字約易思,事省不繁。披列其條,核實可現(xiàn)。分兩有數(shù),因而相循。故為亂辭,孔竅其門。智者審思,以意參焉。
譯文:看到這種情況,我感到很傷心,于是就重新刪定古人的文章,字少而易于思考,事省而不繁鎖,因此我以低微散亂的文章,企圖讓人們從這里找到竅門,有智慧的人細致思考,就會契合的。
【原文】法象莫大乎天地兮,玄溝數(shù)萬里。河鼓臨星紀(jì)兮,人民皆驚駭。晷景妄前卻兮,九年被兇咎。皇上覽視之兮,王者自退改。關(guān)鍵有低昂兮,害氣遂奔走,江淮之枯竭兮,水注流于海。
譯文:高瞻遠矚以身之法則效仿天地之大律,能溝通宇宙萬物之律,象河鼓星一樣抓住天地之間運動規(guī)則的鋼領(lǐng),使自身的運動象天地陰陽大律一樣在運動。萬物將聽從調(diào)動,全身一切聽從調(diào)動。以此修真,去前身之錯,行九年面壁,甘愿處人不愿之兇。成就真人,如皇極明珠遍照環(huán)宇,丹光照亮全身,處處無陰邪。天地之間的十方陰陽將隨之而化為零,回歸無極,關(guān)閉六根,身處低位。害氣趨高而遠離。百川歸海,唯我有容乃大。
【原文】天地之雌雄兮,徘徊子與午。寅申陰陽祖兮,出入復(fù)終始。循斗而招搖兮,執(zhí)衡定元紀(jì)。升熬于甑山兮,炎火張設(shè)下。白虎倡導(dǎo)前兮,蒼龍和于后。
譯文:天為公,地為母,上下交合生純陽浩然之氣,起名叫金丹。這就要從子到午,從午到子,循環(huán)運動,使天地交合,生浩然正氣于中。不止上下前后,還有東西,也要成循環(huán)運動,周而復(fù)始。循北斗指向,四季八方都要逐一循環(huán)運動。四季末都為土,四方為爐,天地合,龍虎交,水火并,陰陽一,都合為土。執(zhí)行天權(quán),指揮天法運行平衡,定歸元之綱領(lǐng)。使四象金木水火,在爐中真土山上結(jié)成金丹。上有火下降,下有水上升,東木西金,盡歸于真土之無極,從子起白虎東行,東青龍和行于西。
【原文】朱雀翱翔戲兮,飛揚色五彩。遭遇羅網(wǎng)施兮,壓之不得舉。嗷嗷聲甚悲兮,如嬰兒之慕母。顛倒就湯鑊兮,摧折傷毛羽。漏刻未過半兮,龍鱗狎獵起。五色象炫耀兮,變化無常主。沽沽沸馳兮,暴涌不休止。接連重疊累兮,犬牙相錯距。形如仲冬冰兮,闌干吐鐘乳。崔嵬以雜廁兮,累積相支柱。
譯文:離位的靈,遇火而飛。必須以下面的水氣上來才能降伏。朱雀就象靈珠。它跳躍飛翔,戲耍無常,就象悟空必須有緊箍咒。朱雀必須用羅網(wǎng)把它網(wǎng)住,壓住使它不能飛,盡管它象嬰兒一樣哭叫母親,也要把它從上放下,使之進入湯鍋,化掉它的羽毛。但是朱雀本是龍變的,入水以后它又變成了全身長鱗的龍,飛了起來,五色光閃耀,變化無常,不斷地猛火修煉,遇水向上再讓它向下,沸沸騰騰不止不休,它就會落入爐中成黃芽,變成象馬齒形的金砂。就象冬天的冰,被凝固就象鐘乳一樣的亮。天長日久堆積成柱子。元神化作元精。陰化為陽,就象巍峨的山峰。水化為金,氣化成丹。
【原文】陰陽得其配兮,淡泊自相守。青龍?zhí)幏苛?春華震東卯。白虎在昴七兮,秋芒兌西酉。朱雀在張二兮,正陽離南午。三者俱來朝兮,家屬為親侶。本之但二物兮,末乃為三五。三五并與一兮,都集歸二所。治之如上科兮,日數(shù)亦取甫。先白而后黃兮,赤黑通表里。名曰第一鼎兮,食如大黍米。
