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始于1616年努爾哈赤建后金,亡于1912年溥儀退位。溥儀退位之時,年僅6歲,還是一個孩子。而大清倒數(shù)第二個皇帝名為愛新覺羅·載,即眾所周知的光緒皇帝。
湉
光緒皇帝生于1871年8月14日,那時,距離英國發(fā)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大清簽下《天津條約》已經(jīng)過了11年。
他是道光帝的孫子,他的父親是道光皇帝第7個兒子——醇賢親王奕譞,母親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葉赫那拉·婉貞。
光緒皇帝并不是婉貞和醇賢親王的長子,在他之前還有個哥哥,但那個孩子在2歲之時就早夭了。
后來,慈禧太后的親兒子同治皇帝去世。
同治皇帝死的時候才19歲,沒有留下任何子女,同時,同治皇帝還是咸豐皇帝的獨子,也沒有哥哥弟弟。
因此,同治皇帝死后,誰能成為大清下一任帝王,成了當時最重要的事情。
在一番博弈之下,年僅4歲的光緒皇帝被選定繼承皇位。
然后,光緒皇帝登基之時年幼,所有的大權(quán)都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她才是大清真正的主人,真正的執(zhí)政者。
成年之后的光緒皇帝不想成為傀儡,不想當一個提線木偶,他想改變現(xiàn)狀,想拯救祖宗留下的江山,想挽救搖搖欲墜的大清。
他和慈禧太后發(fā)生了劇烈沖突,還極力支持維新派變法以圖強。
但遺憾的是,稚嫩的光緒皇帝沒能將改革進行到底,維新運動不僅僅只持續(xù)了103天,他自己還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臺,最后幽禁而死,年僅38歲。
假如,光緒皇帝不是光緒,而是大清最杰出的康熙皇帝,那會改變大清的命運嗎?清朝會滅亡嗎?
今天,就讓我們來大膽假設(shè)。
其實,從某些角度來看,光緒皇帝和康熙皇帝有很多類似的地方。
光緒皇帝4歲登基,康熙皇帝8歲登基,光緒皇帝有慈禧太后有一群顧命大臣,康熙皇帝有孝莊太后和一群顧命大臣。
不過,一個成功親政,成了千古一帝,一個遭遇坎坷,郁郁而終。
假如,道光皇帝不是道光皇帝,而是康熙皇帝,憑借康熙皇帝年幼斗鰲拜的能力,他或許能擊敗慈禧太后,成功掌權(quán),成功親政。
沒了慈禧太后這個障礙,他還會面對很多困難,很多障礙。
當時的清朝,內(nèi)憂外患,內(nèi)有很多人不服清朝統(tǒng)治,外有西方列國虎視眈眈,想分一杯羹。
當然,最重要的是,封建制和皇帝制已經(jīng)不符合時代潮流了,已經(jīng)落后了。
面對這些,想來就算是康熙皇帝,也很難力挽狂瀾,很難挽救大清,讓大清滅亡。
真實的晚清歷史上,光緒皇帝確實自己親政過一段時間,或許是因為親政時間太短,所以我們并沒有看到晚清政府統(tǒng)治下地中國有哪些變化。眾所周知,晚清的覆滅或者說大清王朝的滅亡,是歷史潮流向前發(fā)展的必然,就算光緒皇帝殺掉慈禧,自己掌握軍政大權(quán)于一手的話,那么晚清還是擺脫不掉覆滅的結(jié)局。
話說回來,如果光緒皇帝殺掉慈禧,那晚清覆滅的一天恐怕會遲早到來,畢竟光緒帝不具備慈禧的影響力和手腕。倘若在公車上書前后,光緒帝真的能夠通過袁世凱之手殺掉慈禧,那么以他當時的能力也不足以完全的把控朝政,到頭來,慈禧太后一死,滿清將迎來更加混亂的局面。
01光緒親政近十年,實在是難作為"(光緒十五年)己卯,皇太后歸政"。
