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已經聊過了蜥蜴人馬斯克、地底人希特勒,以及月球的三眼星人。
有些讀者朋友有些困惑,怎么陰謀論全在國外?我國就沒有什么神秘的未解之謎么?
所以這次,就跟大家聊聊古中國神秘的時空穿越者以及時空飛船的故事。
中國歷史上的未解之謎,大部分都記載于野史雜談之中。
如果讓現(xiàn)代人以當今知識去分析歷史事件,有時候只能一頭霧水地跑出來。
例如,在我國的古籍《三國志·吳書·孫皓傳》中的一節(jié),發(fā)現(xiàn)就曾有火星童子的穿越預言事件。
后人根據(jù)文字講述所繪
公元260 年(三國時期)的某一天,吳國的一群小孩正在玩耍,突然出現(xiàn)一個長相詭異的小孩,大約1.2米,穿一身綠衣服,過來與他們一起玩。
他們很奇怪,問:“你丫誰???”
這個小怪孩突然眼冒金光,閃閃發(fā)亮,說道:我不是人類,來自火星(熒惑星),我來是給你們傳個話,未來三公歸于司馬。
這信息量太刺激了,小孩們聽完都嚇壞了,慌忙叫家長來看。不一會兒便人山人海,都圍過來看怪童。
只見這個火星男孩說:信我傳了,我要走了。
往天上一蹦,就開始強勢升天了,在空中留下一條噴火氣浪,非??帷V涣粝聡^群眾張著嘴看著空空如也的天空。
熒惑星,火星在中國古稱“熒惑星”,這是由于火星呈紅色,熒光像火,在五行中象征著火 ,它的亮度常有變化。
這個事在吳國傳得很廣,果然4年后蜀國滅亡,6年后魏國被司馬家篡位,21年后吳國被司馬家滅掉,司馬家制霸中國,怪童預言成真。
但火星童子是如何理解到未來發(fā)生的三國晉統(tǒng)一的呢?
經過我和朋友的討論,這個火星童子或許是來自未來的穿越者。
發(fā)生在三國時期的火星童子是穿越回去,并預言了當時漢末三國的朝代走向。
而歷史上還有兩位神人,一直有人認為他們就是從時空穿越回來的,或許預言了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大方向。
日月當空,照臨土下?!皶住眤hào,同照,武則天稱帝前的名字,意指日月凌空,普照大地。武則天,閨名武照。
那就是袁天罡和李淳風,兩位的著作就是人盡皆知的《推背圖》。但世人皆知袁,李二人的《推背圖》,不知李淳風的另一部神作《藏頭詩》。
有諺語道:“伯溫燒餅歌,李淳風藏頭詩?!?/strong>
唐太宗貞觀七年(公元634年),唐太宗李世民與臣子李淳風在大興宮中散步。
李世民請教李淳風唐朝未來的走向,其對話被史官記錄在典。
其中有這么一則對話,李淳風在預測了“武曌篡唐”之后,太宗皇帝想知何人可以平定此亂。
(武曌就是武則天)
后人的解讀或是狄仁杰協(xié)助李顯復唐,或是張柬之等人發(fā)動政變。
但在我看來,開豆腐店的文曲星,或有其人。
比如說參演過《頭文字D》的周杰倫。
周杰倫首先就是個 “文曲星”,他是亞洲頭號歌星。
而周杰倫在劇中飾演的藤原拓海,更是 “生于賣豆腐之家”,而藤原拓海在被茂木夏樹綠了之后, 一路向北,不翼而飛。
這足以給人巨大的想象空間,周杰倫是不是與李淳風有某種關聯(lián)?
