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詩人都非常有個性,譬如李白、王維、白居易、劉禹錫、韓愈等等,那都是個性十足,這些人不僅在文學上有著極高的造詣,另外在生活中也是展現(xiàn)出最真實的一面,特別是李白天生愛飲酒,正所謂斗酒詩百篇,喝過了酒之后,提起筆一首詩立馬就寫出來了。而李白的詩也是很有氣勢,其中的《俠客行》和《胡無人》,那都是殺氣騰騰;《俠客行》一詩中就有這樣的詩句“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笨梢哉f是深入人心,把俠客的身上的精神,還有那種俠客情懷刻畫得入木三分。
到了晚唐同樣有一位很有個性的詩人,那就是著名的農(nóng)民起義首領(lǐng)黃巢,原本他是一位書生,還去長安參加過科舉考試,可是那一次考試名落孫山,這件事情對他打擊很大,于是當他知道結(jié)果之后,寫下了膾炙人口的《不第后賦菊》一詩,在這首詩中最是能夠表現(xiàn)詩人獨特的個性,通篇氣勢磅礴,每一句都殺氣騰騰。
《不第后賦菊》
唐代: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正是在看到了晚唐官場的黑暗,還有對于科舉的不公,明明是有才華,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是可以金榜題名,可是結(jié)果出來后讓人傻眼,并沒有高中狀元。古代的科舉考試其實有利有弊,表面上是開科錄取,只要有資格的人,那么都可以參加考試,但是其中動作的空間很大,如果你家里很有錢,進行動作的話,即使是沒有學問,也有可能高中狀元,這就是為什么很多的詩人,他們考了一輩子,每一次都名落孫山。
當時著名的詩人羅隱就教了十次,要知道古代的科舉考試,并不是每年都舉行,要隔個幾年,如果按16歲開始算起,羅隱參加了十次科舉考試,那就差不多已經(jīng)快接近五十歲了,雖然有時皇帝會有大赦天下,多增加一次科舉考試,但再怎么增加,十次也差不多快接近五十歲了,對于古人來說五十歲已經(jīng)算是老年了,這也就意味著不可能再會有什么出息了。
黃巢的失落,還有那種無奈,在這首《不第后賦菊》一詩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詩人用一種極為霸氣的口吻表達了不公,所以這首詩才顯得與眾不同,第一二句就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等到九月秋天重陽節(jié)來臨之后,那這世上所有的花都凋謝了,這個時候就只有菊花,而且這種菊花與別的花不一樣。第三四句更是直抒胸臆,寫得更為有氣勢,“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秋天開出來的菊花香氣彌留了整個長安,此時遍地都是菊花的花瓣,好像就是盔甲一樣在日光下閃閃發(fā)光。
后來黃巢沒有像羅隱那樣一直參加科舉考試,而是帶兵起義,成為了晚唐著名的農(nóng)民起義首領(lǐng),可謂是時勢造英雄。要是黃巢通過了科舉考試,也不可能會有后來的事情,當然歷史不能假設(shè),只能說唐朝到了晚唐之后,已經(jīng)是日落西山,再也不復從前,沒有盛唐時期氣象。
黃巢這首《不第后賦菊》,還有另一個名字《菊花》,詩人正是通過對于菊花的描寫,以此來表達內(nèi)心的悲憤,還有對于科舉的不公。那些沒有才華的人,卻是能夠通過科舉考試,可是對于他這種學富五車的人,卻沒有用武之地。這首詩每一句都很有氣勢,盡管看上去好像是信手拈來,可是字里行間卻充滿了殺氣,讀來讓人耐人尋味。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01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