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在史書是一個昏聵無能、荒淫暴虐的骯臟皇帝。這可能和編寫史書之人的觀點有偏差,甚至極有可能丑化了楊廣。其實從楊廣在歷史上所做所為能看出他很有才華,且頭腦精明,是頗有進取心的一代帝王,在歷朝君主中建樹甚多,貢獻卓著。
楊廣能文也善武,上馬曾領(lǐng)軍,下馬也賦詩,是一位綜合素質(zhì)非常高的帝王。對于治國,楊廣有相當(dāng)恢宏的抱負,氣魄不亞于歷代雄主,而且許多的抱負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楊廣十分敬重讀書人,其尊賢禮士之名天下皆知。在鎮(zhèn)守揚州的十余年里,楊廣被奉為江南文壇的領(lǐng)袖,江南文人潘微和佛教領(lǐng)袖智大師都稱贊不已:“晉王允文允武,多才多藝,道貫古今”。《隋書》記載他:“好學(xué),善屬文?!彼鍩凼且粋€愛賦詩的皇帝,歷代文學(xué)家都對其有著較高的評價。
《全隋詩》今存其作40余首,在整個中國文學(xué)占有重要地位的《飲馬長城窟行》里:“肅肅秋風(fēng)起,悠悠行萬里,萬里何所行,橫漠筑長城”意景雄邁高遠,成千古佳句。可見其文采斐然。有才之人自然會愛才,惜才,選才。
公元606年,即楊廣登位第二年,就在父親隋文帝“歲貢三人”應(yīng)考“秀才”的基礎(chǔ)上正式設(shè)立了進士科取士,科舉制度自此正式誕生?;謴?fù)了國子監(jiān)、太學(xué)以及州縣學(xué),使大量的寒門子弟擁有了讀書的機會,得以重振門庭,也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婆e制度歷時一千多年,一直沿用到清末,成為全球延續(xù)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方法。對后世影響深遠,在中國歷史上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創(chuàng)舉,更是封建選官制度的大躍進。
大業(yè)三年(607年),楊廣詔令:“文武有職事者,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節(jié)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zhí)憲不撓,學(xué)業(yè)優(yōu)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臀力驃壯十科舉人。大業(yè)五年(609年)煬帝又下詔:“諸郡學(xué)業(yè)該通,才藝優(yōu)洽,臀力驃壯,超群等倫,在官勤奮,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御,四科舉人?!睏顝V重視個人品德的選士晉才政策令社會風(fēng)氣為之一振,為初唐培養(yǎng)了大量剛毅正直的人才。
點評:
科舉制度的優(yōu)點就是選才相對公平,給予廣大貧寒士子提供了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讓沒有家世背景的有才之士們不致于因為懷才不遇而對朝廷心生怨懟,從而變成叛軍的中堅力量??婆e制度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相連,擴大了官吏的來源,為大批門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和下層優(yōu)秀知識分子提供了出人頭地的機會,更為國家從基層發(fā)掘、培養(yǎng)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增加了選官的公正,改善了用人的制度。
推行科舉制度不僅是人心所向,更是吸納民間精英,將其轉(zhuǎn)化為統(tǒng)治者的左膀右臂,更大大保障了王朝平穩(wěn)的發(fā)展??婆e制度使許多沒有豪門血統(tǒng)的精英杰才得以“大者登臺閣,小者任郡縣”。而且當(dāng)時選擇「文才秀美」的人才,不僅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zhì),也有利于增強民間的讀書風(fēng)氣。故此,有人稱科舉是中國文明的第五大發(fā)明。
審稿:王愷
編輯:零零
管理:劉端
(ID:隋唐史學(xué)會)
欲知隋唐事 ,走進隋唐史!
交流河洛文化,傳承隋唐歷史!
歡迎您關(guān)注洛陽市隋唐史學(xué)會!
勝者王侯、敗者賊, 歷史 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歷史 上任何一位君王所有的治國之策都不是絕對的正確和錯誤的,都可能有正反兩方面的評價。只是開創(chuàng)盛世的君王,史書和后人多淡化了他錯誤,而亡國之君,史書和后人又多記錄和夸大了他的昏庸與無道。
581年,楊堅建立隋朝,13歲的楊廣被封為晉王。588年,二十歲的楊廣統(tǒng)兵南下滅陳,統(tǒng)一天下。同時,楊廣作風(fēng)簡樸、不好聲色、禮賢下士、謙恭謹慎,由此深得了朝野贊頌和隋文帝夫婦的歡心。600年,隋文帝廢長子楊勇,立次子楊廣為皇太子。
604年,隋文帝楊堅駕崩,楊廣既位。關(guān)于楊廣”弒父奪位“的說法,后世史書多有爭議,成為疑案。楊廣登基后為鞏固皇位,對廢太子楊勇、其它弟弟和侄子以及隋朝的開國功臣,大肆殺戮。
605年,楊廣下詔營建東都洛陽,歷時十個月,每月征調(diào)民夫二百萬人。東都在舊洛陽城之西,規(guī)模宏大,周長五十余里,分為宮城、皇城、外郭城等三部分。宮城是宮殿所在地,皇城是官衙所在地,外郭城是官吏私宅和百姓居處所在地。
在營建東都洛陽的同時,楊廣又下詔開鑿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通涿郡、南至余杭,極大的促進了中國南北方的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和發(fā)展,也促進了隋朝對全國的統(tǒng)治和南北的統(tǒng)一的鞏固。大運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楊廣在位時,創(chuàng)立了科舉制??婆e制度在后世的封建朝代促進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也為寒門子弟出人頭地提供了可能,讓真正的人才能貢獻國家和 社會 。科舉制度一直延續(xù)了一千三百年,到清德宗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終止。
可見,楊廣也應(yīng)該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只是一些浩大工程的立項開工過于集中,造成民力負擔(dān)過重。加之,百姓尚未休 養(yǎng)生 息,他又忙于享樂,引發(fā)民變終至國滅身死。
隋煬帝楊廣,應(yīng)該是被后世誤解的一個“昏君”,我們用現(xiàn)代的眼光看,他遠不像演義里面描述的那么昏庸。我們就從大到小來羅列一下:
