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豫州刺史部譙(今安徽亳州)人。在漢末三國時期,曹操之所以能夠消滅袁紹、袁術、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諸侯,成為當時實力最強大的諸侯,離不開其對于人才的渴求。比如在曹魏的武將中,張遼、張郃等人,很多都是曹操從其他勢力中招攬過來的。不過,雖然曹操求賢若渴,但是,依然有一些武將最終不愿意跟隨曹操。其中,就以下三人來說,就是曹操一生最想得到的三大猛將,不過,這三位名將兩人追隨劉備,一人投靠江東,也即最終都沒有為曹操所用。
一
首先,就關羽來說。根據(jù)《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于是,曹操親自率領大軍出征,以此擊敗了劉備,導致劉備和關羽等人失散。面對關羽這位猛將,曹操選擇了厚待和禮遇,以此讓關羽跟隨自己。在緊隨其后的官渡之戰(zhàn)中,關羽沒有讓曹操失望。彼時,袁紹手下的大將顏良前來進攻,曹操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雖然顏良是成名已久的名將,但是,關羽沒有絲毫的恐懼,在望見顏良的麾蓋后,關羽果斷選擇策馬沖鋒,斬殺顏良于萬軍之中,梟首而歸。
二
由此,因為斬殺了顏良這位大將,關羽幫助曹操解了白馬之圍。并且,因為這一戰(zhàn)功,曹操上表漢獻帝劉協(xié),將關羽封為漢壽亭侯。在斬殺顏良后,曹操自然更加希望能夠留下關羽這位猛將了。不過,就關羽來說,曾對張遼嘆息道:“我知道曹公對我的厚愛,但我受劉備將軍的厚恩,發(fā)誓共死,不可背棄?!彼?,在官渡之戰(zhàn)之際,盡管曹操一再挽留,比如追加賞賜等,但是,關羽依然沒有改變自己的初衷,決定回到劉備的身邊。值得注意的是,在正史中,曹操的手下本來要追擊離開的關羽,不過,曹操阻止了這一行為,也即放走關羽,讓他去繼續(xù)跟隨劉備。
三
其次,就馬超來說,也是曹操非常心儀的猛將。根據(jù)《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曹操擔任丞相時,曾想招攬馬超入朝為官,但馬超沒有前去赴任。在討伐袁尚部將郭援后,馬超的表現(xiàn)再次引起了曹操的注意,于是曹操借漢獻帝詔拜封馬超為徐州刺史,但馬超依舊沒去赴任。曹操改封馬超為諫議大夫,徐州刺史的位置朝廷給了臧霸。對于馬超來說,不僅不愿意跟隨曹操,還在渭水之戰(zhàn)中和曹操展開了正面較量。在被曹操擊敗后,馬超轉(zhuǎn)投張魯,最終在益州之戰(zhàn)中跟隨了劉備,并且和關羽一起成為蜀漢的五虎上將。
四
最后,就太史慈來說,也是曹操希望獲得的一位猛將。根據(jù)《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曹操聞其威名,向太史慈寄了一封書信,以篋封之,內(nèi)無多物,而放了少量當歸。對于曹操來說,之所以放了少量當歸,寓意太史慈應當向其投誠,其見重如此。不過,和關羽、馬超一樣,太史慈最終也沒有選擇跟隨曹操。作為東漢末年的名將,太史慈曾為救孔融而單騎突圍向劉備求援。原為劉繇部下,后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策手下的大將,助其掃蕩江東。在孫策去世后,太史慈又獲得了孫權(quán)的重用,成為江東的一員猛將。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這位猛將逝世,年四十一歲。對此,你怎么看呢?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16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追憶中世紀的消逝榮光|拜占庭失落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