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文化

      講述清末文人的12張宣傳畫:原來清朝才是甲午戰(zhàn)爭的最大贏家!

      大福讀史 2023-09-18 06:59:09

      《點石齋畫報》創(chuàng)刊于1884年5月8日

      ,終刊于1897年8月
      ,15年間一共刊行了4000余幅帶文字的圖畫
      。說起它創(chuàng)辦的契機
      ,還是因為中法戰(zhàn)事的刺激。要知道《點石齋畫報》的創(chuàng)刊地上海身處“門戶開放”的最前沿
      ,上海的士紳和民眾自然最能體會到軍事戰(zhàn)爭
      、外交談判、租界協(xié)議等對民眾生活的影響
      。所以
      ,記錄時事是《點石齋畫報》的最大亮點。令人哭笑不得的是
      ,《點石齋畫報》還有長于“報喜”而拙于“報憂”的壞毛病
      ,有時甚至達到了為粉飾太平而自欺欺人的地步。例如中日甲午戰(zhàn)爭
      ,明明是清軍屢戰(zhàn)屢敗
      ,但在文人的筆墨下卻成了戰(zhàn)無不勝。不知道他們想過沒有:既然清軍逢戰(zhàn)必捷
      ,為何他們卻被日軍從平壤城一路追到了鴨綠江畔

      下面就一起來看下《點石齋畫報》繪制的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畫報。

      高麗月夜大戰(zhàn)牛陣得勝圖(實則是臆想)

      中日兩軍的第一場陸戰(zhàn)是在成歡驛

      ,是全州通往平壤的重鎮(zhèn)
      。清將聶士成將2000余士兵分散(圖中打的是左字旗號)部署在成歡驛周圍的三處制高點,制高點之一有名為牛歇嶺
      ,或許是圖中臆想的火牛陣的來源
      。不久,清軍統(tǒng)帥葉志超自牙山轉移到了聶士成軍后方以為后援
      。此時
      ,日軍的3500名前鋒部隊也向成歡驛開來。成歡東西環(huán)山,北面五公里處有安城川河
      ,兩岸都是水網沼澤地
      ,河上有安城渡橋可供行人通行。橋南有村
      ,地勢險峻
      ,易守難攻。聶士成于此處設下了伏兵
      ,日軍受到驚嚇
      ,有20余名士兵掉入河中溺亡。稍后
      ,日軍大部隊開到
      ,控制了安城渡,抵達了成歡驛

      牙山捷報(中日兩軍并未在牙山決戰(zhàn))

      成歡驛的清軍和來犯的日軍人數(shù)相當

      ,且又占據制高點。日軍偵察后決定采用聲東擊西之計
      ,即佯裝攻擊牛歇嶺
      ,引誘聶士成率清軍主力前去增援,暗地里卻調集主力齊聚清軍主陣地月峰山
      。日軍炮兵使用的榴霰彈
      ,凌空爆炸之威力令清軍死傷慘重
      。戰(zhàn)不多時
      ,清軍陣地開始動搖。葉志超駐于成歡驛后方
      ,聞聽前線失利
      ,心中膽怯,按兵不動沒有及時派兵增援
      。見敗局已定
      ,聶士成遂率部突圍而出,匯合葉志超所部逃往平壤

      捉拿倭遂審問正法

      葉志超和聶士成之殘兵匯合后

      ,為了躲避日軍,他們選擇了繞過漢城
      ,沿著朝鮮東海岸抵達平壤
      ,行程計1000余里。時值盛夏
      ,清軍士兵沿途饑疲交加
      ,死者甚多。隊伍到達平壤時,已經不成建制
      ,蓬頭垢面的兵勇們個個衣衫襤褸
      。此時李鴻章派遣的左寶貴、馬玉昆
      、衛(wèi)汝貴
      、豐升阿四部已到達了平壤。見成歡敗兵如此慘狀
      ,士氣沮喪遂開始在軍中蔓延

