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大多時候聽起來富麗堂皇,但往往都是政治的犧牲品。為了利益,公主結婚的對象哪怕是年齡相差很多也必須忍受。李世民就曾把女兒下嫁給50歲的尉遲恭,但尉遲恭惶恐拒絕,甚至還連忙辭了官,后來,回想起來這件事情的時候,他說:若答應,自己一定會被滅族。
歷史上把公主娶進家門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那么為什么尉遲恭會如此抵抗李世民的這場聯姻,并且說出答應就會被滅族的話,可見這并非尋常的原因,那么李世民又是如何想的?背后又有怎樣的典故?
1、尉遲恭與公主
自古以來,尋常家庭能夠娶到公主意味著兩件好事,一件事情是對于注重血脈的古人來說,自家會擁有皇家血脈。其次,這個家庭很有可能憑借這個公主的身份在某些時刻變成一塊免死金牌。
不過這件事情也是一把雙刃劍,公主下嫁并非都是好事,尉遲恭就面對了它的負面影響。首先,皇帝愿意把自己的公主下嫁給大嬸,說明對大臣的賞識,除此以外,就是想要聯合大臣的勢力。
能夠說明皇帝是出于賞識的前提是皇帝誠心誠意想要把公主下嫁給這位大臣,但是當公主下嫁事件變成了一種試探,那么這件事的影響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故事主人公除了尉遲恭以外就是皇帝李世民,作為唐朝第二代皇帝,他被人們稱為天可汗。
歷史上李世民是一個明君,同時也是一位女兒奴。據歷史資料參考李世民的女兒有21個,對他們每一個人都十分寵愛。既然是一位十分寵愛女兒的皇帝,又怎么會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年近六旬的大臣,更不要說這個女孩只有十幾歲。
尉遲恭年近六旬,完全能夠當得了公主的爺爺,很明顯,這場聯姻并非如表面所看的那樣簡單,這場看似是皇帝賞識大臣的好事變成了另一種味道。身為皇帝千金,哪怕不需要用作政治聯姻也完全可以找一位門當戶對的夫婿,李世民的安排很明顯有別樣的意思。
2、尉遲恭其人
尉遲恭是一位有名的大將軍,戰(zhàn)亂時期的他靠打鐵為生,所以憑借此擁有了一身驚人的力氣,又因為后來學習了武功,所以他在戰(zhàn)場上驍勇善戰(zhàn)無所不能。從隋朝軍閥劉武周的手下開始做起,當劉五洲把他提拔為一員猛將的時候,他卻對劉武周勾結突厥的事情感到不滿。
按理來說,尉遲恭原本很難成為唐朝的將軍,因為在他最開始的時候,他的身份和立場使得他站在了唐朝的對立面。當尉遲恭落在李世民的手中時,許多大臣第一反應都是除掉他,盡管建議李世民的都是忠臣,但是他依然想要收復尉遲恭。
尉遲恭這個人并不傻,當李世民派來使者的時候,他已經十分明白自己所在的部隊大勢已去,倘若此時不歸順,那么以后也很難有作為,為此,決定歸順李世民的尉遲恭被封為了右一統(tǒng)將軍,日子看似平順了下來。
李世民對尉遲恭的重用是有原因的,在玄武門政變的時候,李世民追趕自己的弟弟李元吉時從馬上摔了下來。倘若不是尉遲恭及時趕到,李元吉將會射殺李世民,所以變相而言,尉遲恭對李世民有救命之恩。
這個契機讓尉遲恭節(jié)節(jié)高升,從一名將軍被封為了吳國公,并且還被賜予皇子李元吉的所有財產。李世民對尉遲恭的寵愛令人驚詫,因為他曾經在群臣面前說過,只要有他在,對方有百萬重兵,也不會讓李世民感到壓力。
3、皇帝的忌憚
前期升得有多快,后期就會跌得有多重。快速提升的節(jié)奏和速度讓尉遲恭開始認不清自己,唐朝有名的大臣長孫無忌與房玄齡等都不被尉遲恭看在眼里,甚至連王爺這樣身份的人也差一點被尉遲恭打瞎,尉遲恭膨脹了。
作為一名武將,尉遲恭本身就沒有什么文化,按古人的說法就是一名粗人,加上地位過高以后,本人就越發(fā)膨脹,所以尉遲恭的言行舉止甚至在李世民面前也變得毫無顧忌,這些都被李世民看在眼中,但是尉遲恭本人卻還沒有意識到危險的靠近。
尉遲恭在李世民的宴會上出手打人,原因只是因為對方的位置排在了自己的前面。李世民的生氣到了極致,他本來想下令殺人,但是又于心不忍。這時他想出另外一個辦法,她用女兒作為試探,對尉遲恭說:你是將軍勞苦功高,我把我的女兒嫁給你,怎么樣?
