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玄武門之變爆發(fā)。李世民誅殺李建成和李元吉,身為皇帝的李淵束手無策。李淵沒有一支忠心耿耿的衛(wèi)隊,所以變成了淺灘困龍。
李世民稱帝之后,對玄武門的保衛(wèi)工作,一直十分上心。李世民不想重蹈父皇的覆轍,一直把玄武門的禁軍牢牢抓在手里。
貞觀十二年十一月初三日,李世民在玄武門設置了特種部隊飛騎營。飛騎的將士經過精挑細選,都是能征善戰(zhàn)的勇士。
李世民還在飛騎里面,挑選了一百名勇士中的勇士,組成了百騎。百騎隨侍李世民左右,是李世民的貼身衛(wèi)隊,可以說是特種部隊中的特種部隊。
李元吉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這件事情,典出《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五》的記載,原文是:“十一月,丁未,初置左、右屯營飛騎于玄武門,以諸將軍領之。又簡飛騎才力驍健、善騎射者,號百騎,衣五色袍,乘駿馬,以虎皮為韉,凡游幸則從焉?!?/p>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就是收買了敬君弘、呂世衡、常何三位禁軍將領,才讓李淵無兵可用。駐守玄武門的飛騎,由各營將軍分別統(tǒng)領,就是為了互相制約。李世民這么做,是吸取了玄武門的教訓。
各營將軍分別統(tǒng)領飛騎,誰也沒有絕對指揮權。如此一來,飛騎的指揮權,就等于是在皇帝手里。對于李世民來說,抓住了飛騎這支特種部隊,就等于掌握了命運的鑰匙。再有人想通過玄武門打進太極殿奪位,那就是難如登天的事情了。
李世民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一直把飛騎的指揮權,牢牢地抓在手里。一直到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才把飛騎的指揮權,交給了程知節(jié)。程知節(jié),字義貞,隋唐演義類小說里面的程咬金,歷史原型人物就是程知節(jié)。
這件事情,出自《大唐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上柱國盧國公程使君墓志銘》。原文是:“二十三年,自翠微宮奉敕統(tǒng)飛騎從皇上還,即于左嚴明門外宿衛(wèi),經乎百日。”
貞觀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李世民攜太子李治,去翠微宮避暑。翠微宮距離太極殿,有三十幾里路的距離,是唐太宗修建的避暑宮殿。李世民去翠微宮的時候,身體還算硬朗。
李治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九》記載,五月中旬的時候,李世民突然“苦利增劇,太子晝夜不離側,或累日不食,發(fā)有變白者。”
李世民預感到大限降至,馬上就詔令程知節(jié),讓他統(tǒng)帥飛騎。這是李世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把飛騎的指揮權交出去。李世民把飛騎交給程咬金指揮,主要是因為信得過程咬金。
正史上的程咬金,是李世民晚年最信任的武將之一。從貞觀十七年開始,程咬金就擔任鎮(zhèn)守玄武門的重任。李世民遠征遼東,程咬金就是留守京師的大將軍。
程咬金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把飛騎交給程咬金,是為了讓程咬金完成一件改天換地的秘密任務。這里的改天換地,不是形容詞,這件大事確確實實是改了天,也換了地。李世民交給程咬金的任務,就是護送太子李治,回到京城登基稱帝。
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駕崩。李治秘不發(fā)喪,長孫無忌讓程咬金,帶著飛騎將士,護送太子回京。李世民的遺體,按照生前的儀仗規(guī)格,運回了兩儀殿。除了李治、長孫無忌、褚遂良、程咬金等少數幾人之外,其他的臣民都不知道李世民駕崩的消息。
這件事情,出自《資治通鑒》的記載,原文是:“秘不發(fā)喪。庚午,無忌等請?zhí)酉冗€,飛騎、勁兵及舊將皆從。辛未,太子入京城;大行御馬輿,侍衛(wèi)如平日?!?/p>
長孫無忌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程咬金率領飛騎,控制了京城各大城門。等到一切盡在掌握中,李治才宣布父皇駕崩。李治官宣父皇死訊之后,馬上就登基稱帝。李治在程咬金率領的飛騎保護之下,完成了大唐權柄的交接工作之后,才為大行皇帝辦喪事。
古代的時候,皇帝是天子。換了皇帝,就是改天換地的大事。李世民把飛騎交給程咬金,程咬金保護李治完成了改天換地的密謀,也算是對得起太宗皇帝的臨終重托了。
本文史料來源:《資治通鑒》《新舊兩唐書》。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02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