從《清史稿》當中我們可以找到的一句有力證據(jù),在光緒十五年的時候,作為皇太后的慈禧才重新歸入到政治當中,這也就是說,從光緒五年到光緒十五年,慈禧太后曾將政權(quán)放給了光緒帝一人,慈禧太后歸到了二線政治。
光緒十五年就是公元1889年,從這里我們也能夠看出,從公元1879年到公元1889年這十年間的時間,晚清朝政大權(quán)都掌握在光緒帝手里。慈禧太后把政權(quán)交到了光緒手里,一方面就是看看光緒帝的能力,另一方面,其實也在檢測光緒帝是否和自己是同一戰(zhàn)線。
而在這十年間,大概也就是洋務(wù)運動的后期,洋務(wù)運動發(fā)展的如火如荼,這當中自然少不了光緒帝的功勞,但在對外方面,這十年也就在80年代爆發(fā)過一次中法戰(zhàn)爭,光緒帝也是真正參與到了這次戰(zhàn)爭當中。
甚至爆發(fā)于公元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zhàn)爭,把握朝政大權(quán)的慈禧太后,也是按照光緒帝主戰(zhàn)的意見來實行的,但最后的結(jié)果呢?北洋水師全軍覆滅,洋務(wù)運動全面破產(chǎn),還簽訂了喪權(quán)辱國的《馬關(guān)條約》。
剛剛二十出頭的光緒帝,政治上的作為確實不如清朝中前期的很多皇帝,不是慈禧太后不讓他親政,而是光緒帝根本就沒有那個能力,雖然比起同治皇帝,光緒帝有一顆積極進取、勇于改革圖進的心,但當時的晚清政治局面,是容不得他施展身手的。
02支持公車上書,同意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在很大程度上觸及到了以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的根本利益,那是因為僅在制度上就以君主專制制度的變革觸及到了封建統(tǒng)治的根基。康梁變法首以“君主立憲制”為基本,只要以君主立憲制代替君主專制,那么就可以挽救晚清亡局。
單從公車上書來看,光緒帝對公車上書當中描繪的那副欣欣向榮的景象很是向往,所以他想要不惜一切代價去實行這些措施,從而力挽狂瀾,拯救江河日落的大清王朝。光緒帝的想法是很積極進取的,但我們?nèi)缃駚砣胧挚匆幌庐敃r提的措施,或許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公車上書所描繪的一些景象,根本就是在變相的加速清王朝的覆滅。
改革科舉制,廢除四書五經(jīng),增加歷史政治和經(jīng)濟等近代科目,這是科舉考試上的變革內(nèi)容。19世紀末期的中國,依舊是秦王朝統(tǒng)治下的中國,很多士人才子從小就一直夢幻著通過科舉考試來實現(xiàn)“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
但如今科舉制一改革,很多西方的科目代替了原始的四書五經(jīng),這讓普天之下的考生該如何應(yīng)對?再來看軍事方面的改革,康梁支持遣散老弱殘兵,并且大幅削減軍費開支,看起來是對國家有利,實則是在掏空滿清王朝的內(nèi)臟。
如果大批次地遣散那些老弱殘兵,在此基礎(chǔ)上,繼續(xù)削減軍費開支的話。那么誰又會保證?這樣的政令一出,不會引起清朝各地軍隊的嘩變,到時候普天之下的所有老弱殘兵都發(fā)生嘩變的話,那樣豈不是就在原本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礎(chǔ)之上更添一股蕭瑟嗎?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即便真正實現(xiàn)了光緒帝親政,他所支持的戊戌變法,如果如實進行的話,同樣只會加速清王朝的覆滅。因為當時的中國并不具備按照戊戌變法內(nèi)容進行改革的基礎(chǔ)和環(huán)境……