譯文:當(dāng)十方八極五對陰陽配合之后,就都化為無極,人的身心自動進入淡泊無為的境界,此時修煉者更應(yīng)處于寂寞,淡泊無為寂滅的狀態(tài),就進入丹成后的自修煉過程。青龍?zhí)幵跂|方房宿六度,在震位,四季為春。白虎處在西方昴宿七度,在兌位四季為秋。朱雀處在張宿二度,在離位,在南方為午,朱雀是火,白虎是元精,青龍是元神,這三個都來水中土爐內(nèi)。一家親合在一起為伴侶。原本只是金水二物,后來才分為三家五行的,這三家五行歸為一后,都集歸在兩個地方,坎中元精即坤位,離中元神即乾位。修煉的方法就象上面所講的一樣,經(jīng)過與日月陰陽四季變換,文火武火修煉。到頭來人白色變成黃色,其赤色黑色的光通達表里,它的名字叫做第一鼎,煉成的丹食,如變大的黍米,就象大高梁米。米是十方八極。在下丹田日中,所以佛法叫日中一食。過午不食,就是這個道理。
【原文】自然之所為兮,非有邪偽道。山澤氣相蒸兮,興云而為雨。泥竭乃成塵兮,火滅而為土。若蘗染為黃兮,似藍成綠組。皮革煮為膠兮,曲孽化為酒。同類易施功兮,非種難為巧。
譯文:以人身與自然相符合的規(guī)律修煉就不存在邪偽道。天地之間的氣是通暢的,山與澤的氣是上下蒸薰的,天地之間能產(chǎn)生云氣就能下雨,云氣上升,雨向下落,上下循環(huán)。泥干了以后就化成塵上揚,就象火上升一樣,火被雨水滅了,就下落成為了土。這都是自然之道,人身也是這樣。如果土里長了苗就是黃色的,之后變成蘭的或綠的,皮草煮了以后就變成了膠,糧食曲化分孽就化為酒,人修煉就成仙。因為人是天地靈氣所成,化而又成天地之靈氣。它都是金化成水,水凝成金,是同一個類別就能修煉成真,不是這個種類是不能成功的。
【原文】惟斯之妙術(shù)兮,審諦不誑語,傳于億代后兮,昭然而可考。煥若星經(jīng)漢兮,炳如水宗海。思之務(wù)令熟兮,反復(fù)視上下。千周燦彬彬兮,萬遍將可睹。神明或告人兮,魂靈忽自悟。探端索其緒兮,必得其門戶。天道無適莫兮,常傳于賢者。
譯文:這是唯一的妙術(shù),人要仔細審查就知道不是騙人的。傳于億萬代之后,還是可以明明白白地考證到。就象明星運行在霄漢之中,總是發(fā)光的。就象大海之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思考的時候一定要全面熟習(xí)文章講到的內(nèi)容。反反復(fù)復(fù)上上下下對應(yīng)身體,找明白位置。千萬遍細讀考證,就會看到真諦。通神明,可以告訴人,機靈之人忽然會自悟,探尋源頭,找到修煉路線及規(guī)律。就能找到下手入門的辦法,修成大道。天道無情不專送給任何人,但常常傳給賢達的善人。
五相類
【原文】《參同契》者敷陳梗概。不能純一,泛濫而說。纖微未備,缺略仿佛。今更撰錄。補塞遺脫。潤色幽深,鉤援相逮。旨意等齊,所趣不悖。故復(fù)作此,命《五相類》,則大易之情性盡矣。
譯文:本文之所以叫參同契,是指它由多種經(jīng)典相參照而契合大道,對于每種經(jīng)的應(yīng)用及議論只能舉其要而談,簡單談一下大概情況,不能純以一種經(jīng)論。只能泛濫而說,其細微之處不齊備,請大家諒解。我總覺得還需要講些什么,所以今天再寫一篇,以把未交等清楚的講一下,再進行潤色,更加淺顯易懂。把各種經(jīng)的關(guān)系講明白,它們互相襯托,不相上下,其意義是一樣的,沒有什么上下區(qū)別,所達到的目的是一樣的,所以把這新作品,起名為《五相類》。讓人們知道,周易參同契是多種重要原理互相襯托,共同論證大道的經(jīng)典,這樣,大易的性與情就表達明白了。
