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成規(guī)”這個成語很常用,指人或事側重于守舊,不求革新,有不求進步的意思,更暗含會被時代淘汰、被新的事物取代之意。而我們追溯一下“墨守成規(guī)”的本源,會找到其對應的人與事,其內涵也并非貶義。
-“墨守成規(guī)”一詞包含了“墨守”和“成規(guī)”二語,對應兩個典故,內涵豐富,說起它們的形成年代也非常久遠,我們分別說一說。
“墨守”的典故,發(fā)生在戰(zhàn)國時代的墨子身上。墨子的學問、名聲在當時很顯赫。墨子是思想家也是軍事家,他主張“兼愛非攻”,并身體力行去研究守城防御敵人進攻的方法,且到處宣揚推廣。《墨子》一書里記載,有一次墨子聽到大楚國計劃攻打小宋國。公輸盤(又名公輸般、公輸班,因他出生于魯國,也稱為魯班)為楚國建造一座云梯,做好后就要用來攻宋。墨子趕緊從齊國出發(fā)日夜兼程十日十夜到了楚都見公輸盤,試圖說服他放棄攻擊的工事。接著,墨子請公輸盤為他引見楚王,兩人在楚王面前進行攻防模擬戰(zhàn);墨子意在以自己發(fā)明的守城戰(zhàn)略封鎖云梯的攻勢,讓楚王打消攻宋的念頭。
墨子當時用衣帶圈起來當城池,用木片、竹簡作守城的武器。公輸盤九次陳設機巧多變的攻城云梯,墨子連九次抵御了他的進攻。當公輸盤攻戰(zhàn)的器械用盡了,而墨子還有不少防御守城的戰(zhàn)術哪!楚王因而被說服放棄攻宋,這就是有名的“墨翟之守”;因為墨子的“墨守”而解除了宋國一次危機。
所以說,在戰(zhàn)國時代要說起“墨翟之守”,那可是真工夫,用兵打仗的人,都怕遭遇“墨翟之守”,而守城池的一方,但愿能得“墨翟之守”!后人以“墨守”代稱之。然而,隨著時光的推演,人們大多忘了“墨守”的內涵了。
“成規(guī)”的典故故事,發(fā)生在三國鼎立時代的蜀國。三國時,蜀主劉備臨終前將國家大事讬付諸葛亮(孔明),讓他輔佐后主劉禪。諸葛亮不負所讬,鞠躬盡瘁。
蜀主劉備駕崩,又失去智慧絕頂、料事如神的丞相、軍師諸葛亮,這一來眼見蜀漢就要馬上陷入危機。所幸大臣蔣琬(字公琰)和費袆(字文偉)依循著諸葛亮留下來的舊制治國理事,執(zhí)政得宜,穩(wěn)定了蜀漢的國家情勢。
諸葛亮有識人之明,很器重蔣琬安民的才能,在世時曾向劉備推薦這位國之棟梁,他說:“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脩飾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敝T葛亮也密表后主說:“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敝T葛亮死后,蔣琬守住諸葛亮的成規(guī),受任尚書令、大將軍,總理政、軍國家大事,輔佐后主九年,直到逝世。
另一位和蔣琬接力“守成”保蜀國的是費祎。費祎識悟過人,處事謙虛,諸葛亮對他另眼相待?!顿M祎別傳》描寫祎“雅性謙素,家不積財。兒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從車騎,無異凡人?!敝T葛亮死后,費祎繼任為后主軍師,又承接蔣琬尚書令、大將軍之職務。
費祎曾經(jīng)出使吳國,吳國的大臣們言詞犀利如利箭,對準他交相詰問論難,費祎不急不徐,辭順義篤據(jù)理以答,吳朝之臣無人能屈辱他。孫權看在眼里,非常佩服,但他是蜀臣,孫權遺憾地對費祎說:“君天下淑德,必當股肱蜀朝,恐不能數(shù)來也?!?/p>
陳壽的《三國志》評贊兩人:“蔣琬方整有威重,費祎寬濟而博愛,咸承諸葛之成規(guī),因循而不革,是以邊境無虞,邦家和一?!笨梢娨驗閮扇说哪爻梢?guī)、因循不革,使得蜀漢在劉備和諸葛亮死后,尚能維系十多年“邊境無虞,邦家和一”的局面。
后來“墨守”和“成規(guī)”被合成了“墨守成規(guī)”這一成語。
現(xiàn)代人多認為“墨守成規(guī)”是固守著舊規(guī)不肯改變,形容行事保守。其實,如上的古人智慧和舊規(guī)舊法的成就也不是泛泛之輩所能超越的,在“墨守成規(guī)”之下,也能讓人立于不敗之地。時過境遷,成語的內涵也隨之劇變。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172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