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文學
原本這種鄙視鏈只是存在于民間
然而
中國作家垃圾論
顧彬認為
在他看來
至于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懂
,是不是大家都喜歡看,甚至是不是他寫出來的東西是能夠被當權者所允許的,顧彬認為,這些都不應該是一個好的作家應該考慮的問題。他認為一個好的作家
,如果在提筆寫作的時候,要考慮到這些諸多問題的時候,他就不再是一個純粹的作家了,他寫出來的東西也就算不上是純粹的文學了。這也就是顧彬堅持認為
,中國當代的作家都不純粹了,甚至都是垃圾的根本原因。他從骨子里就認為這些作家這么瞻前顧后地寫作,是完全不正確的。顧彬的真實想法
不過,在各大媒體對顧彬的中國作家垃圾論大肆宣傳了之后
,顧彬卻感到有些委屈。他說,自己其實并不是一棍子打死一船人,他并不是覺得中國當代所有的作家,無一例外地都是落后作家,都是垃圾。其實現在的作家里也有一些人
,十分純粹,比如他現在就很欣賞余秀華的詩歌。他認為余秀華的詩歌寫得很有生活氣息,完全取材于生活,卻能夠把平凡的生活,通過她自己的豐富想象力和浪漫主義的感情,寫得又浪漫又詩意。顧彬認為這就是他心目中真正純粹的作品,和真正純粹的作家。而且他也指出
,雖然他點名稱余華和莫言是落后作家,但是其實他也并不是從一開始就覺得這兩個人不配當作家。其實在他們的寫作初期
,作品還是很好看的,也很符合他所認為的純粹的標準,但是只是在后來,這二人的作品逐漸變了味,他就認為他們倆不再像從前那么純粹,成了落后作家了,其實他曾經也是很欣賞他們的。誠然
,余華和莫言,在寫出自己的巔峰作品之后,確實都進入了下滑期,作品質量確實也不如從前。如果聯系到顧彬的前因后果,確實不難看出
,他的真實想法其實并沒有很極端和偏頗,也并不是專門對中國作家有歧視,只是就事論事而已。寫故事真的不好嗎
然而
,雖然德國漢學家顧彬的中國作家垃圾論其實只是一個斷章取義的誤會,但是其觀點中的一句話不禁讓人有些難以接受。他認為余華和莫言墮落的根源
,就在于他們在寫故事,寫小說。他認為寫小說就是在刻意迎合大眾的喜好,是在向讀者諂媚。他認為真正的文學是藝術性的,而小說在他的眼里正是不具有那么強的藝術性的
,也就是他所說的落后,不那么純粹。所以
誠然現在的諾貝爾文學獎都似乎更青睞非小說類型的作品
然而其實小說現在仍然是被文學所需要的
其實和詩歌一樣
其實真正讀得懂詩歌的人
,在這個世界上可以說是少之又少的,就算是讀得懂的,也未必次次都讀得懂或者是愿意去多想一下來讀懂。而小說卻是男女老少都能夠很輕易理解的一種文體
而倘若寫成詩歌
,可能會讓人更加一頭霧水吧。這就是小說的力量和作用,這也是其他看起來高大上的文體所不能替代的地方。純粹文學還是通俗文學
其實小說象征的就是通俗文學
,是老百姓最能看得懂,也最常接觸的文學但是你們在鄙視通俗文學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那些看通俗文學的人
有多少人是因為看通俗文學,才慢慢愛上了文學的
這就是通俗文學的力量,它看起來很庸俗
其實
不要以為你寫了很多人愛看的東西
不是只有拿了獎的
小結:
顧彬理解的文學是純粹的,是只有美感就夠了的
中國的文學是扎根于群眾的
文章來源于網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68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家業(yè)被付之一炬" rel="prev">
臨終留著名遺囑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png" alt="同意3個條件就退兵 崇禎當初為啥寧死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