【原文】大易情性,各如其度。黃老用究,較而可御。爐火之事,真有所據(jù)。三道由一,俱出徑路。枝莖華葉,果實垂布。正在根株,不失其素。誠心所言,審而不誤。
譯文:對于易的陰與陽,正與反的變化規(guī)律,各有其角度規(guī)定和運動規(guī)則,已基本上講明白了,對于《黃帝內(nèi)經(jīng)》及老子《道德經(jīng)》的運用研究。都可以如實把握,對于《火記》《龍虎經(jīng)》中修煉爐火之事是有據(jù)可查的,這三個方面都出于一個理,都有修煉路子。都莖枝華葉,果實累累,現(xiàn)在把它們合而為一。只在于歸根于一體,只要根正就不會發(fā)生錯誤。由于人們誤認為它不是一回事,所以才把它們放在一起對應(yīng)參照。這是發(fā)自至誠的語言,只要你審查,決不會有誤的。
【原文】象彼仲冬節(jié),竹木皆摧傷。佐陽詰商旅,人君深自藏。象時順節(jié)令,閉口不用談。天道甚浩曠,太玄無形容。虛寂不可睹,匡郭以消亡。謬誤失事緒,言還自敗傷。別序其四象,以曉后生盲。
譯文:大道難見,就象冬天的竹木全部摧折,告訴問道的,人君深藏,大道難以見到,就象冬天這樣都藏起來了;大道難明,請人們不要談?wù)摪桑肋h也講不清,因為人的思維有限,大道無限。天道甚大,浩大廣闊空無,人看不見邊,聽不見回聲,因為它太玄深,不可捉摸形容,你怎么能講清楚呢?大道是空虛,寂靜無聲,永遠也看不到感覺不到。但它象圓球一樣有它的運動規(guī)律。認錯了就找不到頭緒,講說只有失敗。不如按自然規(guī)律真修實煉才能通達。修煉的過程只能按照乾坤坎離,金木水火四象進行,這是告訴后人,修煉不要走錯路。
【原文】會稽鄙夫,幽谷朽生。挾懷樸素,不樂權(quán)榮。棲遲僻陋,忽略利名,執(zhí)守恬淡,希時安平。遠客宴閑,乃撰斯文。歌敘大易,三圣遺言。察其旨趣,一統(tǒng)共倫。務(wù)在順理,宣耀精神。神化流通,四海和平。
譯文:我這里約會了受人鄙視的老夫子,還有深山幽谷里修煉的朽木之人,他們胸懷樸素之道,不守權(quán)貴榮華,居住在遠鄉(xiāng)辟壤簡陋的地方,忽略忘記了自己的名字和時代。執(zhí)守于恬淡,后來人們離去,得到少有的安靜。就閉門謝客才寫了這篇《參同契》,以詩歌的形式敘述大易之理。以對于文王,伏羲、孔子的遺言,經(jīng)過修煉覺察到了它的旨意。在寫書的過程中一統(tǒng)共論,務(wù)在于順理,從而發(fā)揚其精神,成書流通在世界上,希望四海和平興旺。
【原文】表以為歷,萬世可循。序以御政,行之不繁。引內(nèi)養(yǎng)性,黃老自然。含德之厚,歸根反元。近在我心,不離己身。抱一毋舍,可以長存。
譯文:文章表達的修煉順序不差,萬世之后仍然可以按照它修煉成功,以五行四象的規(guī)定修煉把握,運行起來并不繁雜,引用來養(yǎng)性就能達到黃帝、老子所說的自然大道。含德厚重,在于歸根反元。這只決定于我們的心,不離我身進行修煉,抱一不舍,就可以長存了。
