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咸豐皇帝駕崩之后,后黨勢力聯(lián)合帝胤勢力,發(fā)動政變消滅了肅順等輔政大臣勢力,從此兩宮太后垂簾聽政,恭親王奕?成為議政王,形成了新的權力中心。兩宮太后中,以慈安太后為尊,稱圣母皇太后,慈禧太后次之,稱生母皇太后。
兩宮垂簾以后,因為慈安在名分上高于慈禧,所以當時慈禧也不敢造次。當時兩人分工明確,慈安優(yōu)于德,主管朝廷的賞罰大舉;慈禧優(yōu)于才,主管判閱奏章及召對時諮訪利弊。慈禧雖然比慈安大兩歲,但是畢竟有嫡庶之分,仍不得不稱慈安一聲“姐姐”。凡是涉及朝政舉措的大事,慈禧即使知道慈安沒有異議,但是也要早請示晚匯報。從此后誅殺安德海,以及為同治帝選后的情況來看,慈安的權力要比慈禧大,雖然史書記載慈安并不眷戀權力,但每遇朝政大事,還是要由慈安來最后決定。
可是光緒七年,兩宮垂簾聽政近20年后,慈安死了(有傳說是被慈禧毒死的),時年45歲。表面上看,慈安的死對政局沒有任何影響,國家機器仍在照常運轉(zhuǎn)??墒窃诟顚用?,慈安的死對于朝局的影響非常之大。
首先,慈安的死,對于慈禧而言,為其專權掃清了道路。盡管慈安生前清心寡欲,極少參與政治,不像慈禧那樣有謀略和魄力,然而慈安的存在本身,對慈禧的專權就是一股巨大的威懾。有慈安在,慈禧就不敢那么明目張膽、恣意妄為。慈安一死,兩宮垂簾變成了一宮秉政,權力盡歸慈禧,她可以惟我獨尊、專執(zhí)國政而無所忌憚。
其次,慈安的死,對以恭親王奕?為首的帝胤勢力而言,少了一個可靠的同盟。一直以來,奕訢等人可以以“嫡庶之分”為由,通過支持慈安來壓制慈禧,并且慈安也多倚重和信任奕訢,這就在無形之中形成一種聯(lián)合力量,來共同對付慈禧。當年誅殺安德海就是如此。慈安在的時候,盡管奕?等人也時常受到慈禧的打壓,但是因慈安的倚重,他依然能保住軍機處的位子,執(zhí)掌軍機處大權。慈安一死,形勢大變,慈禧不再受約束,她對奕?等人也就不再顧忌了。
可以說,慈安的死是清朝后期一個足以影響政局的大事件,為慈禧日后專權提供了先決條件。慈安死了,慈禧笑了,恭親王奕?卻哭了,清朝的歷史也就此改變了。如果慈安能夠熬到光緒皇帝親政之后,那歷史將是另一番景象。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13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