第一,勞民傷財攻打高麗。中國歷代大一統(tǒng)的王朝,幾乎都是要在東北方向掰一次棒子的,很少有例外,當(dāng)然互有勝負。罵楊廣罵的最兇的李世民,也打了好幾次高麗,我們新中國開國立威之戰(zhàn),也是在朝鮮半島,也是我我們主動出兵的。大家都干過的事情,那楊廣也干就是勞民傷財了?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不講道理嘛。
第二,開鑿大運河。沒有人否認這是一項偉大工程,直到今天,仍然在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這項惠及后世一千五百年的工程,也被后世批判,理由也是勞民傷財。在這件事上,楊廣的情商太低了,開鑿運河的理由是——方便去揚州看花!也怪不得被罵,如果他打著“加速南北交流,拉動經(jīng)濟增長,帶動沿線地區(qū)工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旗號去修河,那意義是不是就完全不一樣了。后世的那些朝代,一邊用著他的運河,一邊罵他,太不講究。這是我工作附近的吳江運河大橋
第三,開科取士。這個舉措變更了魏晉以來的九品中正制度,打破了朝堂被大門閥士族壟斷的僵局。正因為如此,楊廣得罪了隋朝的整個士紳階層,跟他最后的結(jié)果不無關(guān)系。還是那樣,這是一個創(chuàng)舉,對封建 社會 統(tǒng)治者來講科舉是最合理有效的人才選拔方式,這個制度也一直持續(xù)到清朝末年。
以上三點,是他最大的功績,如果他在位十四年間只完成一個,就是千古名君。只可惜他急于求成,全都干了,隋朝沒有那么強大的國力支撐在十幾年里做成這么大的工程。征高麗得罪了底層,開運河得罪了中層,高科舉得罪了高層,最終被宇文化及謀反殺死,落得一個“煬帝”謚號。
楊廣是中國 歷史 上有名的暴君,基本上所有人都認為楊廣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勞民傷財,卻很少有人認為楊廣治國昏庸無能。千戶君也認為隋煬帝楊廣“雖有無道,卻非昏庸”,
楊廣剛繼位就要營建東都洛陽,每天役使民夫200萬人,可以說是勞民傷財。但是當(dāng)時隋朝原本的都城長安在大西北,往東的道路不太暢通,渭水河道彎曲多泥沙,漕運困難。而洛陽位于國家的中心,且“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陸通”,以加強對關(guān)東地區(qū)的控制,有利于國家的穩(wěn)定統(tǒng)一。
楊廣在營建東都洛陽的同時,對,就是同時,楊廣還下令開挖京杭大運河,又是役使民夫民婦數(shù)百萬人。其主要作用也是為了加強南北交通和交流,鞏固中央政府對全國的統(tǒng)治,方便南糧北運。開挖運河同樣有利于國家的穩(wěn)定統(tǒng)一,促進南北交流、民族融合。
在人才選拔上,楊廣開創(chuàng)科舉制,發(fā)展分科考試選拔人才的方法,增置進士科,打破由關(guān)隴集團壟斷仕途的局面。在軍事上,攻滅吐谷渾、征討契丹、琉求,三證高麗。除了三證高麗最后功虧一簣意外,其余都獲得了勝利,開拓了疆土。
楊廣自己也曾夸下??冢拔岙?dāng)跨三皇,超五帝,下視 商 周 ,使萬世不可及。”可見他也曾有很大的雄心抱負,只不過操之過急,太過激進。
其實客觀的來說楊廣是一個改革激進派且執(zhí)行力超級強的人,只是改革的時候沒有顧惜民力,才導(dǎo)致的民怨四起,最后身死國滅的。
“ 歷史 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楊廣是一位昏君,但并不平庸。假如隋朝不亡國,隋煬帝經(jīng)過后人的鼓吹,也是文治武功極為突出的皇帝。只是可惜隋朝二世而亡,后續(xù)的唐朝需要楊廣昏庸無道而已,以此來證明自己獲取天下的正當(dāng)性。
楊廣的功績有哪些 為什么說楊廣是昏君 營東都開運河,經(jīng)略四方、三伐高句麗,這些事件其實都是于國有利。十幾年的時間,其中任何一件做成功,都可以稱得上功勞。但隋煬帝太心急了十幾年的時間里,把這些全都一起做了。勞民耗財,無疑是當(dāng)初人們怨恨他的原因?!端鍟防飳Υ说拿枋鍪牵骸柏撈涓粡娭Y,思逞無厭之欲!”其中,尤以三伐高句麗最為人詬病。河南、山東一帶被做為攻打高句麗的糧草供應(yīng)基地,但恰趕上這兩個省份發(fā)生了災(zāi)害,百姓徭役繁重,民不堪命。于是,跨州連郡的農(nóng)民起義就爆發(fā)了。
此外,隋煬帝也有好大喜功的毛病。他搜刮各地奇花異果到洛陽,加劇了人民的負擔(dān)。他陳列文物,大興歌舞,以夸耀于西域諸國。對于聲色,隋煬帝也是大肆享受,使宮人穿上錦繡給自己跳舞。而且,楊廣生性猜忌,許多大臣因為不合他的心意,被楊廣找個理由殺掉。從這些方面來說,隋煬帝也確實符合昏君的標(biāo)準(zhǔn)。
楊廣的名聲為何那么差 楊廣在位期間,既有功勞,也有過失,但我們應(yīng)該辯證地看待他的功過。但為什么千余年來,楊廣的名聲這么差,一直被釘在恥辱柱上?原因大體有以下三點。
第一,他本人確實有昏君的表現(xiàn) 。隋煬帝繼位之后,放任了自己的感官享受,其中有許多勞民傷財?shù)呐e動,這是本來存在的事實。后面的李唐政權(quán),自然也無替他正名的義務(wù)。相反,李唐政權(quán)還需要刻意把他的過失加以放大,以此證明自己政權(quán)的合法性。
第二,沒有繼位人對他的鼓吹 。隋朝和秦朝一樣,二世而亡。沒有后代替楊廣鼓吹他的功績,自然使得楊廣的形象大打折扣。秦始皇也是和隋煬帝一樣的境遇,缺少后代帝王的鼓吹,收獲的都是不好的評價。
第三,隋煬帝不符合儒家的賢君形象 。隋煬帝的作為,是不符合儒家對君王的要求的。而古時候的輿論,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讀書人的手中。千余年下來,人們對隋煬帝的形象已經(jīng)固化,所以才有楊廣是昏庸之君的印象。
綜上所述, 隋煬帝固然有昏君的一面,但并不是一個無所作為的皇帝 。只因為“ 歷史 是由勝利者書寫”,后繼的政權(quán)需要他是一個昏庸之君的形象,再加上沒有后人替楊廣鼓吹及讀書人的刻意評價,這導(dǎo)致了楊廣有這樣的評價。但他無論是完善科舉還是開鑿大運河的舉動,都是惠澤千年的功績。這一點我們也不能無視,而應(yīng)該客觀地給他應(yīng)有的評價。
但是 歷史 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既然是有人記錄的 歷史 ,必然會有夸大郭黑化等主觀性記錄。而且隋朝 歷史 是唐朝人編寫的,為了凸顯唐朝的正統(tǒng)性,隋煬帝必須昏庸無道,因為昏庸無道才會導(dǎo)致亡國。
那么,到底隋煬帝身上有沒有昏庸無道呢?我們可以參考商朝最后一位君主紂王,這位國君力大無窮,平定了多次叛亂,是一位被偉人毛主席高度評價的紂王。但是在周朝的史書中,紂王昏庸無道,比干挖心,炮烙之刑,酒池肉林等字眼將他牢牢釘在 歷史 的恥辱柱上,因為這樣,才能讓周朝安定天下。也就是說,給紂王潑臟水是加強新王朝統(tǒng)治的政治手段!
回到隋煬帝,道理是一樣的。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隋煬帝是被后人有意扭曲了,他的功勞被刻意掩蓋和弱化,而生活細節(jié)被有意扭曲和夸大,使得他的影響發(fā)生了極大的顛覆!