      月夜大戰(zhàn)高麗平壤城

      葉志超到達平壤后向朝廷虛報戰(zhàn)績,謊稱成歡之戰(zhàn)擊斃日軍2000余人

      。清廷大喜
      ,遂命葉志超統(tǒng)領平壤城五部清軍。9月8日
      ,清軍完成平壤城守備
      。這時,清軍總計步
      、馬
      、炮兵約1.5萬人,野炮4門
      、山炮28門
      、速射炮6門,軍糧足夠全軍一個月之用
      。9月15日
      ,1萬6千余日軍兵分四路開至平壤,旋即對城池進行攻擊
      。這一次
      ,日軍再次使用對步兵殺傷力極強的榴霰彈,彈丸在清軍陣地凌空爆炸
      ,使躲藏在堡壘內的清軍死傷慘重
      ,敗兵紛紛棄堡而逃,平壤城的牡丹臺就此失陷
      ,清將左寶貴戰(zhàn)死
      。葉志超聽聞牡丹臺失守以及左寶貴陣亡的消息后,再次喪失斗志
      ,于當夜9時冒著傾盆大雨再度棄城逃亡
      。經此一戰(zhàn),日軍了解了清軍的脆弱
      ,更堅定了將戰(zhàn)爭擴大到清國本土的決心

      朝鮮水戰(zhàn)得勝圖(海戰(zhàn)失利)

      平壤失陷當天,清朝北洋艦隊奉命護送劉盛休銘字軍4000人以及武器輜重趕赴朝鮮增援。日本聯(lián)合艦隊獲悉北洋艦隊出動

      ,遂搜而來
      。17日中午,兩國海軍相遇
      ,激戰(zhàn)旋即爆發(fā)
      。5個小時后,海戰(zhàn)結束
      。北洋艦隊損失“超勇”
      、“楊威”、“致遠”
      、“經遠”
      、“廣甲”5艘,失去了鄧世昌
      、林永升
      、黃建勛、林履中5位優(yōu)秀的管帶
      ;日本聯(lián)合艦隊無一艘被擊沉
      ,但有5艘戰(zhàn)艦受重傷。

      葉軍門水陸連捷圖(臆想)

      在葉志超的帶領下

      ,清軍各部紛紛棄城而逃
      。殊不知日軍早已在清軍的必經之地設下了埋伏?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傆嬘?000余清軍或被日軍射殺
      ,或自相踐踏而死。葉志超僥幸逃脫后如驚弓之鳥
      ,狂奔500里
      ,一口氣渡過鴨綠江才停下腳步。

      朝鮮恢復(日軍已逼近鴨綠江)

      平壤戰(zhàn)役結束后

      ,日本信心大增,制定了南北兵兩路同時入侵清朝的作戰(zhàn)計劃
      ,即第一軍團越過鴨綠江攻入遼東
      ,第二軍團待第一軍團牽制鴨綠江方面的清軍主力后,再在聯(lián)合艦隊的配合下登陸大連灣
      ,奪取旅順口要塞
      。然后兩軍匯合,占領東北南部地區(qū)
      ,為下一步直隸決戰(zhàn)創(chuàng)造條件
      。此時清軍集結在鴨綠江防線的兵力共計3.4萬人,但清軍屢戰(zhàn)屢敗之下斗志全無,加之前線右翼總指揮宋慶和左翼總指揮依客唐阿爭權
      ,最終導致了鴨綠江防線的失守

      鳳凰城埋伏地雷宋宮保大勝摩天嶺

      鴨綠江防線崩潰后,清軍分三路向后敗退

      ,左翼依克唐阿退往寬甸
      、右翼豐升阿退往岫巖、宋慶退往鳳凰城
      。鳳凰城是沈陽至平壤的交通孔道
      ,城防工事堅固,宋慶本想憑城據守
      ,無奈清兵士氣不振
      ,只能棄城退往摩天嶺。隨后
      ,日軍第一軍團兵分兩路直指奉天(沈陽)
      ,其中的一路即由摩天嶺進犯。此時旅順吃緊
      ,宋慶奉命率軍支援
      ,守備摩天嶺的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聶士成。他利用摩天嶺山高路險的地形設疑疲敵
      ,接連重創(chuàng)日軍
      ,穩(wěn)定了摩天嶺的戰(zhàn)局?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删植康膭倮⒉荒茏笥艺麄€戰(zhàn)局
      。不久,旅順口失陷
      ,第二軍團抽調了兵力趕來支援第一軍團
      ,遼東的戰(zhàn)局終于徹底崩壞。

      威海衛(wèi)大戰(zhàn)得勝圖(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1894年11月22日

