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xué)文化

      慈云寺名塔名泉

      山西晚報 2023-09-20 19:00:11

      “打鼓泉飛千丈雪,休糧人住萬年秋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边@是明萬歷二年(1574)五月
      ,平陽府(今臨汾市)知府胡來貢游霍山慈云寺所寫詩中的句子
      。慈云寺深隱霍山群峰中,打鼓泉緊依寺旁
      。貞觀三年(629)
      ,一代英主唐太宗勵精圖治,以仁德風(fēng)化社會
      ,敕旨有司
      ,在奪取政權(quán)過程中的七大惡戰(zhàn)之地建造佛寺,妙選高僧住持弘法
      ,借以輔佐政教
      。晉州(今臨汾市)有殲滅宋金剛一戰(zhàn),詔建慈云寺
      ,選址霍山天竺峰下

      從興唐寺村東桃花谷驅(qū)車入山,輾轉(zhuǎn)七八里

      ,即到打鼓泉
      、慈云寺遺址所在。在該寺遺址后的高處有六角形休糧菩薩磚塔
      ,高約20米
      ,塔東南豎碑為明萬歷十九年(1591)趙城縣知縣及縣衙諸官吏與當(dāng)?shù)匦疟娭匦扌菁Z菩薩塔碑記。休糧菩薩塔北依天馬峰
      ,坐坎離向
      。塔基石條砌成須彌座式,磚砌塔身為實心3層
      ,逐層內(nèi)收
      。塔南面鑲有元至元年間重修小碣。塔東面鑲有清乾隆九年(1744)重修記事碣一方
      。碣文載
      ,乾隆八年,趙城知縣蘇襄云因天旱祈雨于休糧菩薩塔前
      ,遂得雨
      ,第二年興工修塔
      。碣文還記載明景泰七年(1456)五月十三日,休糧菩薩塔放圓光的靈異事件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痘羯街尽穼Υ耸录灿杏涊d。

      在休糧菩薩塔東北面的紅巖峭壁間有泉水汩汩噴瀉

      。駐足靜聽
      ,聲如桴鼓,連綿不絕
      。南北朝酈道元在《水經(jīng)注》中描述鼓動則泉涌
      ,即指此晉南名泉——打鼓泉。酈道元寫作《水經(jīng)注》時
      ,并未親履泉源
      ,故記述與實際有出入。明嘉靖賀國定版《趙城縣志》輿地志
      、古跡卷記載打鼓泉:“在霍山極頂休糧寺左
      ,泉水涌出,聲如鼓響
      ,故名云
      。”

      山寺名泉

      ,最能入詩,明嘉靖年間安徽宣城進(jìn)士孫濬
      ,出任平陽府知府
      。其游慈云寺,棲息僧房
      ,聆打鼓泉
      ,寫下《游鼓泉》詩數(shù)首,“攀蘿撫流泉
      ,鳥道迷所向
      。”寫山泉之幽
      ,山寺之險
      ;“咚咚泉鼓響,細(xì)瀉碧流長
      。菜煮煙霞味
      ,茶烹云霧香?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睂懝娜乃?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餐霞飲霧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萬歷初年
      ,河北饒陽路綱游休糧山詩中詠道:“休糧名勝枕汾流,打鼓泉懸萬仞頭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笨梢娦菁Z山慈云寺名勝早在明代以前就聲名遠(yuǎn)播,海拔1800米山巔的打鼓泉高懸萬仞也確為虛言

      慈云寺依天馬峰山勢而建

      。從現(xiàn)有遺址看,殿堂建筑小巧緊湊
      ,背依百丈紅巖
      ,南望太岳奔馳,千支萬派的石崖下避風(fēng)聚氣
      ,冬暖夏涼
      。東臨空谷,兩山合圍于遠(yuǎn)處
      。西俯河汾
      ,霧樹煙村,天際一線
      。當(dāng)日在此選址建寺
      ,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國人傳統(tǒng)美學(xué)理念中萬物一體的認(rèn)知,可謂悠悠天地間
      ,一切皆有象

      解潭之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
      ,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jìn)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01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也沒加入八路軍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導(dǎo)讀:1955年
      ,解放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當(dāng)時一共有55人被授予上將軍銜
      ,是除10大元帥
      ,10大將之外
      ,軍銜最高的將領(lǐng)
      。在這55位開國上將中,有一人的資歷最為特殊
      ,他不僅沒有參加過紅軍 ,也沒加入八路軍,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也沒加入八路軍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onerror="nofind(this)" >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onerror="nofind(this)" >
      為何魏忠賢剛被殺
      ,明王朝就垮了 因為魏忠賢不把手伸向此種人
      縱觀明末和清末的情景
      ,在清末,維新派與守舊派相爭
      ,先進(jìn)科技的引進(jìn)逐漸成了必然
      ,但皇權(quán)依然是至高無上,而清末的道光
      、咸豐
      、慈禧面前來勢洶洶的列強
      ,明王朝就垮了因為魏忠賢不把手伸向此種人.png" alt="為何魏忠賢剛被殺
      ,明王朝就垮了 因為魏忠賢不把手伸向此種人" onerror="nofind(this)" >
      劉備為何要傍上中山靖王,硬說是他的后人而不提劉邦 這點是關(guān)鍵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應(yīng)該都知道
      ,蜀漢主公劉備
      ,早年只是個賣草鞋的小販,日子過得很清貧
      ,放到現(xiàn)在估計會被人嘲諷一句屌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