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簡讀書·生活家 第三期
文|扎扎
公元806年
,關中地區(qū),五月小滿前后 ,說話都比較直.png" />
麥田一望無垠
土地、麥垛和裸露的皮膚
,三種層次的黃融為一體,使得不遠處田壟上的淺青色身影,顯得格格不入。35歲的白居易
,到任周至縣尉不足半年,已走遍各處體察民情。入田方知農(nóng)?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割麥者有地有糧,多少有個指望
。在他們身后
,跟著撿拾漏網(wǎng)麥穗的貧苦婦女,為了繳納沉重賦稅,她們家的田地接連變賣,而今只能靠拾穗充饑。征收捐稅
,本是縣尉白居易的職責所在,無可厚非,要換了貪官污吏,說不定還會額外敲詐百姓。遇上此情此景,他竟愧疚難當:
今我何功德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這種設身處地的共情能力 居高而不臨下,同情卻不施舍。透過現(xiàn)象,直指時弊,是內(nèi)化于心的慈悲。 01 一個人的家庭出身 是他一生不變的站位 為官者 前有疾呼“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杜甫 擁有同理心,是高情商的表現(xiàn) 白居易的母親陳氏 白居易六七個月大的時候 他五六歲開始學習寫詩,九歲已經(jīng)掌握了詩詞格律 這樣的人 想要追求個性 所以 智商是娘胎里帶來的 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鄭 他的祖父與父親 真正和民眾站在一起的人,會想他們所想,悲他們所悲。 02 理想豐滿 然而現(xiàn)實骨感 自幼熟讀經(jīng)史子集的白居易,16歲便已寫出“野火燒不盡 儒家主張“學而優(yōu)則仕” 底層讀書人想進入體制內(nèi) 我們的天才青年白居易,29歲便已傲視群雄 慈恩塔下題名處 中了進士已是不易 后來 本以為馬上要實現(xiàn)人生理想,登上大明宮之巔 一為趨走吏 周至縣是當時首都長安的郊縣 然而 滿腔的政治抱負難以施展 所幸周至山盤水曲,是個風景優(yōu)美的好地方 03 用不得罪人的方法 寫罵人的話 周至這個小地方 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傳奇故事 唐楊的愛情故事的確動人 杜甫的《麗人行》一詩,通篇都在諷刺楊氏一族的驕奢淫逸 佛屋前頭野草春,貴妃輕骨此為塵 從來絕色知難得 朝代興 批判楊貴妃 其實他的心里也是想罵的 然而 楊家有女初長成 虛構情節(jié),將唐楊亂倫的事實一筆帶過 七月七日長生殿 在天愿作比翼鳥 在白居易的筆下 妙就妙在 唐玄宗的七代孫唐宣宗 既表達出諷喻之意,又不得罪當事人 04 摯愛 只因曾擁有 能寫出如此千古愛情絕唱,光有高情商是不夠的 可白居易寫下《長恨歌》時 少府無妻春寂寞 以花為妻甚是浪漫,可白居易的感情經(jīng)歷并非空白 父親是安徽符離的地方官 湘靈曾親手做了一雙鞋 兩人私定終身,卻因門第差距 淚眼凌寒凍不流,每經(jīng)高處即回頭。 遙知別后西樓上,應憑欄干獨自愁。 離開你以后 愛情的刻骨銘心 唐明皇與楊妃死別,正如白居易同湘靈生離 直到46歲 人只履猶雙 “永失吾愛”的經(jīng)歷 05 高情商 不是沒有原則的世故圓滑 拾遺的主要職責 官位小,好歹也升了官 誓心除國蠹 在“兼濟天下”的理想面前 貪贓枉法的權貴重臣 把持朝政的宦官閹黨,懟 苛待人民的垃圾政策 只有他不想懟 情商高,不代表曲意逢迎 正當白居易在朝廷大展拳腳之時 唐代制度規(guī)定 等白居易守喪期滿回朝 有人不想讓他開口 一次 白居易當天中午立刻上書,要求朝廷捉拿刺客 可他在言官的任上,樹敵不少 欲加之罪 草草辭家憂后事 功業(yè)未成 06 過剛易折 轉(zhuǎn)而中隱 過剛易折 被貶江州后,白居易想明白了:人生短短幾十年 “出仕”和“退隱”是古代讀書人的兩難 “出仕” 面對兩難 大隱住朝市 不如作中隱 既不在朝廷做大官,又不退隱山林 白居易深知,過剛易折 “中隱”的智慧 朝廷,已經(jīng)不是以前的那個朝廷了 禍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他似乎早有預感 07 人生在世 為樂而已 白居易 熬過了貶謫 晚年的白居易 生活過得好不好 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緊盯那些可遇不可求 庸碌者總是“比上不足”,聰明人只看“比下有余” 年雖老 命雖薄 眼雖病 家雖貧,猶富于郭庶子。 山外有山 比來比去 白居易的另一重快樂源泉,是一群明艷動人的家妓 櫻桃樊素口 樊素精于歌曲 曾有研究顯示 08 最美不過夕陽紅 人生能得三五好友 白居易與生平好友元稹 可惜 “既有今別 你是形 前有“元白”,后有“劉白” 74歲的白居易,在當時已是高壽 七人五百七十歲,拖紫紆朱垂白須 七個人加起來有570歲了 晚年的他 09 人生贏家 醉吟先生 少年時,他天生奇才 青年時 中年時 老年時,他樂天隨性 人生的境遇不可控 不怨天 平頭百姓也好 現(xiàn)在的人 放下執(zhí)念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