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雖然因為開國初期揚文抑武的國策使得軍事實力孱弱,但是它在中國歷史上卻是占據(jù)比較重要的地位,除了人文薈萃之外,名相輩出也是其中一個原因。這之中有兩人私交不錯但是因為政見不同在朝堂之上卻是針鋒相對甚至是一對你死我活的死敵,這兩人一個是王安石,一個就是司馬光。后世對他們評價不一,但總的來說“安石不出,奈蒼生何!”的王安石個人名望卻是強過從小就會砸缸的司馬光。
兩人都是當(dāng)世名相,名動一時,無論是朝堂還是文壇等方面都是執(zhí)牛耳之人,那么為何在后世人的心目中司馬光卻是不如王安石良多呢?今天不說他們的朝堂政見之爭,也不說所謂新舊黨爭之類的話題,只說說司馬光之所以不如王安石,是因為他干了一件蠢事和提拔了一個奸臣。
北宋揚文抑武的國策極大的削弱了北宋的軍事實力,不要說和北方的遼國爭鋒,就是和西北的西夏幾番爭斗下來也是勝少敗多,特別是三川口、好水川、定川“鎮(zhèn)戎三敗”更是暴露了宋軍孱弱的戰(zhàn)斗力。宋神宗登基后,雄心勃勃的年輕天子決意要改變這一局面,為此他重用王安石變法,變法的最終目的就在于富國強兵,應(yīng)該說王安石變法在強兵這一方面還是取得不少成效的,保甲法的推行也增加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北宋一度扭轉(zhuǎn)了西北邊防長期以來屢戰(zhàn)屢敗的被動局面:熙寧四年(1071年)王韶在洮河流域,收復(fù)熙、河、洮、岷、疊與宕州等地,建立熙河路并威脅西夏右?guī)貐^(qū);熙寧六年(1073年)收復(fù)河、洮、岷等五州,拓地兩千余里,受撫羌族三十萬帳。
可是在宋神宗去世后,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宋神宗母親)垂簾聽政,她是變法的堅決反對者,于是任用司馬光為相,全面廢除新法。政見上的不同使得司馬光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只要是王安石支持的他一概反對,這已經(jīng)不是政見不同而是意氣之爭了。更加令人詬病的是司馬光延續(xù)了王安石變法前北宋對西夏的妥協(xié)和忍讓,他干了一件實在是愚蠢的事情,那就是他把王安石時期好不容易從西夏手中奪過來的領(lǐng)土比如安疆、葭蘆、浮圖、米脂等地重新還給了西夏,以此息事寧人。
宋神宗之后是宋哲宗,不過當(dāng)時哲宗只有九歲所以高太后垂簾聽政,8年后高太后去世哲宗親政,可惜7年后病逝年僅24歲,宋哲宗之后就是宋徽宗了。從宋神宗到宋徽宗,大宋在廢除和啟用新法之間反反復(fù)復(fù)搖擺不定,其中有一個人是毫無節(jié)操可言,誰當(dāng)政他就支持誰,誰下臺失勢他就踩誰,此人就是宋徽宗時的奸臣“六賊”之一的蔡京。當(dāng)初王安石受神宗重用時,蔡京靠著自己弟弟蔡卞是王安石的乘龍快婿這個身份攀附上了王安石;高太后時新黨失勢,蔡京搖身一變成為打擊新黨的急先鋒,深受司馬光的贊許和重用,司馬光一直把他提拔成龍圖閣直學(xué)士;哲宗親政后,蔡京又靠上了章惇,對司馬光的舊黨進行無情的打擊;宋徽宗登基之后蔡京一度被貶到杭州,靠著書法出眾(不得不說,蔡京的書法是真的不錯)又和宋徽宗扯上了關(guān)系,從此在徽宗一朝屹立不倒。
蔡京就是一個毫無節(jié)操的政治投機分子,雖然說他能最終成為宋徽宗時禍亂朝綱的“六賊”之一,司馬光的幫助不是最大,但是如果沒有司馬光對他的提拔和重用,以當(dāng)時新舊黨爭幾乎達到白熱化的境地估計蔡京很難能翻身。司馬光總的來說行事還算光明磊落,但是唯獨把從西夏手中奪過來的領(lǐng)土又還了給人家,以及提拔和重用了日后六賊之一的蔡京這兩件事使得他清譽受損不少,這也是他在后世的名望一直不如王安石的重要原因。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97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