03光緒不重思想,親政也白搭雖然當時的中國已步入近代,但老百姓的思想還沒有得到全方位的開放,明智初開的背景下,光緒皇帝“只重制度,而不重思想”的變革舉措只能物極必反地提前拖垮晚清政府,因為當時的國內(nèi)根本沒有適合變革的環(huán)境和土壤。
國內(nèi)老百姓都是一副封建迷信的模樣,要想讓他們在幾年之內(nèi)就全盤接受西方制度,按照西方的一切舉措來生活生存的話,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綜上所述,就算把清朝的朝政大權(quán)交給光緒帝,那么他也很難利用這有限的權(quán)力去挽救大清王朝,如果他有慈禧太后那樣的影響力,以及有著更強的治國理政能力的話,或許他可以延緩清王朝的覆滅時間,但是絕對阻止不了清王朝的覆滅結(jié)局。
光緒皇帝被囚禁后,生活確實十分清苦,說悲慘確實并不為過。其與后妃們分居,生活無人過問,自己動手打掃房間,拿竹竿挑落大殿里的蜘蛛網(wǎng),簡陋的書房椅子上的墊子磨破了也不換,到天壇祭天穿著不合腳的破鞋,這都可以看出其一般官員的生活都不如。
與生活的悲慘相比,更悲慘的可能是他的內(nèi)心孤立無援、寂寥抑郁了。他一生活了38歲,在位34年,自打記事起就君臨天下,但那又怎么樣,貴為天子,卻始終生活在慈禧的陰影之下,長期受著慈禧的迫害,不僅沒有體驗過君主的威嚴和權(quán)力,也沒過過幾天舒心的日子,備受控制、摧殘和折磨。尤其是被長期幽禁期間,生死難料,命運難測,內(nèi)心的抑郁寡歡可想而知。死時無兒無女,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連家室也沒有,命運的悲慘可說是超乎了人們的想象。而且,他的死亡,也極可能是被毒死的。這是最慘的。
光緒帝雖然比較慘,但要說不比北京百姓的牛棚,真是想多了。再怎么著,瘦死駱駝比馬大,光緒帝在瀛臺的生活可能比不了地方大員或廷內(nèi)阿哥們,但北京百姓又怎能跟他比。
下面,我來做一個詳細的分析。
1。與后妃分居,祭天時穿破鞋不合腳,請求侍衛(wèi)走慢點
(瀛臺本是好地方,但卻成了光緒皇帝的宮廷牢房。)
瀛臺,在明代叫?超臺陂?,到了清代順治時改名為?瀛臺???滴鯐r大加營建,殿閣山石,均為這個時候修造布置。朱竹垞《騰笑集》中曾有句:?玉堂鈴索動,宣喚入瀛臺?、?蓬萊今始到,真在水中央?,都可以讓人想象到文學(xué)侍臣們在這里值班時的光景??上У氖?,200多年后,這里卻變成了囚禁光緒皇帝的宮廷牢房,前后約10年之久,直到光緒皇帝死去。
光緒帝被囚禁在瀛臺,四周都是水,木橋一拉,便與外界隔絕了。他住在涵元殿,即所謂的?陵殿?;其后妃住在香扆殿,在涵元殿南,隔開兩個大院子。沒有慈禧太后的命令,光緒是不準與后妃們見面的。想想也覺得可憐,堂堂一個皇帝,想跟后妃們親熱親熱,還得跟慈禧打報告,等到報告批下來,恐怕也沒那興致了吧。所以,后來光緒老是遺精,恐怕跟他沒有正常的性生活也不無關(guān)系吧。瀛臺的太監(jiān),都是太后派的,也都是太后的耳目。一舉一動,都要報告給太后,這種生活,確實有點恐怖。
(光緒帝被囚禁在瀛臺,四周都是水,木橋一拉,便與外界隔絕了。)
不能隨便見后妃們,光緒帝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孤家寡人?也就罷了,關(guān)鍵是這?孤家寡人?還生活得十分不好。據(jù)給光緒看病的周景濤回憶,皇帝的書房不是一般的簡陋,椅子上的坐墊已經(jīng)磨破了也不換新的,跟他見過的江蘇巡撫端方的書房相比,簡直有天上地上之別。還有一次,要往天壇祭天,光緒帝穿的破鞋不合腳,走起路來?扭扭捏捏?,跟不上侍衛(wèi)的步伐,因而不得不請求侍衛(wèi)放慢腳步。
