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拋開虛構(gòu)的情節(jié)、內(nèi)容,小說中的武俠確確實實存在于歷史之中,他們習武一生,練就一身本領(lǐng),除暴安良,行俠仗義。晚清的杜心五便是這樣一個典型的武俠人物。他曾是孫中山、宋教仁等革命領(lǐng)導人的保鏢,年輕時名震東瀛,武藝精湛,東北王張作霖也曾向他請教,他還精通醫(yī)學,熱愛京劇,與梅蘭芳、言菊朋等京劇大家深交,今天讓我們看看這位武術(shù)宗師的傳奇人生吧!
初入武道杜心五出生于湖南省慈利縣,他打小聰慧過人,喜歡詩詞,父親也經(jīng)常秀才到家中與杜心五課談,大概父親也希望杜心五將來高中中狀元吧??珊髞矶判奈宀]有像父親想的那樣發(fā)展,七歲那年,杜心五遇見了武士石彪,向石彪出學習了“飛蝗石”,并展現(xiàn)出了非凡的武學天賦,投擊無不中,小有成就的他也開始對武學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
八歲父親去世后,杜心五到胡家坪私塾讀書,同時拜嚴克為師,學習南派拳術(shù),白天讀書晚上練功成了他周而復始的常態(tài),在這里的幾年間從未間斷過,因為他親眼目睹洋人對華夏大地的侵略,親眼看到父親被洋人打穿大腿,看到西方傳教士對群眾的殘害,他憤懣無比,他要“練成武藝,誓殺洋鬼”!
幾年后,他對南派拳術(shù)的奧秘領(lǐng)悟已經(jīng)圓滿,到達融會貫通的境地,便開始了游學之路。他先到了寶蓋子山向老道于虎請教武當拳內(nèi)家功法,學有所成后,更是掛牌求師“小子不才,誠心求師。維須比試,能勝余者。千金禮聘,決不食言?!迸谱訏斐觯m比試者眾多,卻無一能勝過他的。最后吸引了自然門鼻祖徐矮師的注意,杜心五也被其武功折服,誠心向徐矮師學習自然門武功,成了徐矮師的獨傳高足,徐矮師也學無不教,把畢生所學所知都交給這位徒弟,杜心五也虛心承教,研習不倦,武藝日漸精益。
年少成名成年后,他到重慶金龍鏢局當起了鏢師,護鏢的同時除暴安良,打殺惡匪。有一次,他護送鏢局途中聽說川黔邊界有個黑店,于是送完鏢后,馬不停蹄地回頭,獨自一人去除掉開黑店的土匪頭子,救被劫持的女子,他的名聲也逐漸在川、黔、滇、桂一帶為人稱贊。
幾年后,他與邑人徐桐初、朱奎中等東渡日本求學,先后在日本百科學校、東京帝國大學學習,在此期間,他也不下“學成武藝,誓殺洋鬼”決心,堅持習武。曾有次他與日本著名相撲師齋藤一郎比武,相比之下身材矮小、瘦弱的他,靠著多年的武學造詣,取得了勝利,也因此名噪東瀛。
在日本時,他加入了同盟會,并擔任孫中山、宋教仁等重要領(lǐng)導人的保鏢,多次成功地保護了他們的安全。孫中山、黃興曾在東京牛町區(qū)若宮町開會,清王朝駐日使館得到消息后,雇傭刺客埋伏伺機暗殺同盟會領(lǐng)導人,開會期間,在外巡邏的杜五心發(fā)現(xiàn)三個行蹤詭秘的華人,在附近頻繁逗留,便迅猛打倒他們,收繳了他們的武器,保護了孫中山等人的安全。
那個時候革命派并不占主流,?;?、立憲的學生占大多數(shù),有一次孫中山在留日學生演講,?;逝善鸷?,杜心五見局勢不對,馬上讓孫中山等人離開,自己則沖到人群中,他們見只有杜一人,便群起而攻,杜心五毫不畏懼,一個人把他們打得滿地找牙。久而久之,人們都知道同盟會里面有個武功高深的杜心五。
名傳四方后來民國建立,卻并沒有真的實現(xiàn)民族復興,軍閥統(tǒng)治后政府愈漸黑暗腐敗,杜心五毅然辭官歸隱,在北京西直門大街醬房大院六號定居,收徒傳授衣缽。后來,有個門徒上千的武林高手趙金彪來挑戰(zhàn)杜心五,想暗害他從而借助他的名氣,名揚四海。
準備就緒后,宴請杜心五,杜也知道來者不善,穿上了剛護身赴宴席,觥籌之間,趙金彪趁著敬酒,朝著杜的胸口擊了一拳,不愧習武多年,直接將杜心五的肋骨打斷,但杜心五強忍痛苦,回敬一杯,順手打中趙的天突穴,趙金彪當場吐血不止,不久之后不治身亡。這樣反而杜心五名氣大增,名震北國。
有一次杜心五來到東北,東北王張作霖專程來向他請教武藝。杜心五知道響馬強盜“紅胡子”劫富濟貧,專搶貪官奸商,杜心五很是欣賞他們的作為,將他們招安,幫助他們?yōu)槊駡髧?/p>
上海工人大罷工時,政府請求黑幫老大杜月笙出面,結(jié)果也無法改變局面,最后,工人擁護杜心五從中調(diào)節(jié)才解決問題……即使杜心五已經(jīng)隱退江湖,但江湖中都知道有個武學宗師杜心五,當時武林至尊孫祿堂先生也高度贊譽他的武功和品行。
后來九·一八事件爆發(fā)后,他也多次支持團結(jié)抗日,身在江湖外,卻在國難中,也盡力去為抗日做出自己的貢獻,在后期更是直言不諱地說“共產(chǎn)黨必勝,國民黨必敗”。
杜心五的不平凡,不只是在于武學上,還在于書法,京劇,曾與梅蘭芳等大師深交。晚年的杜心五,仍然堅持練習氣功,更似返璞歸真,“精神矍鑠,目光有神,牙齒完好”。1953年在長沙逝世,享年85歲,一代武林豪俠的傳奇就此終結(jié)。但他的傳奇經(jīng)歷仍然流傳中外,為后人敬仰!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20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