史書是主觀的,但 歷史 是客觀的,我們應(yīng)該多一分思考,才能離真相更近。本質(zhì)上隋煬帝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但也是一個急功近利的君主,正是這個急功近利,想著一代人干完幾代人的活,違背了 社會 發(fā)展規(guī)律,才導(dǎo)致民怨沸騰,王朝瓦解。
如果把他的享樂當(dāng)做昏庸無道,那么我相信李世民也是這樣昏庸無道的人。只不過,史官會把他寫成千古明君罷了!
楊廣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 歷史 對他的褒貶向來爭議很大。首先楊廣掛帥滅亡了南方的陳朝,實現(xiàn)了中國南北的再次統(tǒng)一,他還開鑿了大運河,鞏固了全國的統(tǒng)一局面并促進了南北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他在位期間,營建并遷都東都洛陽、改州為郡、改進度量衡。這都是他的 歷史 功績,但與此同時他頻繁發(fā)動戰(zhàn)爭,無論是西征吐谷渾還是三征高句麗,都耗費了大量的民力,最終引得全國范圍農(nóng)民大起義,導(dǎo)致隋朝崩潰覆亡。
說到楊廣,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他的謚號“隋煬帝”。根據(jù)《謚法》的注釋:“好內(nèi)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離德荒國曰煬”。所以“煬”是一個非常惡毒的謚號,其惡劣程度甚至遠超漢靈帝的“靈”。然而這是對楊廣的不公,楊廣被殺之后,唐國公李淵立王侑為隋恭帝。楊侑為楊廣上謚號為明皇帝、廟號世祖,這符合追加謚的原則。夏王竇建德也曾為楊廣追謚,曰“閔皇帝”。而人盡皆知的“煬皇帝”,則是李淵稱帝后追謚的。
后世王朝摸黑前朝帝王的例子,在 歷史 上比比皆是,所以要真正弄清楚楊廣此人就必須走出“隋煬帝”這一謚號的桎梏。楊廣滅南朝陳之后,為了避免數(shù)百年分裂所帶來的隱患,他親自學(xué)習(xí)南方方言、娶南方女子為妻、拉攏南方讀書人讓他們整理典籍。領(lǐng)土上的征服與統(tǒng)一,不代表大一統(tǒng),但楊廣的這種種行為無一不是為了鞏固大一統(tǒng)。僅僅從這一點上來看,楊廣就不是一個昏庸的君主。他開鑿的大運河也功在當(dāng)代、福澤萬世,至今仍在發(fā)揮作用。
隋朝滅亡的導(dǎo)火索是大規(guī)模進攻高句麗,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我們并不能說楊廣做錯了,高句麗是一個割據(jù)東北的農(nóng)耕文明,是中原王朝的心頭大患。后來的唐太宗、唐高宗也多次派兵攻打高句麗并將其滅國,我們不得不承認楊廣的戰(zhàn)略眼光,只可惜他在戰(zhàn)術(shù)上出現(xiàn)了重大的失誤。但是真正威脅他的統(tǒng)治的,還是他確立了科舉制??婆e制打破了以往世家大族壟斷官職的局面,使得寒門子弟也能夠做官。
縱觀數(shù)千年的 歷史 ,王朝只能存續(xù)兩三百年,而家族卻可以興盛上千年。楊廣確立了科舉制,無疑侵犯了世家大族們的既得利益,楊家得到了讀書人的心卻失去了世家大族的支持,這就是隋朝滅亡的最直接因素。濫征民力失去了民心、確立科舉失去了大家族的支持,隋朝安能不亡?隋朝的確是因楊廣而亡,但一善不能遮百惡的同時,一罪也不能廢百功。從 歷史 的全局來看,楊廣有功也有過,他的功勞造福了后世王朝和百姓上千年。
在中國封建 社會歷史 上,建樹能夠比楊廣更多的沒有幾個,甚至李世民對 歷史 的貢獻都不如他。李世民曾這樣評價楊廣:“文辭奧博,亦知是堯、舜而非桀、紂,然行事何其反也”。李世民被譽為一代雄主,然而他殘害手足、霸占寡嫂的污點也是洗不干凈的,為此他還修改了史書,將自己的兄弟甚至父親都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丑化和抹黑。但也是這樣一位雄主,也肯定了楊廣的能力,只不過他事與愿違。楊廣不僅對 歷史 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他的文學(xué)造詣也相當(dāng)出色。
比如下面這首五言絕句《野望》就是他的經(jīng)典之作:
寒鴉飛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
這首詩的意境,是元人馬致遠名篇《天凈沙?秋思》也難以企及的。一位對 歷史 有重要貢獻、個人能力突出的皇帝,不會是昏庸無道之人。但楊廣的過錯也擺在這里,所以他是一個功過參半的皇帝。他或許達不到千古一帝的水平,但也絕不是昏庸之主,如果非要用一個負面的詞語來形容,那也只能算“暴君”。所以我認為,楊廣不是昏君,最多只能算個暴君。暴君和昏君是兩個概念,暴君有能力、昏君則不然。
楊廣在位期間也不能說是一點功勞都沒有,他是我國 歷史 上少有的“全能帝王”。不僅精通詩詞,而且能文能武;他在治國上其實很有一套,還懂一些軍事,能看到國家的不足之處。首先,他建立科舉制度,這項制度影響后世各個朝代直到現(xiàn)在,讓寒門學(xué)子也能入朝為官,為國家引進了大批的人才。單這一項,就足以名留千古。
然后他南征后陳,實現(xiàn)統(tǒng)一。楊廣有著很大的野心,在伐陳結(jié)束后北上收服突厥,并三次征討高句麗,雖然征討失敗,但也算是開創(chuàng)了向外界疆域擴張的先河。畢竟 歷史 上皇帝那么多,敢于付諸實踐的,走出國門開疆?dāng)U土的帝王卻沒有多少。在這個時期,隋朝的國力達到了一種空前的地步,即便后來的唐朝也很難達到這種程度。無奈在高句麗一戰(zhàn)中精良盡失,不然李淵也很難起義成功。
再來說修建大運河。勞民傷財不假,但誰能否定它在 歷史 上乃至現(xiàn)在發(fā)揮的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實現(xiàn)了南北地區(qū)交通便利,還打下了經(jīng)濟流通的基礎(chǔ)。所以這個不能全然認為是他的過,因為這里能看出他獨特的眼光,包括與西方通商等行為,也是一個有力的證據(jù)。
與其說是李氏推翻了大隋,倒不如說是楊廣自己失手傾覆了自己。我們都知道兩晉隋唐時期是我國門閥政治最為興盛的時候,權(quán)利都被一些大家族把持。楊廣最激烈的一次動作就是科舉制,大大觸犯了這些家族的利益。底蘊不足,失敗在所難免
楊廣做了很多錯事,但他對中國 歷史 的推進也起到了很多的作用。大運河對南北交流的作用不可磨滅,現(xiàn)在還發(fā)揮著作用。
楊廣,絕不是 歷史 上那樣的昏庸無道!
