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918字,圖片11張,閱讀需2分鐘。
一、什么是柴窯
1、從歷史維度:古時候真正的柴窯為五代十國皇帝周世宗柴榮的御窯,換言之與柴火的柴恰好同字,如果皇帝姓周,可能就叫周窯了。只有在,世無存器。
2、從現代維度講:柴窯普遍是以松木燒出來的瓷器,以青花、單色釉為主。
三、柴窯與柴燒的區(qū)別有哪些?
柴窯與柴燒一字之差,但區(qū)別非常大。
1、審美哲學不同
柴燒受日本侘寂美學的影響,追求的是一種消逝美,是一種流失美,它認為器物在使用過程當中出現的磨損、破損甚至是損壞,它都有自己獨特美感,上升到哲學上,其實是日本對于美的一種哲學思想,是一種古樸自然的美。
柴窯更偏向于中式美學,更講究無瑕、儒雅、溫潤,又是另一番審美思想。
3、燒制燃料不同
柴窯必須燒制優(yōu)質松木,以保瓷器溫潤如玉;柴燒多用雜木,落灰多,火痕明顯。
4、燒制溫度不同
柴窯基本在1300度以上;柴燒坯體不同,溫度各異,相對低溫,大概在600度—1000之間。
柴燒山水壺
5、燒制工藝不同
柴窯必須用匣缽把瓷器和窯火隔開,吸煙落灰就是瑕疵;柴燒一般直接與火接觸,火痕和落灰形成的紋理釉色反而是其特點。
柴燒雪景杯
6、工藝難度不同
柴窯講究文化傳承,有相對規(guī)范的制作流程和標準,追求外表干凈、溫潤如玉;而現代柴燒源于日本,經過臺灣傳入大陸,講究原始自然,主觀個性,工藝百花齊放。
柴燒杯
簡單來說,柴燒追求自然美,釉面發(fā)色渾然天成,不受人力去掌控。柴窯追求精致美,凝聚的匠人對傳統(tǒng)器物的追求,重傳承。但都是美的體現,我們在選擇陶瓷器物的時候,我們可以更多的去了解不一樣哲學器物的美,了解更多的藝術表達方式,不同的角度,欣賞另一種美,感受一樣的感動。
柴燒杯
好茶,豈止于茶
茶好器不對,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12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