光緒帝在瀛臺過著逆來順受、麻木不仁的寂寞清苦生活。沒事干,他只好在那里讀書,記日記,寫大字,在岸邊散散步。太監(jiān)跟著,也沒有誰能跟他說得上話的。逢年過節(jié),瀛臺冷冷清清的,連一點生活的氣息都沒有。光緒帝就自己動手打掃房間,手拿著竹竿挑落大殿里的蜘蛛網(wǎng),然后再提筆寫幾幅春聯(lián),領(lǐng)著太監(jiān)貼在門框上。再然后,就盯著春聯(lián)看個不夠,看完春聯(lián),實在沒有啥事干,就呆呆地看落霞滿天。民間市井的爆竹聲傳來,他靜靜地聽著,一言不發(fā)。
2.在瀛臺敲鑼鼓發(fā)泄內(nèi)心郁悶,把袁世凱畫成烏龜
西安逃難回來后,光緒帝曾經(jīng)也很充實忙碌了幾天,到各廟宇燒香行禮,答謝祖宗神靈的保佑;接見外國公使,為當初攻打使館的行為致歉。但也就忙碌了那么幾天,就閑下來了,雖然擺脫了被罷黜的命運,但還是擺脫不了做傀儡的角色。
每天清晨,慈禧會派人來瀛臺接光緒帝到紫禁城,讓光緒陪他召見大臣,然后再把他送回去。召見的時候就是擺擺樣子,慈禧象征性地問他幾句,他也不敢多說,盡量迎合。有人說他?容顏憔悴,若有重憂,從來未見片刻開朗或偶一強作歡笑,謹言慎行,唯恐大禍隨時及身?,或是他那個時候的基本生存狀態(tài)了。
(慈禧太后,是光緒帝一生生活的陰影。)
陪慈禧臨朝聽政,也算他一天之中的高光時刻了,好歹能瞧瞧那么多人,不管咋說還是熱鬧的。但一回到瀛臺,大把大把的時間沒法打發(fā),該咋弄?他就向掌管宮廷演出活動的升平署要去了鑼鼓,在瀛臺敲打,以此打發(fā)時光并發(fā)泄心中的郁悶。據(jù)丁汝芹《清代內(nèi)廷演戲史話》記載,說清宮檔案中曾有這樣的話:?以后皇上如若要響器家伙等,先請旨后傳?,?萬歲爺那不準言語?。可見,光緒帝活得有多憋屈。
慈禧不把光緒帝當回事兒,下人們也就大多不把他當回事兒。慈禧喜歡看戲,按例,開演的時候先讓光緒身穿戲裝上臺,像演員那樣出場環(huán)步一周,據(jù)說這是模仿?二十四孝?中老萊子?戲彩娛親?的故事,給慈禧表達孝心的。當堂堂一個皇帝上臺弄這個,再怎么說也拉不下臉,光緒不愿意,在臺下嘟囔道:?這是何等時光,還唱得什么戲??一邊的小太監(jiān)聽了便大聲喝道:?你說什么!?光緒便急忙解釋:?我胡說,你千萬莫聲張!?
(瀛臺幽禁歲月,光緒帝大把大把的時間,無法在這高樓亭臺間打發(fā)掉。)
連個狗日的小太監(jiān)就敢對他這么橫,光緒帝內(nèi)心是該有多郁悶。之所以落得今天的下場,估計在他內(nèi)心里,還是那個戊戌變法中出賣了他的袁世凱所造成的吧。據(jù)傳,他無聊時,天天隨筆亂畫,畫鬼怪或烏龜,然后寫上袁世凱的名字,貼在墻壁上,再用指頭戳碎,然后再畫再貼。這也可見其對袁世凱的痛恨。
1913年,也就是光緒帝死后六年,陳寶琛以宣統(tǒng)師傅的身份,邀請陳石遺、力香雨、林琴南到瀛臺參觀,還看見當年涵元殿中的?黃幔四垂?,各配殿陳設(shè)如舊,只是?凝塵徑寸?,一派?凄寂無人?的冷落景象。
3.光緒帝在瀛臺最悲慘的處境,莫過于他的死
(光緒帝四歲入宮,最終死在宮中。一生郁郁寡歡,又死得不明不白,令人傷感。)
與生活的清苦與內(nèi)心的抑郁相比,光緒帝在瀛臺的悲慘生活的峰值,應(yīng)該是他在瀛臺的死亡。上百年來,中國史學(xué)界的主流意見傾向于光緒帝死于謀殺。人們普遍懷疑慈禧及其幫兇害怕光緒帝在慈禧死后掌握政權(quán),重翻前案,為此痛下殺手。