我們看到的影視劇中,楊廣弒父殺兄淫嫂,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作為一個君主,好大喜功、驕奢淫逸,不體恤民情。
但是真是這樣嗎?史書中說,楊廣虛偽。為表現(xiàn)自己生活簡樸,在他爹和他媽來他家的時候,就把美貌年輕的侍女藏起來,把年老色衰的侍女?dāng)[出來。但是在史書記載中,楊廣只有三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比起古代其他皇帝幾十個子女,在這方面已經(jīng)是很自律的。
還有一些書和影視劇講述,楊廣為下江南游玩,所以開拓大運河。其實楊廣曾經(jīng)是平定南陳的統(tǒng)帥,實現(xiàn)三百多年來的南北統(tǒng)一的實施者。而后楊廣被楊堅派往鎮(zhèn)守江都,在此期間頗有建樹。也正因為鎮(zhèn)守過江南,所以楊廣知道江南地區(qū)對位于關(guān)中的隋王朝并不認可。畢竟南北分裂三百多年了,南方的漢人對于北方的有胡人影響朝廷還是排斥的。所以開辟大運河加大對南方的控制是必要的。
另外科舉制度是在楊廣在位期間開始實施。這才使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為可能,寒門學(xué)子終于有出頭之路。
從他實行科舉、經(jīng)略西域、吞并吐谷渾、三征高句麗、開拓大運河,可知楊廣要的不是美女、好酒、玩樂,是青史留名、千古一帝。這樣的皇帝,絕不會昏庸無道。
只是楊廣,不知道’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道理。他一個人想把幾代人的事情都干了,將國力消耗殆盡,弄的民不聊生。
最終史書上的臭名昭著,只不過是成王敗寇罷了。
大運河 高句麗 懂一點 歷史 的 都不會黑楊廣
對隋煬帝的一些歷史不公正待遇的改正
歷史是客觀的,但記錄歷史的人卻必然逃脫不了當(dāng)時主觀性和時代政治家們的要求。所以看待歷史必然要放在當(dāng)時的角度來看,分析當(dāng)時的情況。
一、至于所說的勞民傷財,不斷的伐高麗,以及修大運河這些。哪個朝代沒有,康熙退位留給雍正已是一個爛攤子,康熙平準(zhǔn)格爾丹,滅三藩,這些戰(zhàn)爭消耗的人力物力,和對人民生產(chǎn)生活的破壞絕對不在楊廣之下,而楊廣如此還有為國為民族戰(zhàn)爭的意義所在,而康熙耗舉國之力,為其滿人愛新覺羅一氏的利益和權(quán)力而戰(zhàn)。
二、說楊廣性情暴虐,殺人如麻。試問,天下幾個皇帝不是如此,從漢武帝,到朱元璋,哪個皇帝不是如此?為了自己的權(quán)力,宣武門之變,陳橋兵變,哪個皇帝的位置不是殺人得來的,有殺主子的,有殺兄弟父親的,楊廣做的其他皇帝也做了,比他還恨。李世民殺其兄李建成,其弟李元吉,而后將兄弟兩家其子侄一輩悉數(shù)殺光,特別是建成之妃,已有一子,不過幾歲,我們的明君唐太宗,垂涎美色把哥哥的老婆霸占了,而把這個妃子的兒子也殺了。 唐太宗不暴虐?
三、說楊廣性情猜忌,心胸狹隘。 當(dāng)皇帝的恐怕沒有一個不是如此吧?我們再說唐太宗,和他好了很多年的魏征去世之后,太宗很是傷心,事后發(fā)現(xiàn)魏征不僅私自結(jié)黨隱私,而且故意把給皇帝的上書給褚遂良這些大臣看,來故意博得清名,太宗很是鬧怒,本來答應(yīng)的將公主許配給魏家當(dāng)媳婦的也不答應(yīng)了,追回賜謚,并將魏征墓碑都砸了。
可見伴君如伴虎,但是大家都這樣,為什么偏拿楊廣說事兒呢?
綜合就一個原因,李世民,朱元璋,漢武劉徹,他們?nèi)ナ篮?,都有自己的政?quán)繼續(xù)存在,而楊廣的隋朝已經(jīng)覆滅,墻倒眾人推,什么屎盆子都往上扣。楊廣死后,義寧二年,李淵篡隋登基,謚號隋煬帝。
試問,奪權(quán)者對原來的權(quán)力所有者的評價能做到客觀而不撇私么?如果,李世民之后也被另一姓氏奪權(quán)。我們今天讀到得唐太宗李世民可能就完全是另外一個版本,而且謚號也不會是太宗了,他的宣武門之變和種種必然也是他人生品格的最大詬病了。
可惜??!楊廣本是個了不起的好皇帝,居然被說成是千古暴君,真是嘩天下以大謬。只有那些庸庸路人,會隨波逐流,聽那些糟糠之論,不明就里的人云亦云。
是誰在抹黑隋煬帝?
隋煬帝之功勞可比秦皇漢武,秦始皇修建長城抵御匈奴,漢武帝北伐匈奴捍衛(wèi)國家。而隋煬帝“南平吳會,北卻匈奴,昆弟之中,獨著聲績”,修通大運河,可謂之千古奇功!但是就這么一個皇帝,為什么飽受爭議,世人謂其千古暴君呢?因為中國自古就有一個帝王定論,就是,改朝換代時,必須贊揚開國君主為明君,給后世的帝王做楷模,就必須貶低亡國君主成昏君、暴君以警示后世帝王,要他們小心,不要重蹈亡國滅國的覆轍。而隋煬帝就不幸成為怎么一個反面教材,所以就在隋書中處處進行貶低,以作警示。
第一類型:李唐。
唐朝作為取代隋王朝的朝代,它不可能說自己是造反,而是為了百姓被迫起的兵,所以必須進行抹黑、妖魔化隋朝的末代君主如何如何的暴政,如何如何的昏庸,如何如何的腐敗,以至于亡國,以證明唐朝其取代隋朝是順應(yīng)天意民生,不是造反。
第二類型:歷代“正統(tǒng)”儒家史學(xué)觀。
由于中國有個定論叫做蓋棺定論,就是人死后一切定論就定型了,所以至唐開始妖魔化隋煬帝后,以后的歷代儒家學(xué)者幾乎全部是按照唐的理論進行評價,在他們眼里,隋煬帝就是唐統(tǒng)治者所說的那樣,這就是儒家所倡導(dǎo)反對的對象,完全把隋煬帝給否定,給后世帝王作為警示,以證明隋煬帝就是因為暴政,昏庸,腐敗等等才導(dǎo)致的亡國,要他們不要重蹈覆轍。
第三類型:稗官野史。
作為官修國史,稗官是沒有權(quán)利參與修訂國史的,往往在民間搜刮一些刻意夸大的奇聞異事,道聽途說而自己修史。所以《大業(yè)略記》《通史》等等就出來了。
第四類型:民間演義小說。
市井小民,多為無知,很容易就跟著瞎起哄,因為古代民間不像現(xiàn)在有那么多娛樂可供消遣,就聽說書先生說故事,說書先生為往往會刻意的夸張放大,真的事,給說書先生能說成假的,假的事,他能說成真的。
第五類型:民間盛傳。
經(jīng)過演義小說的進一步渲染,民間的百姓們就會相信,跟著人云亦云,接著聽風(fēng)就是雨,無休止盡……
經(jīng)過五步,就是一好人也會變成十惡不赦的壞人,而況是已經(jīng)亡國的隋煬帝。
試問,如果沒有他四處征戰(zhàn)開疆?dāng)U土,萬邦諸國怎能來朝稱臣朝貢從而奠定中華天朝的地位?如果沒有他北修長城北伐突厥,唐初北疆怎能比較安定?如果沒有他三征高麗,唐初東北怎能相安無事?如果沒有他開通運河,宋的繁榮怎么來?如果沒有他開創(chuàng)科舉,庶族子弟怎么有機會位列人臣?如果……
隋煬帝是被大業(yè)給壓垮的皇帝,他為的不僅僅是他自己,他更是為了百姓,為了國家! 即使是亡了國,也給后世留下了很多。 他為什么在十年里壓縮了一百年的工程,我想是因為他還有更加宏偉的藍圖,他可能怕他有生之年不能全部完成,所以要加快實施,他想為后世留下財富,留下文化,留下真正的大隋精神!結(jié)果卻被大業(yè)給累垮了。
過了一千五百年,隋煬帝卻臭了一千五百年。民間的力量是可怕的,不過都是沒有文化跟著瞎起哄的愚民!在他們眼里隋煬帝幾乎沒有任何功績可言,幾乎全是敗績,一文不值。真是為隋煬帝感到不值。
1. 關(guān)于楊廣的詩句
關(guān)于楊廣的詩句 1.描寫隋煬帝的詩句
隋門·煬帝
周曇
拒諫勞兵作禍基,窮奢極武向戎夷。
兆人疲弊不堪命,天下嗷嗷新主資。
經(jīng)煬帝行宮
劉滄
此地曾經(jīng)翠輦過,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銷南國美人盡,怨入東風(fēng)芳草多。
殘柳宮前空露葉,夕陽川上浩煙波。
行人遙起廣陵思,古渡月明聞棹歌。
見煬帝寶帳
唐彥謙
漢文窮相作前王,慳惜明珠不斗量。
翡翠鮫鮹何所直,千裨萬接上書囊。
煬帝陵
羅隱
入郭登橋出郭船,紅樓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陳業(yè),只博雷塘數(shù)畝田。
2.隋煬帝楊廣的詩
1、《春江花月夜》
