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以來
黃河三大古渡
在黃河北岸的山西省境內(nèi),從上流到下流
、長城六口
【風(fēng)陵渡】
風(fēng)陵渡位于今山西省芮城縣西南端
【大禹渡】
大禹渡在今山西省芮城縣東南端
。相傳大禹治水時,休息于柏樹之下俯察河勢,并乘船東下,鑿開三門,導(dǎo)河入海。后人將此樹稱為神柏,并建廟以祀【茅津渡】
茅津渡在今山西省平陸縣城南
。歷史上曾名陜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fēng)陵渡、大禹渡并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長城六口
自古以來山西就是農(nóng)耕文化與游牧文化交融與沖突的前沿
,從戰(zhàn)國到明、清兩千多年的時間里,在山西境內(nèi)留下的歷代長城約有3500公里,分布在全省9個市40余個縣。其中 ,分布于長城上的六個關(guān)口歷代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平型關(guān)】
平型關(guān)位于大同市靈丘縣同忻州市繁峙縣交界的平型嶺上
【偏頭關(guān)】
位于偏關(guān)縣黃河邊
【雁門關(guān)】
雁門關(guān)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guān)隘,以“險”著稱,被譽(yù)為“中華第一關(guān)”,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寧武關(guān)】
寧武關(guān)
,是萬里長城上的重要關(guān)隘,地勢險要。屯兵于此,北可擋朔州【娘子關(guān)】
娘子關(guān)為中國萬里長城著名關(guān)隘
【殺虎口關(guān)】
殺虎口關(guān)
太行八陘
太行山,延袤千里
【軹關(guān)陘】
軹關(guān)陘的起始在濟(jì)源縣西十一華里處
【太行陘】
太行陘又稱太行道
【白陘】
白陘即孟門陘,在山西省陵川縣東約三十公里處
【滏口陘】
滏口陘在今河北省武安縣之南和磁縣之間的滏山
【井陘】
井陘在今河北省井陘縣的井陘山上
【飛狐陘】
飛狐陘
【蒲陰陘】
蒲陰陘
【軍都陘】
軍都陘,在今北京市昌平縣西北之居庸山
,是太行八陘中最短的。其此陘是古代出燕入晉北去內(nèi)蒙塞外的咽喉之路策劃:黃河新聞網(wǎng)編輯部
編輯:趙偉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193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女兒國真的存在過嗎 古籍上這樣記載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onerror="nofind(this)" >
,第1個僅有17人,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