光緒帝的身體,本來自小就不怎么壯實,多病,脾胃虛弱,是小時候的狀態(tài);成年之后,又添了遺精的毛病,由于得不到很好的調(diào)理,病情越來越重。年輕的時候尚能堅持堅持,但隨后日見惡化,出現(xiàn)病入五臟、氣血雙虧的問題。到最后已是百病纏身,心悸、失眠、咳嗽、關(guān)節(jié)痛等,時常發(fā)生。
(最愛的珍妃被慈禧逼死,或是光緒帝精神崩潰的源泉。)
據(jù)清宮檔案記載,從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初夏起,光緒帝的病情就迅速惡化,御醫(yī)和從全國各地應(yīng)招前來的名醫(yī)均感束手無策,只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地敷衍著。十月初十日慈禧太后過生日時,光緒帝身體機能便迅速衰竭,病入膏肓。從此再沒離開過病榻;十九日起,便已經(jīng)不能進食了,很快陷入昏迷。二十一日傍晚,在瀛臺涵元殿逝世。
光緒帝的死,固然跟其精神狀態(tài)有關(guān)。他一生感情失落,政治失意,心情因此一直很壓抑;尤其是在瀛臺被囚禁期間,備受凌辱和虐待,孤立無援、坐以待斃,擔驚受怕的,珍妃之死的消息更足以讓他精神崩潰,這樣一來,就很難康復(fù)了。
(光緒帝出殯隊伍,百姓跪拜。他是否被謀殺,隨著他的下葬,流傳了上百年。)
此外,其雖然名為皇帝,但并不能享受很好的醫(yī)療條件。那時候,給他看病的醫(yī)生不少,但中醫(yī)跟西醫(yī)不同,每個醫(yī)生都有自己的治療方案,有的強調(diào)?補?,有的強調(diào)?泄?,有的使用寒性藥材,有的使用溫性藥材,醫(yī)生幾天一換,治療時斷時續(xù),不成系統(tǒng),再加上光緒皇帝警惕性很高,往往太監(jiān)端來的湯藥,他根本不吃,自然很難收到什么效果。
那時候,醫(yī)官給光緒開藥方時,會有多個筆帖式站在一旁執(zhí)筆等待,用黃紙謄寫,用真楷再寫兩份,裝入黃匣子,送進去給太后和光緒看。讓太后看,這就很有學(xué)問了。太后改不改藥方?太后能有好意?這或是光緒時常懷疑的。有一次光緒病重時,一個醫(yī)官寫好的方子中,將?腿后?的?腿?誤寫為?退?字,光緒帝十分驚詫地叫道:?我這?腿?上一點?肉?都沒有了,這不成其為腿了。?調(diào)閱原稿看后,見原稿中有?肉?旁,是筆帖式抄錯了,但光緒還是心中生了懷疑,置之一旁不問。
(此為正在建造的光緒墓。慈禧得知光緒帝病危,曾哭著說:?他的后事多未準備,他還沒有地呢!)
在光緒帝病重時,慈禧還特別傳上諭:?皇上病重,不許以丸藥私進,如有進者,設(shè)有變動,惟進藥之人是問。?這里所謂的?私進?,就是指醫(yī)官給光緒帝把脈時,遵光緒帝之囑,拿一些確實有效的丸藥給他吃,而不讓慈禧知道,但妙在?變動?二字,不說?好?,也不說?壞?,而說?變動?,那就是私自進藥。吃死固然要定罪,吃好也不行。因而有人就說慈禧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光緒胡亂吃藥,讓他慢慢死去,所以一定要開了藥方,由她看過。吃了那種蟲子蛀了的草藥煮的湯劑,她可能還從中挑挑毛病,醫(yī)官再改改,光緒的病自然不會好了。
(弄清光緒之死真相,或是后人對其瀛臺幽禁歲月的憋屈給以最好的交代。)
長期以來,光緒帝是被謀殺的,成了諸多史學(xué)家的共識。雖然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不少學(xué)者認為光緒帝是?正常死亡?,但近年來?正常死亡說?又被顛覆了,謀殺說又回來了。中央電視臺、清史紀錄片攝制組等四單位的專家歷時數(shù)年,運用高科技數(shù)段對光緒帝遺骨、頭發(fā)、下葬的衣物做了檢測,發(fā)現(xiàn)其中輔著有高含量的三氧化二坤(砒霜),由此確認,光緒死于急性中毒,應(yīng)為他殺。那殺他的最大嫌疑人,無疑是慈禧太后了。