尉遲恭雖然是個粗人,但腦子極為靈活。當李世民這句話一出的時候,他心中第一反應不是欣喜而是惶恐。作為皇帝的近親,他怎么不會知道李世民是一個女兒奴,又怎么會不知道21個公主個個都受李世民的寵愛,李世民這句話完全就是一個試探。
這句試探讓尉遲恭意識到自己已經觸犯龍顏,而此時他必須要馬上想出應對方式,既可以婉拒皇帝的用意,同時又表明自己的忠誠。李世民的這個問題有兩種答案,倘若尉遲恭拒絕,那么李世民愿意留下尉遲恭的性命,但如果他接受,那么就意味著李世民必須要除掉尉遲恭,因為他的野心已經膨脹到了威脅李世民的地步。
所幸尉遲恭拒絕了李世民的這個提議,而李世民也感受到了尉遲恭心中有了惶恐和害怕,既然已經起到了李世民想要的警告作用,那么他并不需要做進一步的措施。不過這件事情對尉遲恭來說是一個敲打,不久便主動辭掉了官職。
自那以后,尉遲恭就沉迷于長生不老,古人的長生不老之術就是煉丹和仙術,李世民對于這樣毫無野心
地
追求非常放心,所以尉遲恭可以全身心投入研究自己的這些愛好。雖然沒有做到長生不老,但是他活到了古人眼中的高齡,在74歲的時候才去世,這也是當初自己的警醒為自己換來一個好的結局。
歷史上,皇帝的女兒也愁嫁是真實存在的!
比如宋朝的宗室女子,還有被娶回去當小妾的。有富商甚至連續(xù)娶了好幾位。
比如明朝的駙馬人選,經常被經手的太監(jiān)和官員收受好處而蒙騙,最后所嫁非人的比比皆是!朱元璋規(guī)定:公主不能嫁給身份地位較高的文臣武將子弟,只能下嫁平民。此舉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權貴攀結皇親,干涉朝政。但朱元璋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樣做不僅導致了宦官的異軍突起,而且毀掉了公主的幸福。
更為糟糕的是,公主“下嫁”政策一出臺,民間男子爭當駙馬,成為明朝一道獨特的風景。甚至有人從中以權謀私,給民間騙婚之輩大開后門。
萬歷十年(1582年),萬歷皇帝的親妹妹永寧公主要選駙馬。北京城有個姓梁的富豪,認定這是個攀龍附鳳的機會,便使盡手段,賄賂大太監(jiān)馮保,讓梁家子弟梁邦瑞參與駙馬的“海選”。經過重重審查,梁邦瑞在馮保的運作之下最終中選。而實際上,這個梁邦瑞早已重疾在身、病入膏肓。大婚的時候,他在婚禮現場大流鼻血,連婚袍都被染紅了??墒鞘帐芰肆杭屹V賂的太監(jiān)們,眼見事情要敗露,急中生智,撒謊說:“大婚見紅乃是喜事。”于是,眾人連騙帶哄,硬是把永寧公主推進了梁家大門。新婚剛滿一個月,梁駙馬便一命嗚呼了,永寧公主寡居了數年之后也抑郁而死。
漢武帝生前明確封的皇后,有兩個,第一個就是金屋藏嬌的陳阿嬌,第二個皇后就是衛(wèi)青的姐姐衛(wèi)子夫。
阿嬌的母親長公主為漢武帝由皇十子登基為帝立下了不世之功。這一背景使陳阿嬌成為漢武帝的第一任皇后,也使她多了幾分驕橫,少了幾許謙恭。
衛(wèi)子夫在陳阿嬌被廢后,為劉徹誕下了第一個皇子劉據,此時的劉徹已經29歲了,漢武帝大喜,主父偃上書請立衛(wèi)子夫為皇后,衛(wèi)子夫最終被立為皇后。
衛(wèi)子夫以卑微謳者身份步入漢宮,經十一年立為皇后,為漢武帝育下一男三女,有延續(xù)漢室之功。太子劉據死后,昭帝無嗣,帝位繼承人輾轉重歸衛(wèi)子夫后代。
擴展資料:
衛(wèi)子夫得寵,陳阿嬌受不了。她多次大吵大鬧,尋死覓活,令漢武帝非常惱怒。出于嫉妒、怨恨、焦慮、無奈,阿嬌私招巫師楚服,以巫蠱詛咒衛(wèi)子夫等得寵的嬪妃。
事情敗露后,漢武帝派酷吏張湯嚴查此案,前后牽連三百多人。最后,楚服梟首示眾,陳阿嬌被廢長門宮。
傳說陳阿嬌被打入冷宮后,聽說司馬相如擅長作賦,便一擲千金,求他寫下了哀婉凄惻的《長門賦》,希望以此喚回漢武帝,終究于事無補。
而衛(wèi)子夫出身卑微,她的母親衛(wèi)媼只是平陽侯家的奴婢。因此,衛(wèi)子夫沒有阿嬌的驕橫霸道,卻別具小女兒態(tài),更加讓漢武帝動心。
參考資料:-陳阿嬌
參考資料:-衛(wèi)子夫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84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