其一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其二
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
漢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2、《野望》
寒鴉飛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
3、《飲馬長城窟行示從征群臣》
肅肅秋風(fēng)起,悠悠行萬里。
萬里何所行,橫漠筑長城。
豈臺小子智,先圣之所營。
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
詎敢憚焦思,高枕於上京。
北河秉武節(jié),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
摐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
千乘萬騎動,飲馬長城窟。
秋昏塞外云,霧暗關(guān)山月。
緣巖驛馬上,乘空烽火發(fā)。
借問長城侯,單于入朝謁。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
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
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4、《秋思詩》
寒鴉飛數(shù)點, 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 一望黯銷魂。
5、《早渡淮詩》
平淮既森森,曉霧復(fù)霏霏。
淮甸未分色,泱漭共晨暉。
晴霞轉(zhuǎn)孤嶼,錦帆出長圻。
潮魚時躍浪,沙禽鳴欲飛。
會待高秋晚,愁因逝水歸。
3.隋煬帝 詩詞 都有哪些
飲馬長城窟
隋煬帝集
蕭蕭秋風(fēng)起,悠悠行萬里。萬里何所行,橫溪筑長城。 豈臺小子智,先圣之所營。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 詎敢憚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秉武節(jié),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撞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 千乘萬騎動,飲馬長城窟。秋昏塞外云,霧暗關(guān)山月。 緣崖驛馬上,乘空烽火發(fā)。借問長城侯,單于入朝謁。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釋兵仍振旅,要荒事方舉。 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白馬篇
白馬金貝裝。橫行遼水傍。問是誰家子。宿衛(wèi)羽林郎。 文犀六屬鎧。寶劍七星光。山虛弓響徹。地迥角聲長。 宛河推勇氣。隴蜀擅威強。輪臺受降虜。高闕翦名王。 射熊入飛觀。校獵下長楊。英名欺衛(wèi)霍。智策蔑平良。 島夷時失禮。卉服犯邊疆。征兵集薊北。沖冠入死地。 攘臂越金湯。塵飛戲鼓急。風(fēng)交征旆揚。轉(zhuǎn)斗平華地。 追奔掃大方。本持身許國。況復(fù)武功彰。曾令千載后。 流譽滿旗常。
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野望
寒鴉飛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
晚春詩
洛陽春稍晚,四望滿春暉。 楊葉行將暗,桃花落未稀。 窺檐燕爭人,穿林鳥亂飛。 唯當(dāng)關(guān)塞者,溽露方沾衣。
夏日臨江
夏潭蔭修竹,高岸坐長楓。 日落滄江靜,云散遠山空。 鷺飛林外白,蓮開水上紅。 逍遙有余興,悵望情不終。
悲秋詩
故年秋始去,今年秋復(fù)來。 露濃山氣冷,風(fēng)急蟬聲哀。 鳥擊初移樹,魚塞欲隱雷。 斷霧時通日,殘云尚作雷.
冬夜詩
不覺歲將至,已復(fù)入長安。 月影含冰凍,風(fēng)聲凄夜寒。 江海波濤壯,崤潼坂險難。 無因寄飛翼,徒欲動和鑾。
迷樓歌
宮木陰濃燕子飛。 興衰自古漫成悲。 他日迷樓更好景。 宮中吐艷戀紅輝。
神傷賦
方其為儲貳,用智固已譎。 及夫據(jù)大器,為謀抑何逆。 龍舟及鳳{榻木換舟},無歲不游適。 離宮與別殿,快意事淫佚。 置酒燕要荒,會者三十國。 紫舌與黃支,無所不臣服。 親駕兩征遼,方且肆窮黷。 群盜遂蜂起,土地日緊蹙。 惛猶不知悟,愎諫輒誅戮。 肘腋俄變生,兵刃交于目。 不肖孰甚焉,身亡而國覆。 長相思,紅已稀,綠已稀,多謝春風(fēng)著地吹,殘花離上技。 得寵疑,失寵疑,想象為歡能幾時,怕添新別離。 雨不稀,露不稀,愿化春風(fēng)日夕吹,種成千萬枝。 思何疑,愛何疑,一日為歡十二時,誰能生死離。
4.隋煬帝楊廣少年時的詩詞有哪幾首
1、隋煬帝楊廣少年時的詩詞有《春江花月夜》、《飲馬長城窟行》兩首。
2、《春江花月夜》
其一
暮江平不動,
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
潮水帶星來。
其二
夜露含花氣,
春潭漾月暉。
漢水逢游女,
湘川值二妃。
3、《飲馬長城窟行》
肅肅秋風(fēng)起,悠悠行萬里。
萬里何所行,橫漠筑長城。
豈合小子智,先圣之所營。
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
詎敢憚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見武節(jié),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
撞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
千乘萬旗動,飲馬長城窟。
秋昏塞外云,霧暗關(guān)山月。
緣嚴(yán)驛馬上,乘空烽火發(fā)。
借問長城侯,單于入朝謁。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
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
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4、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今陜西華陰)人,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興,開皇元年(581年)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在位期間開創(chuàng)科舉制度,修隋唐大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對后世頗有影響,然而頻繁的發(fā)動戰(zhàn)爭,如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加之濫用民力,致使民變頻起。造成天下大亂,直接導(dǎo)致了隋朝的覆亡。
5.給我楊廣的所有詩作
就只知道這些了
楊廣有首意境遼遠、蕭疏凄寒的小詩叫做《野望》,詩云: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去,一望黯魂消。
怎么樣?是不是聽著耳熟?沒錯,后世詩人常常喜歡化用此詩,特別是此詩的前三句,如宋代秦觀秦少游的“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怎樣?化用得妙吧,反正那個時候也沒有什么版權(quán)糾紛,倘若能將前人的詩詞化用到絕佳的境界,那還是一種更好的流傳呢!
