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北宋第一大明星,擅丹青,工書法,精詩文,除此他還身兼政治家、思想家、美食家……妥妥地全能才子。
正如余光中曾說:“如果要找一名古人去旅行,不要找李白,他太狂傲,不負責任;也不要找杜甫,他一生太苦,會很喪,要找就找蘇東坡,他是一個能讓一切變得有趣的人?!?/p>
蘇軾此人,滿腹經(jīng)綸,而且還有著有趣的靈魂。
即使這一生坎坷不斷,挫折連連,被一貶再貶,也照樣吃好喝好,幽默段子張嘴就來,就算“仇人”在前,也能一起談笑風生……
貶到哪,吃到哪
蘇東坡這一生很倒霉,他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黃州,惠州,海南,越來越遠,越來越偏僻,越來越窮苦,可是蘇東坡卻樂樂呵呵地倒騰著搬家。
失意絕望?沒時間!
異地美食這么多,他還要忙著研究“吃吃吃”呢。
于是,這段被貶謫的落魄歲月,硬生生被他個吃貨變成了美食的“創(chuàng)作之旅”。
元豐二年,42歲的蘇軾被調(diào)為湖州知州,可剛上任三個月便因“烏臺詩案”鋃鐺入獄,差點掉腦袋,后來被貶到了黃州。
那日子叫一個苦,無權無錢,連吃飯都是個問題,沒辦法,他只能揣著錢袋緊巴巴地過日子。那時在當?shù)兀i肉很便宜,個個都不愿意買,只有他買。
既然賦閑沒事做,那就研究豬肉的新做法,沒想到他各種搗鼓加工后,竟發(fā)明了色香味俱全的東坡肉。
還將“東坡肉”的燒制過程寫了下來,取名為《豬肉頌》,教大家一起烹煮: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吃完散心,首選黃州城外的赤壁山,在游山寫詩間,順便紓解被降職的郁悶心情。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念奴嬌·赤壁懷古》
他還會帶著家人一起去城東的荒地里種田,自種自食,還給自己取了外號——東坡居士,日子過得美滋滋。
但東坡居士沒耕幾年田,就被調(diào)離了,雖然是升遷,可他根本無心爭權上位,看透了官場黑暗的蘇軾,一度只想遠離京城,三番五次地懇請外放。
盡管如此,在宿敵上位后,他依然擺脫不了被針對、流放的命運。這次,他被貶到了惠州,已57歲高齡。
別看嶺南地區(qū)現(xiàn)在繁榮昌盛,當時可是經(jīng)濟落后的貧困地區(qū),特別是惠州,窮到菜市場上每天只殺一只羊,除了官府和有錢人能買到之外,普通人幾乎吃不上。
蘇軾被剝了官職,日子過得特別拮據(jù),就算向弟弟蘇轍要了七千錢,也經(jīng)常缺米斷酒。
可是,他蘇東坡也很想吃肉啊,但是又不敢和權貴們爭。
天才美食家蘇東坡想了個好辦法,讓屠夫把人家不要的羊脊骨賣給他,故技重施,再次發(fā)揮改造美食的天分。
除了烤羊骨,他還看上了廣東特產(chǎn)——荔枝,并寫下了著名的《惠州一絕 / 食荔枝》。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正當他以為可以在惠州吃著烤羊骨,鮮荔枝安度晚年時,一封調(diào)令又來了,可怕,是海南!
那可是蠻荒之地,據(jù)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到底有多苦?
