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所說的,大家一定很感興趣,古代皇帝所賜的“免死金牌”,真的可以免死嗎?在很多的影視作品當中,往往會有一些大壞蛋蛋,是壞事做盡,當皇帝或者是官府準備將其處死之時,這大壞蛋啊,就從懷里掏出一份鐵劵,大聲的喊道:“我有免死金牌,誰敢殺我”?可謂是理直氣壯。結果大壞蛋逍遙法外。那么,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免死金牌”真的有這么大的作用嗎?
其實,“免死金牌”只是民間的一種叫法。在古代歷史上最為官方的叫法是丹書鐵券,最早興于漢代,據考證,是漢高祖劉邦榮譽出品,漢高祖劉邦建立大漢王朝后,為了籠絡開國功臣,將自己的誓言以及被賞賜者的姓名和功勞,用丹砂書寫在鐵劵上,裝在金匣里藏于宗廟之中,以示自己絕不會辜負功臣。但此時的丹書鐵券,并沒有免死的特權,只是皇帝誓言的憑證。
到了南北朝時期,丹書鐵券漸漸地演變成了具有免死功能的鐵券,免除死罪的次數在三次以內。北魏時期,孝文帝為宗親、近臣頒授丹書鐵券十分的頻繁,甚至有些大臣有點小小的功勞,就向孝文帝討要丹書鐵券。西魏統(tǒng)治者曾用密賜丹書鐵券的方式,拉攏敵國的將領。
隋朝時期,鐵券上的文字開始用金填寫,所以又稱金書鐵券。到了唐朝時期,丹書鐵券的免死次數開始增加,甚至受賜者的子孫,也可以免死1到3次。公元896年,吳越王錢镠討伐董昌有功,唐昭宗授于錢镠丹書鐵券,鐵劵上清楚的寫到:“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意思是說:錢镠可以免除九次死罪,錢镠的子孫后代,也可以免除三次死罪。
到了明朝時期,朱元璋對丹書鐵券的頒賜,制定了一套完備的制度,共分為七個等級,依次頒賜。朱元璋還在丹書鐵券上加了四個字,巧妙的把鐵券的最終解釋權,又收回到皇帝的手里。這四個字就是“謀逆不宥”,意思是說,謀反的大罪不免死。
朱元璋想讓誰死,那誰就是謀反,有丹書鐵券也不好使,老朱活脫脫的就是一個閻王爺。朱元璋曾頒賜李善長丹書鐵券,但最終李善長以及全家70多口還是被朱元璋給砍了。明末崇禎皇帝朱由檢曾給魏忠賢的侄子魏良卿頒賜鐵券,魏良卿結果還是被崇禎皇帝殺了。
所謂的“免死金牌”,只是皇帝對臣子們的承諾、誓言和獎賞,一旦臣子們侵犯了皇權的利益,這種承諾和誓言就不復存在。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77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斛珠夫人》男主是誰 是方諸還是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