另一首《早淮渡》,是楊廣游經(jīng)淮河時所作,詩云:平淮既森森,小霧復(fù)霏霏。淮甸未分色,泱漭共晨暉。晴霞轉(zhuǎn)報嶼,錦帆出長圻。潮魚時躍浪,沙禽欲鳴飛。會待高秋晚,愁因逝水歸。
大家孰知的他的《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倍潭?0個字,通篇寫景,竟然把春、江、花、月、夜之所指盡數(shù)點明,意境開闊,境界很高!但見:空蒙的月色籠罩著平靜的江面,江兩岸開滿了朵朵的春花。波流滾滾,月影沉沉;潮水洶涌,星光閃爍,這是一幅多么壯美的畫卷,真不愧是一首清新雋永的好詩!
滿庭芳
飲馬長城窟行
6.隋書中關(guān)于隋煬帝的句子
1.遷都洛陽:
漢魏洛陽已經(jīng)不適合作為都城了,于是楊廣另選地質(zhì),重新營建新都洛陽,《隋書·帝紀(jì)第三·煬帝上》載“四年七月,高祖崩,上即皇帝位于仁壽宮。。。十一月已末,幸洛陽。癸丑,詔日:。。然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內(nèi),天地之所合,陰陽之所和??匾匀樱桃运娜?,水陸通,貢賦等。。。今可于伊、洛營建東京,便即沒有分職,以為民極也。”《隋書·帝紀(jì)第三·煬帝上》載:“(大業(yè)元年)三月丁未,詔尙書令楊素、納言楊達、將作大匠宇文愷營建東京,徙豫州郭下居人以實之。”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營建東都洛陽的工程。“又是阜澗營顯仁宮,采海內(nèi)奇禽異獸草木之類,以實園苑。徙天下富商大賈萬家于東京。辛亥,發(fā)河南諸君男女百余萬,開通濟渠,自西苑引谷、洛水達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庚申,遣黃門侍郎王弘、上儀同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龍船、鳳帽、黃龍、赤艦、樓船等數(shù)萬艘?!贝文?,東京修建完工?!岸甏赫滦劣希瑬|京城,賜監(jiān)督者各有差。。。.三月庚午,車駕發(fā)江都。。。夏四月庚戌,上自伊闕,陳法駕,備千船萬騎,入于東京。”
2.隋書評價:
《隋書》:“煬帝爰在弱齡,早有令聞,南平吳會,北卻匈奴,昆弟之中,獨著聲績。于是矯情飾貌,肆厥奸回,故得獻后鐘心,文皇革慮,天方肇亂,遂登儲兩,踐峻極之崇基,承丕顯之休命。地廣三代,威振八纮,單于頓顙,越裳重譯。赤仄之泉,流溢于都內(nèi),紅腐之粟,委積于塞下。負其富強之資,思逞無厭之欲,狹殷周之制度,尚秦漢之規(guī)摹。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內(nèi)懷險躁,外示凝簡,盛冠服以飾其奸,除諫官以掩其過。淫荒無度,法令滋章,教絕四維,刑參五虐,鋤誅骨肉,屠剿忠良,受賞者莫見其功,為戮者不知其罪。驕怒之兵屢動,土木之功不息。頻出朔方,三駕遼左,旌旗萬里,征稅百端,猾吏侵漁,人不堪命。乃急令暴條以擾之,嚴(yán)刑峻法以臨之,甲兵威武以董之,自是海內(nèi)騷然,無聊生矣。俄而玄感肇黎陽之亂,匈奴有雁門之圍,天子方棄中土,遠之揚越。奸宄乘釁,強弱相陵,關(guān)梁閉而不通,皇輿往而不反。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流離道路,轉(zhuǎn)死溝壑,十八九焉。于是相聚萑蒲,胃毛而起,大則跨州連郡,稱帝稱王,小則千百為群,攻城剽邑,流血成川澤,死人如亂麻,炊者不及析骸,食者不遑易子。茫茫九土,并為麋鹿之場,忄棄忄棄黔黎,俱充蛇豕之餌。四方萬里,簡書相續(xù),猶謂鼠竊狗盜,不足為虞,上下相蒙,莫肯念亂,振蜉蝣之羽,窮長夜之樂。土崩魚爛,貫盈惡稔,普天之下,莫匪仇讎,左右之人,皆為敵國。終然不悟,同彼望夷,遂以萬乘之尊,死于一夫之手。億兆靡感恩之士,九牧無勤王之師。子弟同就誅夷,骸骨棄而莫掩,社稷顛隕,本枝殄絕,自肇有書契以迄于茲,宇宙崩離,生靈涂炭,喪身滅國,未有若斯之甚也?!稌吩唬骸熳髂酰q可違,自作孽,不可逭?!秱鳌吩唬骸獌从扇?,祆不妄作?!衷唬骸q火也,不戢將自焚?!^隋室之存亡,斯言信而有征矣!”