【原文】配以服食,雄雌設(shè)陳。挺除武都,八石棄捐。審用成物,世俗所珍。
譯文:按照五行八卦十方配方煉成丹食,把陰陽八卦的每一個方位都當(dāng)作煉丹的礦石,把八種石頭煉盡之后,丟棄礦渣就煉成金丹,即八卦爐里煉成長生不老丹。因為八石皆為天地所化生而成,化而歸元,就能修煉成功。成為世俗間的珍寶。
【原文】羅列三條,枝莖相連。同出異名,皆由一門。非徒累句,諧偶斯文。殆有其真,礫硌可觀。使余敷偽,卻被贅愆。命《參同契》,微覽其觀。辭寡意大,后嗣宜遵。
譯文:本《參同契》共寫了三個部分的內(nèi)容,第一部是大易的原理,第二部是《火記》的原理,第三部是《龍虎經(jīng)》的原理,這三個章節(jié)都是根莖相連的。同出于一個門,只是名稱不同而已,放在一起可以互相參照,共同契合大道,所以才把這篇文章叫做參同契。但又有前后連接修煉的真實意義。并不只是為了白白地積累文字和語句、也并不是為了使文章美麗,以夸耀斯文。實在有真情在內(nèi),可以明明白白看出來。為什么呢?有德者、賢者能懂,不給是非小人留有余地。同時去掉一些虛偽的過多的廢話。所以才起名叫《參同契》,即只是為真修者準(zhǔn)備的。只要細看其頭緒,就知道辭寡意大,后來的人也一定要遵照執(zhí)行。
譯到這里,我感到魏前輩用心之良苦,譯者自覺遠遠不及,自恃達意并不自慚、徒自將《參同契》更細致地講說出來,難道要犯一個人間修道大錯嗎?為什么古人不把它寫的更細致呢?這會不會違背了古人的初衷呢?如不細講今人能修成嗎,縱目觀遍所有譯經(jīng)者,只是草草而談,遠不及原文細致,今人不得要領(lǐng)。如要細談又違前輩的意愿,實在是兩難。難道是天意嗎?天會懲罰嗎?如果我這里泄漏了天機,天要懲罰嗎?即然天機不可泄,為什么要讓我知道呢?算了,我們初衷是讓更多的人修成,那怕有一個人能以此譯文而修成,我愿足矣。我怕小人嗎?小人是誰?小人是我。如果有小人盜法,天都不管,我管它干嘛?天若罰之,又耐我何,與我一并罰算了。這里晚輩有罪于此,乞望垂憐。
【原文】委時去害,依托丘山。循游寥廓,與鬼為鄰?;味桑瑴S寂無聲,百世一下,遨游人間。陳敷羽翮,東西南傾。湯遭厄際,水旱隔并??氯~萎黃,失其華容。吉人相乘負,安穩(wěn)可長生。
譯文:哈哈,我本純陽真人,為先天一氣所化。來這里告訴你們我姓魏,我并不是這個人,這是一個修煉法。委是讓人們清靜修煉,拿起去塵免死之法,塵即是鬼,就在你的全身,與你的真空之身合在一起,鬼是你長生飛行的障礙,障礙就是塵,塵是鬼,委是萎,修煉就是讓你把鬼即塵枯萎,清靜無為如山不動就能滅鬼,萎固塵不動,鬼不能行時,你的真身就能在寥廓中任意飛行了,到時鬼就離開了你,不在你的身內(nèi)成為鄰居。自身純陽化成了仙人,空寂無為無名無聲,純陽之體塵不可入,仙鬼不同居,天上地下分離。百世為三百年,一世為三十年,一百世來世間遨游一回。我的名字中有一個伯字,百世一下,告訴你,人變成純白光時就成了仙,來到人間就是為了讓后人跟著我學(xué)習(xí)。我寫下的書,就是展示我的羽翼,讓你們看一看里面,不是講了東西南北,金木水火五行八卦的大易之理嗎?把它對應(yīng)人體修煉,就能像刷子,圍繞運行在你的身體各部,把你的一切塵去掉,讓你成為真人,湯遭厄際是告訴你,修煉的地方放在下丹田的水中進行,因為八卦爐需要外在有水。水旱隔并,一方面告訴你,水是陰中有純陽,旱是火,其中有陰,陰陽合并即為重陽真人,所以我的名字中有一個陽字。另一方面,純陽來自于水火即濟,即陰陽合為無極,這個陽專指無極,與陰陽的陽字不同。吉字是十方歸一方,如同法船,人若相信,乘坐就能飛升天外,又可長生不滅。
