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誕生
在158年前的今天,1862年1月2日(農(nóng)歷1861年12月3日),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誕生。
唐紹儀(1862年1月2日—1938年9月30日),字少川,廣東廣州府香山縣(今珠海唐家灣鎮(zhèn)唐家村)人,清末民初政治活動家、外交家,曾任北洋大學(現(xiàn)天津大學)、山東大學校長。
唐紹儀自幼到上海讀書。同治十三年(1874年),成為第三批留美幼童,赴美留學,后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光緒七年(1881年),唐紹儀歸國。后歷任駐朝鮮漢城領事、駐朝鮮總領事、全國鐵路總公司督辦、稅務處會辦大臣、郵傳部左侍郎,并出任全權大臣與英國談判西藏主權。清末為南北議和北方代表,民國時出任第一任內(nèi)閣總理。民國二十年(1931年),出任中山縣縣長。上海淪陷后,因盛傳被日敵利用組織偽政府,蔣介石下令戴笠派趙理君于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9月30日將其刺殺于家中,時年七十五歲。
唐紹儀為中國主權、外交權益及推進民主共和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前期大都從事重大外交活動,對晚清外交影響至大。他后期轉向共和陣營,促成中華民國的誕生,并出任總理,維護共和體制。卸任后,他積極反對帝制,支持孫中山的護法斗爭,主張實行政黨政治、合議制和聯(lián)省自治,謀求和平統(tǒng)一中國。晚年因政治態(tài)度曖昧遭刺,被輿論質(zhì)疑投日。
愛國民主人士沈鈞儒誕辰
在145年前的今天,1875年1月2日(農(nóng)歷1874年11月25日),愛國民主人士沈鈞儒誕辰。
沈鈞儒(1875年1月2日-1963年6月11日),字秉甫,號衡山,浙江嘉興人,沈鈞儒祖居在嘉興城內(nèi)南幫岸2號,現(xiàn)在改建成為沈鈞儒紀念館。清光緒甲辰(1904)進士。
1905年留學日本。回國后參加辛亥革命和反對北洋軍閥的斗爭。1912年加入中國同盟會。五四運動期間,撰文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曾任國會議員、廣東軍政府總檢察廳檢察長、上海法科大學教務長。1935年,他與宋慶齡等發(fā)起并組織了全國各界救國聯(lián)合會,積極開展抗日救亡運動,觸怒當局而遭入獄,為著名的救國會“七君子”領頭人。之后,他為反對內(nèi)戰(zhàn)爭取和平,建立和擴大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作出了很大貢獻,是中國民主同盟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曾出席在柏林召開的國際民主法律工作者協(xié)會第五屆代表大會,當選為國際民主法律工作者協(xié)會副主席。
新中國成立后,歷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和民盟中央主席等職,被譽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幟”、“愛國知識分子的光輝榜樣”。
中國化學家黃子卿誕生
在120年前的今天,1900年1月2日(農(nóng)歷1899年12月2日),中國化學家黃子卿誕生。
黃子卿 廣東梅縣人。1900年1月2日~1982年7月23日。
化學家。1921年畢業(yè)于清華學堂。1924年獲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學士學位。1925年獲康奈爾大學碩士學位。1935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為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學部委員。曾任北京大學教授。畢生從事物理化學的教學和研究,在溶液理論和熱力學方面的研究尤為突出。1938年發(fā)表論文“水的三相點溫度”,被國際上公認為出色的成果,其測定數(shù)值(0.00980℃)被國際溫標會議采納,定為國際溫度標準之一,并因此被選入美國的《世界名人錄》。1956年編著出版《物理化學》,是第一部中文物理化學教科書。著作還有《電解質(zhì)溶液理論導論》、《非電解質(zhì)溶液理論導論》等。
當時芝加哥的原子能所希望他能留下來,但是黃子卿自愿回到多災多難的中國受苦。 “我是中國人,要跟中國共命運”這是他當時的話。第三次去美國,他還是一樣回來了。要是他當時不回來也挺好的,至少扔在日本人頭上的原子彈是有中國人的一份努力的。
黃子卿詩文功底很深,他家庭就不錯,到了雅禮中學,又是一位探花給他上課,他受教頗深,擅長舊體詩。他最后的家在北大燕南園,大師密度好大的一個地方。
羅盛教搶救朝鮮兒童異國獻身
在68年前的今天,1952年1月2日(農(nóng)歷1951年12月6日),羅盛教搶救朝鮮兒童異國獻身。
羅盛教是湖南新化人,出身于貧農(nóng)家庭。1951年,他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來到朝鮮前線。他看到朝鮮人民在美國侵略者鐵蹄下所受的苦難,心情非常沉重,決心在抗美援朝中貢獻最大的力量。
羅盛教所在部隊的駐地是朝鮮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1952年1月2日,他剛從射擊訓練場回來,忽然看到一個朝鮮少年掉到河里的冰水中去了。他立刻跳下水去搶救。寒冬臘月,冰凌刺骨,羅盛教好不容易找到落水的孩子崔瑩,但是剛把他托出水面,冰塌了,孩子又掉進水里。
當時氣溫是零下20度,羅盛教的臉、脖子凍得發(fā)紫。他吃力地喘著粗氣,才又一次找到了崔瑩,用盡全身氣力把他頂了上來。孩子得救了,可是羅盛教卻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年僅21歲。
朝鮮人民懷著沉痛和崇敬的心情,安葬了羅盛教烈士,并且為他修建了一座紀念碑,上面刻著朝鮮人民的偉大領袖金日成同志的題詞:“羅盛教烈士的國際主義精神與朝鮮人民永遠共存”。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勛章、一級戰(zhàn)士榮譽勛章。
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羅盛教追記特等功,授予他“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模范”稱號。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追認他為“模范共青團員”。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23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