7.隋煬帝楊廣 楊廣的詩歌作品有哪些
1、《春江花月夜》
其一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其二
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
漢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2、《野望》
寒鴉飛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
3、《飲馬長城窟行示從征群臣》
肅肅秋風(fēng)起,悠悠行萬里。
萬里何所行,橫漠筑長城。
豈臺小子智,先圣之所營。
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
詎敢憚焦思,高枕於上京。
北河秉武節(jié),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
摐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
千乘萬騎動,飲馬長城窟。
秋昏塞外云,霧暗關(guān)山月。
緣巖驛馬上,乘空烽火發(fā)。
借問長城侯,單于入朝謁。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
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
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4、《秋思詩》
寒鴉飛數(shù)點, 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 一望黯銷魂。
5、《早渡淮詩》
平淮既森森,曉霧復(fù)霏霏。
淮甸未分色,泱漭共晨暉。
晴霞轉(zhuǎn)孤嶼,錦帆出長圻。
潮魚時躍浪,沙禽鳴欲飛。
會待高秋晚,愁因逝水歸。
8.問一首隋煬帝的詩
下江都時,他給戀戀不舍的宮女留詩:我夢江南好,征遼亦偶然。但存顏色在,離別只今年。一句“但存顏色在”,輕輕易易就把自己輕佻風(fēng)流的一面描摹出來,也許在史家眼中,這靡麗艷詞,便是他淫逸生活的明證。于他,卻只是把心中所想,化為文字,轉(zhuǎn)贈佳人,這份率真,可比后世的白樂天瀟灑多了,明明是借機搭訕,卻還瞎掰什么同是天涯淪落人,生生給自己找個理由。 少時平陳,在江都做官,學(xué)江南方言,娶江南女子為妻,愛與南士論詩文的他,對江南的喜愛發(fā)自肺腑。哪怕最后客死異鄉(xiāng),也不曾怨悔過:但求死看揚州月,不怨生歸駕九龍。對江南的喜愛,也直接影響了他的詩文,在我看來,關(guān)乎江南的詩文清新明快,在所有作品中出彩尤多。如《江都宮樂歌》:風(fēng)亭芳樹迎早夏,長皋麥隴送余秋,輕輕一句,便帶出江南秀色,沖淡了宮體格調(diào)。 他的詩文中,比較有名的似乎是“寒鴉飛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又有寫作“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秦少游化用入詞,一句“斜陽外,寒鴉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后人稱頌,也就順帶捎起這一掌故。不過此辭不詳,是否為楊廣原作,原本爭議不斷?!惰F圍山叢談》里說:“寒鴉飛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乃煬帝辭,而全篇不傳。又傳奇有煬帝望江南數(shù)首,不類六朝人語,傳疑可也。” 我自己最喜歡的,是一首《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緩緩讀來,如欣賞清秋月夜之畫,風(fēng)致婉然。此句好在平實,一個“將”字,一個“帶”字,都是比較虛的動詞,不會破了月明星稀的安穩(wěn)美感。 作為一個雄心勃勃的帝王,楊廣的邊塞詩作得不錯。他的名篇《飲馬長城窟行》,后人認為“頗有魏武之風(fēng)”:肅肅秋風(fēng)起,悠悠行萬里。萬里何所行,橫漠筑長城。豈臺小子智,先圣之所營。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詎敢憚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見武節(jié),千里卷戎旌。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撞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千乘萬旗動,飲馬長城窟。秋昏塞外云,霧暗關(guān)山月。緣嚴(yán)驛馬上,乘空烽火發(fā)。借問長城侯,單于入朝謁。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此詩勁健倒是勁健,可惜王者之氣太濃,而文采之氣不足,因此我一直不太喜歡。 隋亡后,魏徵修《隋史》,欲以書相讕唐太宗,成書后資料盡毀,再無第二部隋史可觀。于是楊廣,就只是我們印象中那個荒淫暴戾的帝王,真?zhèn)文妗?br>9.楊廣的詩好不好
風(fēng)流才俊楊廣詩詞【幸江都作詩】 求歸不得去,真成遭固春。
鳥聲爭勸酒,梅花笑殺人。 【春江花月夜二首】(一)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二) 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
漢水逢游女,湘川值兩妃。 【秋思詩】 寒鴉飛數(shù)點, 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 一望黯銷魂。 秦觀《滿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
斜陽外,寒鴉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銷魂!當(dāng)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眾卿說句公道話,那個秦少游寒鴉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是不是在抄襲寡人呢? 【水調(diào)歌】 王孫別上綠珠輪,不羨名公樂此身。 戶外碧潭春洗馬,樓前紅燭夜迎人。
韓翃《贈李翼》“王孫別舍擁朱輪,不羨空名樂此身。門外碧潭春洗馬,樓前紅燭夜迎人?!?br>
晏幾道《浣溪沙》“衣化客塵今古道,柳含春意短長亭。戶外綠柳春系馬,床前紅燭夜呼盧?!?br>
【飲馬長城窟行】 肅肅秋風(fēng)起,悠悠行萬里。 萬里何所行,橫漠筑長城。
豈臺小子智,先圣之所營。 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
詎敢憚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見武節(jié),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 撞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
千乘萬旗動,飲馬長城窟。 秋昏塞外云,霧暗關(guān)山月。
緣嚴(yán)驛馬上,乘空烽火發(fā)。 借問長城侯,單于入朝謁。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 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
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 早渡淮詩 】 平淮既森森,曉霧復(fù)霏霏。