鼎 器 歌
【原文】圓三五,寸一分??谒陌?,兩寸唇。長二尺,厚薄勻。腹齊三,坐垂溫。陰在上,陽下奔。首尾武,中間文。始七十,終三旬。二百六,善調(diào)勻。陰火白,黃芽鉛。兩七聚,輔翼人。
譯文:這個爐是一個圓球形的,它的直徑是十五數(shù),三家水金火,分為五行八卦十方。大小是一寸大,有四方八極與五行八卦相合,上有一半,下有一半,分為天和地,中間的緯線上是八卦方位,都與天地之點相連成經(jīng)線。身體高約二尺,在身體的中間,腹部臍下三寸的關(guān)元穴,即下丹田。先坐下來溫養(yǎng),用文火觀照。然后轉(zhuǎn)。從下向上轉(zhuǎn),又從上向下轉(zhuǎn),十方皆互轉(zhuǎn),形成八卦爐,吸時武,中間文停三秒,呼是武,待行成循環(huán)運動之后,就連續(xù)武火運動七十次,中間二百六十次文火,結(jié)束用三十次武火。以量進行仔細調(diào)勻。陰中生出的火為陽,是白色純陽為金,下來的汞煉成黃色,牙狀為金砂?!皟善呔邸笔侵钙吒[中的五神指上七,身五行指下七,上文,下武二七合在一起爐就不漏,指性命兩個五行都歸于爐中,以輔助真人煉成。
【原文】贍理腦,定升玄。子處中,得安存。來去游,不出門。漸成土,性情純。卻歸一,還本元。善愛敬,如君臣。至一周,甚辛勤。密防護,莫迷昏。途路遠,極幽玄。若在此,會乾坤。
譯文:靈丹入腦千智生,看修煉的結(jié)果,要從靈丹入腦可以看出。那時,人的智慧,生發(fā)無限,不思自來,天理源源不斷涌現(xiàn)出來。這樣才能認定金丹從玄地下丹田上升而來。放下到子處,即下丹田,使之安寧生發(fā)成固。之后雖然靈丹在任督線上來回游動,但不能使之出門。漸漸地丹就會長大與人一樣,煉到性純情歸于一,就還回了本元。而善于敬愛之,如懷孕的婦女,時時小心,如十月懷胎。還有三年哺乳,九年面壁,十二年飛升。就象臣對君一樣必恭必敬對人。完成這一周期甚為辛苦勤勞,要密密防護,不要昏迷失道。修煉的路途很長,到達極點就與天地原始合為無極一體,在這時,八石化盡,乾坤相合為無極。
【原文】樂道者,尋其根。審五行,定銖分。諦思之,不須論。深藏守,莫傳文。
譯文:樂于修道的人們,一定要追尋真師真道,必須有真人修成功,找到以后,審查五行,定出八卦,找到一斤分十六兩,再分六十四銖的原理,細細思量,密密修行,深深藏起來,守道歸一,不要以文章傳播。以免受天譴。定不輕饒。
【原文】御白鶴兮合駕龍鱗,游太虛兮偈仙君,錄天國兮號真人。
譯文:修煉降龍伏虎,就是修成以后騎龍跨虎,乘鶴飛升太空,游于太虛之境,與先師真君共論大道,被天圖錄取,號為真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48/620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周易參同契·中卷原文及譯文
下一篇: 悟真篇·上卷原文及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