如果真是這樣,光緒皇帝在瀛臺最慘的時候是他一生的結(jié)局了。
光緒帝是個想為自己的國家做些實事的皇帝, 可惜生不逢時。從小都被慈禧暗中操縱,軟禁,受盡精神上的折磨,年紀輕輕的卻不幸夭折,但是歷史上的種種蛛絲馬跡,光緒并非得病死亡,而是被謀殺喝毒藥致死?得出這一結(jié)論有 何 證據(jù),我總結(jié)了三點,供大家參考。 第一點,光緒死的太突然。光緒帝死的那一 天,光緒帝只有38歲,正是男人壯年的階段。 雖然光緒帝從小體弱多病體質(zhì)不佳,雖然他死 的時候也是有病,但是他的病并不是不治之癥,在病理上也不會突然導(dǎo)致死亡。根據(jù)皇宮 太醫(yī)的診斷也只是呼吸道感染疾病,不至于死亡,更不至于突然死亡。而且光緒帝的死亡前一天,他還頒布一道詔書,命令官員們在民間尋找有名的神醫(yī)治療他這個病,要是能治好 的,皇帝重重有賞!根據(jù)這個意思,光緒是知道自己的病情不至于突然死亡的,沒那么嚴重。
第二點,光緒的死和慈禧的死亡日期太近,只相隔一天。慈禧太后,在皇宮中尊享著高高在上的霸權(quán)地位,對待光緒那是百般折磨,甚至于精神摧殘。在光緒眼中的慈禧,那簡直是個瘋狂的惡魔!所以他和慈禧的關(guān)系非常僵硬。我們再說慈禧的病情,慈禧在當時年齡已經(jīng)七十二歲 了,因為年輕時有腸胃慢性疾病,再加上年齡 大了,得上了拉肚子和中風,病情加重,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慈禧知道自己的病情后,很是害怕,并且,從下人那里得知,光緒知道慈禧的病情在偷著樂,慈禧甚是惱怒說,我不能死在光緒的前面!從這里可以看出慈禧謀殺光緒有很大可能,她是要讓光緒先死然后自己再死,心機甚是毒辣!
第三點,事前安排的太到位,和事先安排好的一樣。在光緒死的當天,慈禧傳出懿旨,命載灃攝政王監(jiān)理國政,溥儀為皇帝,另外,溥儀是在光緒死的前一天接進宮的,同時載灃也是同一天被封為攝政王的。光緒死的前一天,慈禧把事情安排的好像是早都知道光緒要死,就等著光緒光榮的下地府了。
為什么說偏偏只有慈禧的嫌疑最大,而不是李蓮英,袁世凱和崔玉貴呢?下面我們來分析分析,首先李蓮英和光緒的關(guān)系感情都很好,光緒是李蓮英從小看到大的孩子,李蓮英看光緒受慈禧太后的虐待,感覺他可憐,所以李蓮英在一些事情上面經(jīng)常照顧光緒,光緒還曾親口說過一句話:沒有李安達,朕活不到今天!所以排除了李蓮英的嫌疑。
你會問會不會袁世凱? 很不好意思,可能性不大,因為沒有旨意袁世凱是不可以隨便入宮的,雖然他有野心,但是他也不會貿(mào)然進宮的。那么會不會是崔玉貴?答案:是的,崔玉貴嫌疑最大,但是他也是受人指使, 因為他還不敢親手殺死一個皇帝。并且他還曾受慈禧的懿旨處死珍妃,把珍妃推入井中。光緒肯定很恨他,因為光緒很愛珍妃。事情有可能是這樣,慈禧下了一個懿旨,讓崔玉貴用毒藥把光緒毒死。崔玉貴欣然領(lǐng)旨,著手去辦,很快把光緒給毒死了,慈禧知道這件事后,心算是放下來了。慈禧也好不到哪里去,第二天就得痢疾和中風嚴重,太醫(yī)束手無策慈禧斷氣身亡。
可憐大清朝最后一個想有所作為光緒,本想勵精圖治,卻沒有實權(quán),在政務(wù)上處處被慈禧擠壓,后是被慈禧幽禁在瀛臺。 光緒從小生活在慈禧的黑暗陰影里,他也是歷史上最為悲慘的一個皇帝。更是封建歷史的一個遺憾。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18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