但這也僅僅是關于中國古人時空穿梭的陰謀論推斷罷了。
除了時空穿梭者之外,野史中也記載過許多神秘黑科技。
比如說晉代《拾遺志》中記載,堯有能登上月球的“貫月槎”。
晉代《博物志》中也記載:當時總有來歷不明的“槎”停在海邊,每年八月停泊一段時間就走。
有膽大的人上了浮木,會被帶到牛郎織女的住處,旅途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覺盡夜”。
而宋代《太平廣記》中記載:晚唐時,皇家得到了一個“嚴遵仙槎”,放在麟德殿中,16米多長,聲如銅鐵,不知道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金剛不壞,不腐不銹,可以穿梭在各個星球之間。
參考,戰(zhàn)錘40K中的飛船
這一切,究竟是古代時空穿梭者的證據(jù),還是古人對于時空、未來的一廂情愿,這個就不得而知了。
但我們知道的是,在古代中國,有很多極其駭人的黑科技還會帶給當時社會一些實質的技術工藝。
我突然發(fā)現(xiàn),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失傳的技術工藝,而以如今的工藝水平似乎都只能將將達到。
如果以現(xiàn)代人的角度去回顧歷史,大部分人都會認為,古代社會生產落后,生活水平較低。
相較于當今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科技飛速發(fā)展。古代社會難道真是我們所認知的落后社會么。
這些工藝逆天的技術會不會是歷史上那些穿越者捎帶回去工藝呢?
殊不知,這些中國古代逆天的文物,如今就存在于各大博物館內。
比如說在1978年2月底,湖北隨州發(fā)掘出了一座戰(zhàn)國后期古墓,而古墓里出土的一些文物顛覆了當時考古學界的認知。
曾侯乙編鐘,2400多年前的樂器,和現(xiàn)代的鋼琴原理一模一樣。
樂器有五個八度,12個半音,這叫 “十二平均律”;只有當時的工藝者具有極高的數(shù)學造詣才可以設計出來。
西方1630年才設計出這個 “十二平均律”。
而鋼琴起源于18世紀的歐洲,而戰(zhàn)國時期的曾侯乙編鐘不知比西方早了多少年。
1997年10月,三星堆博物館在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東北角建成開放,而其主題三星堆文化,是我國古代眾多古老文明河流中的一脈。
這個博物館也特別狠,就是如果你喜好神秘學,你必須得去這個博物館看看。
三星堆文化也是眾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難以解釋的,特別是出土的一些面具有著怪異奇特,富有科技感的造型。
銅戴冠縱目面具,中間翹起的一角,猶如一根天線。
二號祭祀坑出土的銅縱目面具,從其造型來看,我想到了千里眼、順風耳。
有人就覺得這兩個面具具有一定的聯(lián)絡能力,有沒有可能是神秘的三星堆文明用來接收信號的通信面具呢。
僅憑我們現(xiàn)在所掌握的有限史料難以佐證。
最近,我有個朋友給我推薦了一個首都博物館的關于古代黑科技、時空穿越的展區(qū)。
如果你搜索首都博物館,很難得到類似信息。
這個神秘展區(qū)在首都博物館的B1層,有多神秘呢?這么說吧,我9月25號下午三點去的首博,還得專門靠朋友帶才能找到這個地下展廳。
你們找不到路,可以后臺留言拍照問我怎么走
據(jù)我朋友提供的資料稱,這個展區(qū)有單獨的五個時空艙,展覽過程中用的科技很多都是在隱秘測試的階段。
由于我們是溜進來的,所以人特別少,有種選擇副本的感覺
我進入的 第一個時空艙,就叫 “神明與禮制”,或許就和我們上述所說的三星堆的黑科技有關。
得先說為什么古人選擇青銅器作為陪葬的首選。
一、從當時的科技水平來看,青銅較易使用。
二、古代中國用青銅器作為中國“禮制”的重要載體。
如果觀察春秋時期的墓穴,古人下葬會選擇青銅器作為陪葬,墓內空氣濕度小,青銅器就具有一種“永恒”的符號,可以防腐數(shù)千年之久。
這里則對應的是中國古人高度發(fā)達的神明禮制以道德規(guī)范了基礎的社會默認守則。
古人就希望通過賦予青銅器“獰厲之美”,將生命理想寄托于超自然的權威力量,讓集體社會得到神明的指引。
這個時空艙有個極其特別之處,里面的文物IP是流動的,它會告訴你文物在歷史中的演變,讓你知道時空穿越所言非虛。
數(shù)字影像技術,通過數(shù)字成像,可以看到青銅器的演變