淮甸未分色,泱漭共晨暉。 晴霞轉(zhuǎn)孤嶼,錦帆出長圻。
潮魚時躍浪,沙禽鳴欲飛。 會待高秋晚,愁因逝水歸。
【 謁方山靈巖寺 】 梵宮既隱隱,靈岫亦沈沉。 平郊遠晚日,高峰落遠陰。
回幡飛曙嶺,疏鐘響晝林。 蟬鳴秋氣近,泉吐石溪深。
抗跡禪枝地,發(fā)念菩提心。 【 月夜觀星詩 】 團團素月凈,翛翛夕景清。
谷泉驚暗石。松風(fēng)動夜聲。
披衣出荊戶 躡履步山楹。 欣睹明堂亮。
喜見泰階平。 觜參猶可識。
牛女尚分明。 更移斗柄轉(zhuǎn)。
夜久天河橫。 裵徊不能寐。
參差歲種情。 【白馬篇】 白馬金貝裝,橫行遼水傍。
問是誰家子,宿衛(wèi)羽林郎。 文犀六屬鎧,寶劍七星光。
山虛弓響徹,地迥角聲長。 宛河推勇氣,隴蜀擅威強。
輪臺受降虜,高闕翦名王。 射熊入飛觀,校獵下長楊。
英名欺衛(wèi)霍,智策蔑平良。 島夷時失禮,卉服犯邊疆。
徵兵集薊北,輕騎出漁陽。 進軍隨日暈,挑戰(zhàn)逐星芒。
陣移龍勢動,營開虎翼張。 沖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湯。
塵飛戰(zhàn)鼓急,風(fēng)交征旆揚。 轉(zhuǎn)斗平華地,追奔掃大方。
本持身許國,況復(fù)武功彰。 曾令千載后。
流譽滿旗常。 【步虛詞二首】(一) 洞府凝玄液,靈山體自然。
俯臨滄海島,回出大羅天。 八行分寶樹,十丈散芳蓮。
懸居燭日月,天步役風(fēng)煙。 躡記書金簡,乘空誦玉篇。
冠法二儀立,佩帶五星連。 瓊軒觶甘露,瑜井挹膏泉。
南巢息云馬,東海戲桑田。 回旗游八極,飛輪入九玄。
高蹈虛無外,天地乃齊年。(二) 總轡行無極,相推凌太虛。
翠霞承鳳輦,碧霧翼龍輿。 輕舉金臺上,高會玉林墟。
朝游度圓海,夕宴下方諸。 【錦石搗流黃二首】(一) 漢使出燕然,愁閨夜不眠。
易制殘燈下,鳴砧秋月前。(二) 今夜長城下,云昏月應(yīng)暗。
誰見倡樓前,心悲不成慘。 【喜春游歌二首】(一) 禁苑百花新,佳期游上春。
輕身趙皇后,歌曲李夫人。(二) 步緩知無力,臉曼動馀嬌。
錦袖淮南舞,寶襪楚宮腰。 《夏日臨江》。
夏潭蔭修竹,高岸坐長楓。 日落滄江靜,云散遠山空。
鷺飛林外白,蓮開水上紅。逍遙有余興,悵望情不終。
游人杜陵北。 送客漢川東。
無論去與住。 俱是一飄蓬。
秋鬢含霜白。 衰顏倚酒紅。
別有相思處。 啼烏雜夜風(fēng)。
樂府楊叛兒曲 青春上陽月。 結(jié)伴戲京華。
龍媒玉珂馬。 鳳軫繡香車。
水映臨橋樹。 風(fēng)吹夾路花。
日昏歡宴罷。 相將歸狹斜。
樂府江都宮樂歌 揚州舊處可淹留。 臺榭高明復(fù)好游。
風(fēng)亭芳樹迎早夏。 長皋賚隴送余秋。
淥潭桂檝浮青雀。 果下金鞍躍紫騮。
經(jīng)觴素蟻流霞飲。 長袖清歌樂戲州。
樂府江陵女歌 雨從天上茫。 水從橋下流。
拾得娘裙帶。 同心結(jié)兩頭。
樂府泛龍舟 舳艫千里泛歸舟。 言旋舊鎮(zhèn)下?lián)P州。
借問揚州在何入。 淮南江北海西頭。
六轡聊停御百丈。 暫罷開山歌棹謳。
詎似江東掌間地。 獨自稱言鑒里游。
樂府四時白紵歌二首東宮春 洛陽城邊朝日暉。 天淵池前春燕歸。
含露桃花開未飛。 臨風(fēng)楊柳自依依。
小苑花紅洛水綠。 清歌宛轉(zhuǎn)繁弦促。
長袖逶迤動珠玉。 千年萬歲陽春曲。
樂府四時白紵歌二首江都夏 黃梅雨細賚秋輕。 楓葉蕭蕭江水平。
飛樓綺觀軒若驚。 花簟羅幃當(dāng)夜清。
菱潭落日雙島舫。 綠水紅妝兩搖淥。
還似扶桑碧海上。 誰肯空歌采蓮唱。
樂府紀(jì)遼東二首其一 遼東海北翦長鯨。 風(fēng)云萬里清。
方當(dāng)銷鋒散馬牛。 旋師宴鎬京。
前歌后舞振軍威。 飲至解戎衣。
判不徒行萬里去。 空道五原歸。
樂府紀(jì)遼東二首其二 秉旄杖節(jié)定遼東。 俘馘變夷風(fēng)。
清歌凱捷九都水。 歸宴雒陽宮。
策功行賞不淹留。 全軍藉智謀。
詎似南宮復(fù)道上。 。
10.哪里能找到隋煬帝的詩
隋煬帝的四季詩
發(fā)信站: 天益社區(qū) ()
洛陽春稍晚,四望滿春暉。
楊葉行將暗,桃花落未稀。
窺檐燕爭人,穿林鳥亂飛。
唯當(dāng)關(guān)塞者,溽露方沾衣。
——《晚春詩》
夏潭蔭修竹,高岸坐長楓。
日落滄江靜,云散遠山空。
鷺飛林外白,蓮開水上紅。
逍遙有余興,悵望情不終。
——《夏日臨江詩》
故年秋始去,今年秋復(fù)來。
露濃山氣冷,風(fēng)急蟬聲哀。
鳥擊初移樹,魚塞欲隱雷。
斷霧時通日,殘云尚作雷。
——《悲秋詩》
不覺歲將至,已復(fù)入長安。
月影含冰凍,風(fēng)聲凄夜寒。
江海波濤壯,崤潼坂險難。
無因寄飛翼,徒欲動和鑾。
——《冬夜詩》
《晚春》:窺檐燕爭入,穿林鳥亂飛,唯當(dāng)關(guān)塞者,濃露方沾衣。
《臨渭源詩》:風(fēng)歸花葉散,日舉煙霧收,直為求人隱,非窮轍跡游。
您好,揚州百問?知道團隊為您解答!
新發(fā)現(xiàn)隋煬帝陵墓在邗江區(qū)西湖鎮(zhèn)一處房地產(chǎn)項目工地,具體位置為原西湖鎮(zhèn)自來水廠,現(xiàn)為一個名為“中星海上紫郡”樓盤的中心地段,新聞如下報道:
?
揚州出土“隨故煬帝墓志”?初步認定為隋煬帝墓?
2013年04月14日?17:18 來源:中國新聞
?
中新網(wǎng)揚州4月14日電(記者?崔佳明)
? ? ? ?近期揚州市邗江區(qū)發(fā)現(xiàn)疑似隋煬帝陵寢的古墓。14日,揚州召開新聞通氣會,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束家平證實,4月12日,國家文物局派出劉慶柱、信立祥、林留根三名考古專家現(xiàn)場考察,專家們初步認為墓主人應(yīng)為隋煬帝楊廣。?
?
?
據(jù)束家平介紹,為配合城市基本建設(shè),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邗江區(qū)西湖鎮(zhèn)一處房地產(chǎn)項目工地發(fā)現(xiàn)了兩座殘存的古墓。經(jīng)搶救性清理,發(fā)現(xiàn)兩墓為隋末唐初磚室墓,西側(cè)墓中出土一方墓志,銘文中有“隨故煬帝墓志”等字樣,顯示墓主為隋煬帝楊廣。在此墓中還出土了鎏金銅鋪首、金鑲玉腰帶等文物。東側(cè)墓發(fā)掘剛剛開始,詳細信息有待進一步揭示。
束家平稱,揚州市文物部門在獲得這一發(fā)現(xiàn)后,立即向江蘇省文物局、國家文物局報告。4月12日,國家文物局派出劉慶柱、信立祥、林留根三名考古專家現(xiàn)場考察,指導(dǎo)考古工作。在隨后由國家文物局、江蘇省文物局聯(lián)合召開的考古工作專題匯報會上,專家們初步認為墓主人應(yīng)為隋煬帝楊廣。
目前,考古現(xiàn)場已采取封閉保護措施,以確保考古工地安全。揚州市文物部門已完善了考古計劃,并將嚴(yán)格按照《文物保護法》和《田野考古工作規(guī)程》要求,科學(xué)有序地進行下一步的考古工作。
據(jù)文獻記載,隋煬帝初葬于江都宮流珠堂,改葬于吳公臺。此次考古發(fā)現(xiàn)與部分文獻記載相吻合。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華陰人,生于隋京師長安,是隋朝第二代皇帝,唐朝謚煬皇帝,夏王竇建德謚閔皇帝,其孫楊侗謚為世祖明皇帝。一名英,小字阿么。隋文帝楊堅、獨孤皇后的次子,開皇元年(581年)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他在位期間修建大運河(開通永濟渠、通濟渠,加修邗溝、江南運河),營建東都洛陽城,開創(chuàng)科舉制度,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縊殺。(完)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06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紅色家書里那些深沉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