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播放鍵收聽本文語音版1中國古籍中的"神"字,內(nèi)涵相當豐富,既包含有"超自然力",人們難于預測、駕馭者謂之神,如《易》曰:"陰陽不測之謂神",又日:"唯神也,不疾可速,不行而至。"
又有精氣等謂之神,如"子曰:‘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世?!?
又有"圣人之精氣謂之神,賢智之精氣謂之鬼。"
還有長生不死者謂之神,如《家語》曰:"不食者,不死而神。"
可見"神"既包含先天神靈,也包含有精氣之神和希求不死之愿望。
道教謂老而不死曰仙。漢末劉熙所著《釋名》一書解釋: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葛洪說:若夫仙人,以藥物養(yǎng)身,以術數(shù)延命,使內(nèi)疚不生,外患不入,雖久視不死,而舊身不改。茍其有道,無以為難也。鐘、呂認為,所謂仙與人的分野,在于陰陽狀況的不同。純陽而無陰者,仙也;陰陽相雜者,人也。負陰抱陽而為人也。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未知世界被探知了。很多人因此認為"神""仙"并不存在,然而,"神""仙"是否存在并不能以此來判定。相反,我們看到的是,一些人不了解"神""仙"的含義,也并不清楚道教的教理教義。
每每進入宮觀廟宇,大殿前必見碩大的橫幅—"有求必應",另有"神光普照"之類的字樣,大家再也熟悉不過。我們也曾見過,在莊嚴的道教宮觀里,無數(shù)的人在爭相叩拜、焚香祈福,有的甚至炒作"燒高香"、"頭柱香"的概念,因此頻頻聽聞有幾十萬一把的"天價香"為人搶購。
圣誕節(jié)日出售的香火少則幾十,多則幾百,皆被信眾搶購一空,有些道觀清凈地,往往風生水起、人頭攢動,一派繁榮景象。
2如今宗教如此熱門,除了信道者的素有善緣和信仰回歸,也許意味著很多人早已解決溫飽,開始有點精神世界的追求,因此開始有了信仰,真心也罷,有所求也罷,至少還算是信仰。這點很好。
然而,當我們看到觀里長長的跪墊上擠滿了叩拜的人,宮觀香煙繚繞,所有信眾似乎口中念念有詞、祈求神靈保佑,我們不禁會問:古往今來,神靈到底保佑了誰?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我們一直在求索。
有的為了溫飽,有的為了精神追求,有的為了裝點門面,有的為了滿足私欲,然后,不約而同地走入宗教信仰這條道上來。其實,所謂宗教信仰,是一種心靈和行為的自我約束,因此,當我們大談特談修行、開始虔誠膜拜那些高高在上的神靈時,我們似乎忘記了修行的初心,因為修行的真正意義,在于心靈的自我救贖,是一種徹頭徹尾的自我解剖過程,而并不在于形式。當我們心中擁有信仰并不斷身體力行、純凈身心時,所有的神靈都是你的護法。
擁有信仰是一件極其可怕的事情,因為擁有真正的信仰,就意味著我們必須從頭到尾地改變,必須拋棄所有陋習,必須用一些嚴苛戒律約束自己,因此,剛開始,也許熱情極高,但難以持之以恒。這是一個從外到內(nèi)再到外的蛻變過程,這個過程往往是痛苦的。
3對于神靈的信仰和膜拜也會經(jīng)歷從相信到懷疑到深信不疑再到萬法皆空的過程。起始階段,我們往往相信神靈,并頂禮膜拜,渴望能得到神靈的賜福,保佑自身平安無虞;當我們擁有了信仰之后,原本以為通過皈依玄門便可以使自己的仕途順遂,然而,一段時間以后才發(fā)現(xiàn)我們依然會遭遇很多坎坷,這是便開始懷疑神靈,甚至產(chǎn)生這樣那樣的想法;再進一步,當我們明白了通過修正言行、行善布施、放生積德等方式可以改善自己的命運時,便身體力行,發(fā)現(xiàn)果然如愿以償,命運得以改善,這時的我們可能又開始對神靈堅信不疑,并立志苦修。
不過可惜的是,以上這些階段也許只是修行的初級法門,畢竟尚未脫離世俗觀念,修行的目的還是為自己謀求利益,也就是說,還是執(zhí)著于自我,并未放下。這個階段最為關鍵。到了下一個階段,就是修心的階段,這個階段通常需要學會放下,放空。放下和放空,說白了就是清凈、去欲,通常唯有大修行人方能做到。
《清靜經(jīng)》云:"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這里說的是自修的法門。要把一切"觀空"豈是一般人所能做到?一般人盤腿坐下,閉上雙眼,大腦中萬念俱生、千絲纏繞,這些都是欲念。而要擯除這些欲念,須經(jīng)過長期的"觀空"練習,否則就算靜坐一天,也未必能入"真靜"。既入不了真靜,修煉丹道無從談起。
從神靈信仰到自我修煉是一個奇妙的過程。神靈存在于虛空,移動以光速,非凡人可見。然而,神靈是否真的能保佑人嗎?又或者說,當我們?yōu)闈M足自身需求而求助于神靈之時,神靈真的會幫助我們嗎?鄙人認為,唯有我們放下私欲、不起貪念之時,神靈才會保佑我們。
4神靈是普濟眾生的,若一個人放下私念、分別心、為蒼生祈福之時,心便純凈了。當內(nèi)心虛靜之時,往往身上會散發(fā)出一種特殊的能量,與神靈世界的能量同氣相求,最終達到天人合一,唯有此時,所作必成。這就是天道,人道謀私,天道求公,唯有心懷天下,才能與天道能量場相通。這種感應,絕非通過燒香磕頭能達到。
普通信眾自然不知其中道理,不過,至少其叩拜祈求的那一刻鐘,心是相對寧靜的,也會偶爾感應神靈,擁有奇妙的體驗。當然,如果本身戾氣、私欲、貪心很重,卻以重金購買香火貢品供奉神靈,祈求神靈保佑其獲得更大的發(fā)展,這其實就是賄賂神靈。既然已經(jīng)成仙成道,已經(jīng)修得空無一物,又怎么可能會貪戀那一點香火貢品而違背天意幫人呢?若真是靈驗了,真正在幫你的必定不是仙道,充其量也是那些充滿欲望的魔道眾生罷了。
所以,悟道修行也好,無任何信仰也罷,只需放下,放下的越多,我們就越接近大道。正如道祖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所說的,求之不得。唯有不求,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得道神靈的護佑。而真正護佑自己的,也許不是神靈,而是自己那顆修空了心。
道教的神仙信仰,概括而言,就是對自然界一切神秘的力量,以及人世間一切至真崇高的人行品德的尊崇,實際上也是對于"真、善、美"的追求。
我們要理解什么才是本真的神仙,要學神仙,努力去做好自己,發(fā)揚神仙的精神,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這才是神仙信仰的根本的本質的意義?。?/p>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48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