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是原本皇宮內三清殿旁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樓,貞觀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眾位功臣( 當時已有數位辭世,還活著的也多已老邁 ),命人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圖像,皆真人大小,時常前往懷舊。李世民是很會當皇帝的,尤其在君臣關系上十分老到,凌煙閣一事就是例子。不過也不能說那只是個政治手段,當時李世民也已是個老人,老人總愛懷念往事的,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啊,相信他把他那些老部下繪入凌煙閣,其中的真情也不會少。
玄武門之變后,唐太宗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寶座。他勵精圖治,虛心納諫,對跟隨他南征北戰(zhàn)、出生入死和出謀劃策的功臣元勛念念不忘。畢竟對他來說,皇帝的寶座來得太不容易了。
公元643年3月23日,為了褒彰功臣,唐太宗李世民命人將長孫無忌、魏征、尉遲敬德等24名功臣的像畫在凌煙閣上,他還常去觀賞,以表對功臣的贊賞和紀念。
閻立本作畫凌煙閣
誰才有資格畫這24位功臣呢?在當時,自然首推閻立本。643年3月23日(唐貞觀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皇帝下詔,命令在長安北面的太極宮凌煙閣中繪制24位功臣之像。他們是: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長孫順德、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jié)(程咬金)、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世積、秦叔寶。
凌煙閣在皇宮西南的三清殿側,閣中分隔三層,前一層畫的是功勛最高的宰輔大臣;中一層畫功勛卓著的侯王;后一層畫的是功勛重大的其他功臣。按古禮“君南臣北”的原則,畫像全部面北,而且都是真人大小。
這是繼漢代麒麟閣、南宮云臺畫功臣像之后的又一次大型政治性肖像畫創(chuàng)作活動。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85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