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上,會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語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發(fā)!
前方到站:見利忘義。
典故
當孝文時,天下以酈寄為賣友。夫賣友者,謂 見利而忘義也。若寄,父為功臣而又執(zhí)劫,雖催呂祿,以安社稷,誼存君親,可也。
——《漢書·樊酈滕灌傅靳周傳》
秦末,陳勝起義時,高陽人酈商聚眾響應,后來率領四千人投奔劉邦,攻城略地,屢立戰(zhàn)功,后來被封為曲周侯,身居高位,最高做過右丞相。
作為這樣一位功臣之子,酈寄自然從小就在上流社會,與那些皇室貴族們玩在一起。其中,他有個好朋友,就是皇后呂雉的侄子呂祿。兩人時常外出游玩打獵,飲酒作樂。酈寄很聰明,呂祿對他總是言聽計從。
漢高祖劉邦去世后,呂雉掌握了大權,開始大肆冊封呂氏族人為諸侯,并安排他們到軍政要職上,控制了整個國家。其中,呂祿就被封為趙王,執(zhí)掌長安城北軍的兵權。這自然使得那些跟隨劉邦打下江山的功臣們頗為不滿,他們密謀推翻呂后的統(tǒng)治,恢復劉氏政權。
呂后一死,掌握兵權的趙王呂祿、梁王呂產(chǎn)失去了依靠,索性打算起兵奪取政權,可他們還有很多顧慮,內(nèi)怕大家不服,外怕齊、楚兩個諸侯國的勢力。
這時,以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為首的一眾大臣,要聯(lián)合起來誅殺呂氏家族。為此,他們需要先奪取兵權。事出緊急,他們挾持了年邁的酈商,以此要挾酈寄,命他去勸說呂祿。
酈寄對呂祿說:“當年高祖和呂后一起平定天下,高祖立九個王,呂后立三個王,這是大家都認可的。如今呂后駕崩,君上年幼,您作為趙王,手握重兵,不去封地鎮(zhèn)守,反而留在都城,這就會使大家疑心。您為何不放棄兵權,回到封地去呢?這樣可以永遠安穩(wěn)地做趙王?!?
經(jīng)過酈寄一番勸說,呂祿被說服了,交出了印信。呂氏族人有的認同,有的不認同??闪硪贿叺奶局懿杆俳庸芰吮避?,并且毫不客氣地把呂氏族人全部誅殺。同年,酈商去世,酈寄繼承了爵位。天下人都認為酈寄這是賣友求榮。
后來《漢書》中對此評價道:“到文帝時,天下都認為酈寄賣友。所謂賣友,就是見利忘義。像酈寄這樣,父親是功臣,又被挾持,他的作為雖然導致呂祿被殺,但保全了社稷安定,他的情義都在盡忠盡孝兩方面了,這樣做是值得的?!?
釋義
見有利可圖就不顧違背道義。
好故事在這等你呢
發(fā)稿:煩煩
審稿:田芳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12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