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將軍一道令,十道將令十不同。”
根據(jù)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收姜維劇情,改變成的越調(diào)《三傳令》,由于鏗鏘有力,起伏跌宕,不少人都非常地愛聽、愛看。
“一支將令往下傳,馬岱將軍你近前,那姜維出陣你迎戰(zhàn),戰(zhàn)姜維只戰(zhàn)到紅日滾滾墜西山。誘他催馬將你趕,莫讓他轉回天水關……二支將令往下傳,關興張苞恁近前。日落西山去接戰(zhàn),你們大戰(zhàn)姜維臨陣前。你三人扣定連環(huán)戰(zhàn),讓姜維轉回天水關。此時此刻兵暗轉,將人馬埋伏鳳鳴山。三支將令往下傳,叫了聲鎮(zhèn)北的將軍名魏延。五百名弓箭手屬你管,再賜你鐵騎藤牌兵三千……”
諸葛亮三支將令傳下去,利用36計中的離間計,最終在鳳鳴山,成功將姜維收歸蜀國。
《西游記》中,唐僧師徒能夠平安進出西行路上的朱紫國、烏雞國、比丘國、女兒國等境內(nèi),多源于唐太宗李世民給他們出具的一個蓋有大唐九龍寶璽的通關文牒。
西行路上,唐僧取經(jīng)團隊每新到一國,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倒換通關文牒,以確保他們通行無阻。
通關文牒上都具體寫了什么內(nèi)容?“源易緣”在名著解讀西游系列——《唐太宗李世民給唐僧的通關文牒,寫了啥?僅百余字,誰都不敢慢待》、《原本只有唐僧,女兒國王為何在通關文牒中,增添孫悟空等3人法名》兩篇文章中,都具體分析了,李世民給唐僧的通關文牒內(nèi)容,主要有:取經(jīng)的原因和意義,取經(jīng)人的來歷和背景、對途經(jīng)各國的希望和要求等內(nèi)容。
遠有大唐赫赫國威,近有齊天大圣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等人貼身保護,沿途各國國王都不敢多加阻攔和刁難。
但在唐僧進入西梁女兒國境內(nèi),卻遇到了罕見的一難!女兒國王愛慕唐僧的一表人才,風姿颯爽,提出一個硬性的條件:愿獻一國君位和西梁女國榮華富貴,與唐僧結為鴛鴦夫妻。
如果不同意,她就不會在唐僧的通關文牒上加蓋女兒國印章,讓取經(jīng)團隊無法繼續(xù)取經(jīng)。
古人說: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唐僧師徒必須得從女兒國經(jīng)過,也必須倒換通關文牒才可。于是孫悟空給師父獻上了“暗渡陳倉”和“金蟬脫殼”等連環(huán)計。
悟空建議唐僧先答應女兒國王的婚事,并在訂親的喜宴上,拿到了蓋好章印的通關文牒,并在女兒國王與唐僧手拉手、肩并肩地送孫悟空師兄弟出城取經(jīng)之時,喝退了女兒國王,叫上唐僧繼續(xù)取經(jīng)。
《西游記》原著中的這段劇情,還有個小插曲。女兒國為了留下唐僧的人和心,還特意在通關文牒上,更改了些內(nèi)容。
更令人奇怪的是,后來,唐僧與孫悟空關系一時僵硬,分道揚鑣后,曾上演了一出“真假美猴王”。
六耳獼猴假扮孫悟空,將唐僧打傷,暈倒在地,并偷走了兩個包裹后,回到了花果山中。沙僧根據(jù)師父的安排,前往花果山找大師兄理論,卻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六耳獼猴在拿著通關文牒,念了一遍,接著又是一遍。
那么,六耳獼猴為何要在花果山眾猴子面前,把通關文牒讀過來又讀過去呢?結合《西游記》原著和民間神話傳說,今天,“源易緣”就來談談這個話題,供大家交流探討。
一、女兒國王修改后的通關文牒內(nèi)容唐僧與女兒國王喜宴上,女兒國王含睛脈脈地望著唐僧,柔情似水:御弟哥哥,文牒上為何只有你一人的名字?我為你的徒弟們添注法名,可好?
唐僧回答:但憑女王陛下尊意。然后,女兒國王命人取來筆墨紙硯,在牒文上加上了孫悟空、豬悟能、沙悟凈三人的名字。
女兒國王修改后的通關文牒內(nèi)容,改成了什么?
《西游記》原著第57回,“真行者落伽山訴苦,假猴王水簾洞謄文”一章節(jié)中,有具體談到:沙僧在花果山,看到假孫行者遠遠高坐于石臺之上,雙手扯著一張通關文牒,在大聲朗讀。
除了通關文牒的原有內(nèi)容外,還多了38個字,分別是:自別大國以來,經(jīng)度諸邦,中途收得大徒弟孫悟空行者,二徒弟豬悟能八戒,三徒弟水悟凈和尚。
二、六耳獼猴為何要念此牒文?為何六耳獼猴要在花果山,孫悟空的“根據(jù)地”,從頭到尾地連續(xù)讀著通關文牒的內(nèi)容?
這需要先具體分析下,六耳獼猴的真實身份和扮成假孫悟空的真正動機。
在《六耳獼猴真那么厲害,地藏王菩薩和幽冥神力都難擒他?諦聽在怕誰》一文章,我們重點分析并談到了,六耳獼猴的真實身份,極有可能就是孫大圣的心魔或身體毫毛,分身所變而來,并非如來佛祖談到的四世混猴。
六耳獼猴之所以在花果山連續(xù)讀牒文內(nèi)容,一方面是為了證明自己的美猴王的身份;另一方面,有可能就是為了配合演好后面的戲份。
你看沙僧看到這一幕時的表現(xiàn)是什么?
沙僧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嚴厲且大聲地批評著六耳獼猴:師兄,師父的通關文牒,你一直念他干啥?
三、連續(xù)地朗讀是為了熟記牒文內(nèi)容?《西游記》原著中,六耳獼猴對自己的奇怪行為,向沙僧如此解釋:為了熟讀牒文,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經(jīng),送上東土,我獨成功,教那南贍部洲人立我為祖,流芳萬代!
沙僧冷笑回應:師父是觀音菩薩東土專門尋來的取經(jīng)人,苦歷千山萬水,才到此地……只聽過唐僧取經(jīng),那有什么“孫行者”取經(jīng)之說。
孫悟空喊好變化出來的假唐僧、假八戒、假沙僧等人,一同亮相在沙僧面前。
這下子,沙僧怒了:趁假沙僧不注意,劈頭一杖,就讓他現(xiàn)出了原形——原來是猴精一個。
所謂: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結合這段劇情來看,六耳獼猴之所以要不斷地朗讀牒文,不排除他所說的:為了熟記內(nèi)容,但還有一種可能,他是在眾猴子面前炫耀。
您看,女兒國王特意增添的牒文內(nèi)容中,排在第一個的正是孫悟空的名字。
這下子,沙僧明白了,眼前孫悟空是個“李鬼”。于是,他轉身前往普陀珞伽山,找觀音菩薩反映情況去了。
開卷有益,原創(chuàng)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nèi)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fā)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參考資料:《西游記》、《中國民間神話傳說》等;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22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