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建立不久之后,不幸接二連三的發(fā)生。創(chuàng)建蜀國的名將,相繼去世。在十年間,蜀國由名將云集,到將才匱乏,以至于后期被認為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在諸葛亮北伐過程中,最可怕的不是國土小,人口少,而是沒有可用之人。
在229年,諸葛亮首次出祁山以失敗而告終,因為馬謖違背自己的命令,而導致重要的戰(zhàn)略基地被曹魏占領,諸葛亮將自己的好友馬謖斬殺。
回到成都不久之后,最后的名將趙云壽終正寢,諸葛亮只是稍微的哭泣,回想這位白袍將軍的豐功偉績。在第二次出祁山時,蜀軍在張苞等人的勇猛攻擊下,多次擊敗曹魏,但好景不長,張苞從戰(zhàn)馬摔下重傷,轉移到后方不久,張苞因病去世。
諸葛亮得知張苞去世之后,大為悲痛,幾度昏厥,不省人事。同樣是名將去世,諸葛亮為何反應不同,且論功績趙云對蜀國的貢獻遠遠大于張苞,為何諸葛亮對于張苞的去世如此的傷感呢?
1、年齡不同
趙云年近古稀,能力呈現(xiàn)下降趨勢,例如他曾經被姜維擊敗,已經不復當年之勇。諸葛亮是一個知天命的人,知道人都有生死,因此,當趙云壽終正寢時候,諸葛亮雖然比較傷心,但也知道趙將軍的去世,并不是人所能夠左右的。
而張苞去世時候,正直青壯年,正是人生最好的時期。在張苞受到重傷之前,剛剛為蜀漢立下了戰(zhàn)功,也是蜀漢在二出祁山進軍比較順利的原因。
而從他殞命原因來講,張苞是從馬背上跌落下來,這種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一個主要的將領,死的如此窩囊,怎么不讓人感慨萬千。而張苞去世之后,蜀漢的將領更加的捉襟見肘,這對于諸葛亮后期的北伐產生更加不利的因素。
2、兩人與諸葛亮關系不同
雖然他與趙云的關系比較好,但是在他心目中,趙云只是一個猛將,一個先鋒而已,甚至于主公的貼身保衛(wèi),因此趙云自始至終并沒有受到重用。且趙云是劉備時期的老將,并不是自己親手培育,親手扶持的。因此從感情上兩人并沒有達到不可分離的地步。
而張苞不同,他是諸葛亮一手提拔的,其具有張飛統(tǒng)領大軍的潛質,如果說趙云是一個出色的猛將,那么張苞就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帥才。其綜合能力遠遠大于趙云,因此其去世,對于蜀漢來講,遠遠比損失一個趙云大的多。
張苞是其一手培育、提拔,并且被他認為是蜀漢未來將軍的希望。因此,張苞的去世,對于諸葛亮的打擊要遠遠超越趙云。
3、悲痛張飛父子
名將死于非命,誠然是讓人感到最為痛惜的事情。張飛是蜀漢時期最杰出的將領之一,被小人陷害,身首異處;而張苞同樣是青年才俊,其發(fā)展的前途是非常遠大的,在諸葛亮的指點下定然大有可為。但如此優(yōu)秀的青年將軍,沒有戰(zhàn)死沙場,而是比較窩囊的去世,實在可惜。
當然,諸葛亮本人,與張飛以及青年將領張苞關系都是非常好。在他們相繼死于意外之后,諸葛亮定然為他們不幸的遭遇而痛心疾首。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199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