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東若有木,下置銜燭龍。吾將斬龍足,嚼龍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為服黃金,吞白玉?誰似任公子,云中騎碧驢?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p>
秦王嬴政完成了橫掃六合,席卷八荒的傳世偉業(yè),成為了大一統(tǒng)華夏的秦始皇。秦始皇一生豪情壯志又不乏進取之心,非常喜歡云游四方,但就在始皇37年,也就是公元前的210年,他的第五次巡游成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出巡,他莫名其妙地死在了這一次浩浩蕩蕩的皇家出游途中。
但求長生
秦始皇一輩子躲過了無數(shù)次的死亡瞬間,不管是小時候的人質(zhì)經(jīng)歷,還是后來荊軻的圖窮匕首見,再到后來高漸離的擊筑,秦始皇都在這些考驗之后安然無恙,可是卻突然在一次出巡中結束了生命。
▲秦始皇畫像
“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臺”,即使是司馬遷也不清楚當時的確切情況,只能是在《史記》中一筆帶過。
秦始皇這人生最后一次出巡因迷信而開始,抱著化解生命危機的愿望出發(fā),卻以終結生命而結束。
在政治上殺伐果決的秦始皇卻有著性格的另一面,就是比較怕死——可能是因為童年時期日夜的擔心憂懼使得秦始皇格外的懼怕死亡,為此他還派遣術士徐福遠出東海,希望在傳說中的東海之濱可以找到讓他長生不死的靈丹妙藥。而且那一次出巡中被行刺的經(jīng)歷更讓他有一些神經(jīng)衰弱,希望可以有長生不死的辦法可以化解死亡的命運。
▲徐福東渡畫像
最讓秦始皇堅定了出巡想法的是民間流傳的“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天降預言,秦始皇覺得有一些驚惶,在當時身體并不是特別好的情況下,毅然開始了自己的出巡。
天命難違
《資治通鑒》中寫道,在這最后一次的出巡中,除了秦始皇本人以外,左丞相李斯和小兒子胡亥都陪同出巡。在這一次浩浩蕩蕩的出巡中,秦始皇做了許許多多流傳后世的行為,比如說觀云夢、望虞舜、祭大禹以及揮毫寫下雄文,秦始皇這一路雖然是舟車勞頓,但是非常開心,而且最喜歡的小兒子胡亥陪同出游,嬴政第一次體會到了天倫之樂。
▲今人所繪始皇祭天場景繪畫
風云突變,秦始皇一到了平原津后就突然間病倒了,本來就對死亡異常恐懼的秦始皇非常厭惡自己的病態(tài),怕自己突然間死掉。在秦始皇得病的這一段敏感時期,所有人都不敢說一個死字,生怕挑起秦始皇不好的感受。
拖著病體的秦始皇在硬撐著自己的生命,一直拖著走到了沙丘來養(yǎng)病,可是就是在沙丘,秦始皇死在了這里,難道民間的流傳傳說是真的嗎?
▲秦始皇陵
秦始皇在病重之時并沒有喪失自己的理智,他讓隨行的中車府令趙高兼掌了符璽事務,把詔書送給公子扶蘇,“與喪命咸陽而葬”的命令希望長子扶蘇可以把自己在咸陽安葬。這個時候秦始皇依然還在人世,可是趙高卻沒有把這封詔書發(fā)送給扶蘇,一直到七月二十日秦始皇死在了沙丘行宮,就像當年胡服騎射的一代雄主趙武靈王一樣,沙丘就像是一個有魔力的英雄冢,兩代人杰都在此處終結了生命。
秦始皇死的時候剛剛49歲,而且趙高詭異的秘而不發(fā)給了后世無限的遐想。
各懷鬼胎
秦始皇死亡之后,政權的交接趙高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因此一代權臣趙高也成了秦始皇之死最大的嫌疑人。按理來說,秦始皇死后,理應是長子扶蘇繼承大位,可是詭異的是,與扶蘇關系密切的蒙氏兄弟死亡、巡游的旁觀者丞相李斯被腰斬,公子扶蘇所有的“抓手”全部死亡,扶蘇如同風中蘆葦,失去了競爭皇權的機會。
▲公子扶蘇(劇照)
李斯的血腥死亡非常明顯,是被殺人滅口。秦始皇死在了沙丘,以及后來的咸豐皇帝死在了熱河,天子死在都城之外這都是極其不尋常的,一生心思縝密的李斯擔心黃泉的交接出現(xiàn)偏差,立刻宣布秘不發(fā)喪,把棺材放在涼車之中,一切都和秦始皇生前一樣按部就班地進行,當時只有胡亥、趙高和他知道秦始皇已經(jīng)龍御歸天了。每天上朝和奏事都是幾個人的戲劇表演,詭異背后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就像《紅樓夢》里“賈母意思,大家都哭,但各有各的心事”,這一行人就這樣一路往前走,從井陘很快到了九原。爭逢天降大暑,異常炎熱,秦始皇的尸體很快就有了味道,為了不引起大家的懷疑,只能把味道很大的咸魚往車里裝,一行人已經(jīng)分不清是魚臭還是尸臭,征服天下的千古一帝竟是如此狼狽,可悲可嘆。
▲李斯被殺劇照
到了咸陽,竟然是平庸的胡亥繼承大位,秦始皇指定的公子扶蘇竟然被扔在了一邊,這個結果更可以證明秦始皇的死亡背后另有隱情。
身不由己
在胡亥繼位之前,趙高就曾建議讓蒙恬代替李斯成為帝國的丞相,最終篡改了始皇的遺詔,假傳王命逼的公子扶蘇自殺,公子扶蘇一死,胡亥便可以順利地登上王位,趙高一回到了都城就開始了大開殺戒,排除異己的清算開始了。趙高斬殺了和自己心存間隙的蒙氏兄弟,然后腰斬了李斯,讓始皇之死的最后見證者消失在血泊之中,連一個全尸都沒有留下。胡亥登大位,趙高誅殺異己,趙高徹底地撕下了自己面具,露出了自己的狼子野心的真面目。
▲趙高劇照
如果把所有的線索都串在一起,便可以發(fā)現(xiàn),趙高是秦始皇死亡的最大嫌疑人。如果公子扶蘇榮登大位,蒙恬一定會成為大秦帝國的丞相,蒙氏兄弟在帝國內(nèi)的影響力將如日中天,原本互相有隔閡與過節(jié)的趙高擔心自己被蒙氏兄弟鏟除,選擇了一不做二不休的先下手為強。
趙高為人狠辣狡詐,有著寧教我負天下人的性格,正好適逢帝王出巡,而且秦始皇身染重病,沒有了深宮大院的戒備森嚴,趙高弒君的機會大大增加,敢于指鹿為馬的趙高殺心已起,只有除掉秦始皇,讓胡亥上位才能保住自己的政治前途,保住自己的性命,只要踏上了這條不歸路,就沒有什么應不應該,而都是不得不了。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05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烽火中的亂世與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