海南就是久旱不雨,糧食不能自給的“鬼地方”,百姓的主食多半是切碎成粒的甘薯,生活艱苦。
連年輕人都難以忍受,更何況蘇軾此時已是個60歲的老頭。
換作常人,可能就天天望著大海發(fā)愁等死了,可蘇軾倒好,直接蹲在海邊,咚咚咚地敲起生蠔,研究這新鮮東西該怎么吃。
告誡兒子,說:這種賊好吃的美味,可千萬別讓那些朝中大臣知道,不然他們可要搶著被貶,過來和我爭著吃了。
不記仇,真君子
蘇東坡的豁達精神,不僅體現(xiàn)在樂觀應對人生變故上,還體現(xiàn)在日常交友中。
他曾說:“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就算是曾經(jīng)排擠他,迫害他的人,也都是值得真誠相待的“好人”。
比如,曾“害”他貶謫黃州的“罪魁禍首”——王安石。
當初,蘇軾和王安石,一個是保守派,一個是變法派,皇帝任用王安石變法,蘇軾年輕氣盛,總覺得變法各種不好,得罪了一大批支持王安石變法的追隨者。
于是,有人借著“蘇軾寫詩,暗藏禍心”為由,將他貶到了黃州,所有人都以為,自此這倆人結(jié)上了仇,待狹路相逢之時必有一傷,等著看笑話呢。
他們真是小瞧了蘇軾的豁達胸襟,人家不但不記恨,還和王安石成了相談甚歡的好朋友。
在黃州貶謫期滿后,蘇東坡曾特意去看望已退休在家的王安石,瞅瞅王安石有沒有吃上自己發(fā)明的美食。
后來他又被貶路過金陵時,也去拜訪了王安石,倆人一起談論詩文、游覽名跡,開心得很。
正當兩人聊得不亦樂乎時,蘇東坡突然坐正,一臉嚴肅地說:“荊公,我有話對你說。”
王安石還以為他要算舊賬,心里一咯噔,不料卻聽蘇東坡問:“當今國家動蕩,荊公為何不上書改變這種局面?”
王:“我已經(jīng)退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p>
蘇:“那是君臣之禮,皇帝以非常禮對你,你又怎么能拘于常禮?!?/p>
王安石年老,雖久不問朝堂之事,但被蘇軾一說,又燃起了報國之心,激動不已,說:“你不必再說,我一定向皇上進言?!?/p>
面對這樣一位知己,還做得一手好飯,王安石真舍不得他走,甚至還想資助蘇東坡在自己家旁建樓蓋房,一起當鄰居。
北宋第一段子手
宋朝有個著名的歷史學家叫劉貢父,因晚年患病,導致頭發(fā)眉毛大量脫落,連鼻梁都斷了。有次,蘇軾和劉貢父等幾個朋友小聚,觥籌交錯之際,大家決定相互引用前人的詩句來助興。
輪到蘇軾時,沒想到他巧借了劉邦的《大風歌》,損了好友劉貢父一把,他說:“大風起兮眉飛揚,安得壯士兮守鼻梁”,引得席間滿堂哄笑。
龍丘居士陳季常,也是蘇東坡的朋友。這倆人趣味相投,經(jīng)?!傲耐ㄏ?,可偏偏這個陳季常是個“妻管嚴”,有個厲害又愛吃醋的妻子,叫柳月娥。
有一次,蘇軾又和陳季常聊天聊到忘記了時間,就突然聽見柳月娥一聲大吼,把正說到興頭上的陳季常嚇得柱杖都掉了。
于是,蘇軾便作了一首詩送給好友,笑他有個會“河東獅吼”的妻子。
蘇東坡還有點迷信,將自己命途多舛,各種不順的原因歸罪到星座身上,都怪自己是摩羯座,韓愈也是摩羯座,所以我們倆個才這么倒霉。
退之詩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strong>
乃知退之磨蝎為身宮,而仆乃以磨蝎為命,
平生多得謗譽,殆是同病也。
也正是由于他的這種能力,才能將“20歲喪母,28歲喪妻,29歲喪父,47歲喪子,晚年不斷貶謫”的痛苦生活依然過得熱氣騰騰,趣味十足。
看完忍不住說一句:如果能和蘇軾這個樂天派當一回朋友,該多有意思啊。
▍來源:網(wǎng)絡,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編輯:錘子
| | |
| | |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01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原創(chuàng)《全唐詩》里最有殺氣的一首詩,寫···
下一篇: 八角水樓悲壯的抗戰(zhàn)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