然后我逛的 第二時空艙,就比較歷史書了, 主題是理性與秩序。
回顧一切歷史,總會有兩個永恒的主題: 戰(zhàn)爭與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統(tǒng)一六國,自稱“始皇帝”。在廢除分封制之后,加強中央集權。
在文化與經濟方面,秦始皇有著相當長遠的眼光;統(tǒng)一全國的度量、文字、貨幣,建造最早的交通網(wǎng)絡,有人覺得“馳道”就是古代版的鐵路網(wǎng)絡。
在這個時空艙里,有一個比較魔幻的地方,就是這里可以通過數(shù)字影像技術,近距離接觸到兵馬俑,它會通過光影呈現(xiàn)一個事實——兵馬俑本來是有色彩的。
但如果你站在正中央,能獲得一副有些哲學的畫面,“啊,乖乖站好”。
仔細甄別秦始皇兵馬俑坑中的千人千面兵俑
第三時空艙,叫匠心與技道。在這個展廳里,我能直觀感覺到中國古代科技的荒謬與費解,很多發(fā)明都極度超前,甚至在歷史邏輯里,你似乎都無法用“生產價值”來衡量。
其中一個好玩的項目,讓我夢回小時候逛科技館的感覺,項目叫“高山流水”,就是你用手在空中彈琴,機器捕捉到你的三下彈琴動作之后,就能給你彈一首《廣陵散》了
路過,看到了騰訊的手辦,我問工作人員:“這多少錢啊?”,工作人員回答:“不賣。”,然后我又問:“那我能直接拿走么?”,工作人員把身子轉了過去。
這個時空艙中最值得說的就是這件素紗襌衣(“襌”音dān)的互動項目。
西漢直裾素紗襌衣,國家一級文物,于1972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現(xiàn)藏于湖南省博物館
凝結了西漢時期高超的紡織技術的“襌衣錦裳”,這件凈重僅49克的絲衣,是現(xiàn)代技術無論如何都無法仿制的, 一件黑科技成品。
很費解當時的紡織者如此地追求重量的目的是什么?你很難解釋它存在的意義,仿佛就是單純?yōu)楹笕肆粝乱粋€歷史性謎團,或者是一種科技炫耀。
這個互動項目有趣的地方是你要是做出動作,這件素紗襌衣也會跟著動,不過建議別兩人一個起動,會出現(xiàn)鬼畜bug。
一個小孩,開始整活了,希望這件素紗襌衣沒事。
第四時空艙則叫風骨與氣韻,它并不陰謀論,但我感覺這個艙很適合家庭來玩。
這個展區(qū)展示的是詩詞、書法、繪畫,里面值得推薦的是一個叫作 “曲水流觴”的項目。
就是你可以通過地面交互影像空間,在擬真的河渠中,把酒杯撿起來,然后地面就會隨機出現(xiàn)一首詩,感覺有親子互動內味了。
還有書法臨摹,人工智能教書法,小孩子不會寫字不用抽他了,直接把他關在這個時空艙關一個下午。
最后一個時空艙叫“交流與融合”,這個是我本次獵奇探索的重中之重,徹底為我解答了這個展區(qū)存在的意義。
這個時空艙講述的是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融合。
因為我們知道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從文化心態(tài)上講就是寬容自信,但從外交策略上,也有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不懈努力。
張騫出塞
在第五時空艙數(shù)字影像,能聽到“大漠駝鈴聲”在環(huán)繞,還能隱約看到絲綢之路上的駝隊在運貨,可以說是早期的快遞雛形。
其實歷史中很多陰謀論,或者說未解之謎,本質是因為古代通信技術,或者說信息儲存技術不發(fā)達,導致許多文物的真相掩埋在了風沙中,讓我們看著玄而又玄。
而這次文物的時空漫游展的主辦方,可能經驗豐富的老讀者也猜出來了,是騰訊。
主辦方還邀請青年歌手、演員王源成為展覽的“首席推薦官”,向年輕人傳播展覽,鼓勵青少年群體了解更多文物背后的故事。
關于這次展,我給大家的建議就是國慶可以一家子人去看看,還是挺好玩的。
古人時空穿越,那或許是現(xiàn)代人興趣般的幻想,但這個展覽中的五個時空艙的來回體驗,卻讓我們接近了歷史的真相。
點擊文末海報,立即預約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42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用發(fā)展的眼光看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