      ,旅順失守
      ,日軍又將目光對準了北洋艦隊另一巢穴威海衛(wèi)。威海衛(wèi)的正面防衛(wèi)極其周密
      ,至日軍進攻時
      ,共有各種炮臺二十三座,大小火炮一百六十余門
      。此外
      ,還有各種水雷240余個。但由于遼東戰(zhàn)事吃緊
      ,清朝并未在山東半島投入過多的守備
      ,其漫長的海岸線僅有1.7萬兵丁把守
      。1895年1月19日,日軍于榮成灣登陸
      ,攻陷了威海陸上據點
      ,北洋艦隊陷入重圍。2月11日
      ,北洋艦隊覆沒

      迎迓李傅相(日本人不可能卑躬曲膝)

      清軍在遼東戰(zhàn)場屢戰(zhàn)屢敗以及威海衛(wèi)的失陷,使清政府頓起兵臨城下之感

      。于是
      ,清政府只好請求各國駐華公使出面調停。此時的日軍經過近半年的作戰(zhàn)
      ,后援和交通狀況都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很怕列強會武力干涉,遂同意了清政府派員談判的要求
      。1895年1月
      ,清朝全權談判代表張蔭桓抵達日本,雙方磋商未果
      。2月19日
      ,清政府又任命李鴻章為全權談判代表赴日本下關和談,并于4月7日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劉軍門鎮(zhèn)守臺灣黑旗兵四海聞名

      日本在《馬關條約》中獲得的巨大利益震驚了西方列強

      ,在俄國人的牽頭下,俄
      、法
      、德三國聯(lián)合從外交和軍事上強硬要求日本放棄遼東半島。日本自知無力對抗俄國艦隊和法國艦隊
      ,只好做出了永久放棄遼東半島的決定
      。1895年5月10日,除了日軍第二師團和第四師團主力留下?lián)G宄r付的軍費外
      ,其余部隊大部返回本國
      ,小部分開往臺灣。臺灣軍民不愿接受殖民統(tǒng)治
      ,他們在援越抗法戰(zhàn)場上屢建奇功的老將劉永福的統(tǒng)帥下
      ,與登臺日軍展開了周旋。

      劉永福鎮(zhèn)守臺南會同生番大勝

      臺灣軍民抗擊日軍侵略

      ,遠比遼東戰(zhàn)場來的慘烈。在保衛(wèi)臺南的作戰(zhàn)中
      ,劉永福率領的抗日軍因得不到補給而彈盡糧絕
      ,只能靠野菜和田鼠肉充饑
      。后來,雖然島上大規(guī)模的反抗被日軍平定了
      ,但小規(guī)模的騷動卻一直持續(xù)到1916年
      ,使日軍付出了近萬士兵的死亡代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

      ,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
      ,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29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
      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也沒加入八路軍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也沒加入八路軍,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也沒加入八路軍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onerror="nofind(this)" >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png" alt="同意3個條件就退兵 崇禎當初為啥寧死不應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onerror="nofind(this)" >
      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第1個僅有17人
      ,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
      眾所周知
      ,百家姓是中國孩童的啟蒙讀物,對于教育有著卓越的貢獻
      。百姓一詞既是表明中國姓氏之多
      ,也是對于天下蕓蕓眾生的統(tǒng)稱。時至今日
      ,中國的姓氏何止百姓之多
      為何魏忠賢剛被殺
      ,明王朝就垮了 因為魏忠賢不把手伸向此種人
      縱觀明末和清末的情景,在清末
      ,維新派與守舊派相爭
      ,先進科技的引進逐漸成了必然,但皇權依然是至高無上
      ,而清末的道光
      、咸豐、慈禧面前來勢洶洶的列強
      ,不平等條約簽了一個又一個 ,明王朝就垮了因為魏忠賢不把手伸向此種人.png" alt="為何魏忠賢剛被殺,明王朝就垮了 因為魏忠賢不把手伸向此種人" onerror="nofind(this)" >
      劉備為何要傍上中山靖王
      ,硬說是他的后人而不提劉邦 這點是關鍵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蜀漢主公劉備,早年只是個賣草鞋的小販
      ,日子過得很清貧
      ,放到現(xiàn)在估計會被人嘲諷一句屌絲。但劉備卻從不為自己的窘境所自卑
      ,常說自己是皇叔
      ,是中山靖王之后。那么 ,硬說是他的后人而不提劉邦這點是關鍵.png" alt="劉備為何要傍上中山靖王
      ,硬說是他的后人而不提劉邦 這點是關鍵"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