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在歷史上留存下來的文物也是層出不窮的被挖掘出來,特別是近代以來出土的文物中不乏珍貴的精品,由于年代久遠,積淀深厚,一直被我們視為國寶。
按照一般的流程,文物出土之后不久就會由政府相關的文物單位收藏,其中的一大部分都會在國內外展出,普通民眾也能一睹文物風采。但是對于少數(shù)特別珍貴的文物來說,就會被限制出境展出,即便是在國內,也較少的會在大眾面前出現(xiàn),珍貴的文物,總是害怕被遺失或受損。
再怎么小心的保護,一旦文物展出,集中程序繁瑣,人員復雜,披露難免會有,之前的幾十年間,中國多件文物曾經(jīng)在海外展出過程中遺失,這使得中國的文物保護者以及普通群眾都心痛不已。
例如,歷史悠久的春秋越國時的越王勾踐劍,就曾經(jīng)有過這樣多舛的命運。越王勾踐劍珍貴無比,曾經(jīng)一度被稱為“天下第一劍”。他的出名除了其歷時較長之外,也與他的主人身份貴重有關,況且這把寶劍自身工藝精湛,深埋土中2000多年,沒有腐爛,沒有生銹,出土之后依然鋒利無比,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極高的青銅文明。越王勾踐劍最早出土于湖北的一座楚墓,后來一直由湖北省博物館收藏,因為這把寶劍實在太過貴重,國寶級的文物,只外出展覽過三次。
其中第1次和第2次,并沒有造成多大的損傷。最初是在1973年,由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這一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就是為了紀念中日兩國邦交正?;恢苣?,我們國家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拿出了很多中國古代的珍貴文物參展,其中越王勾踐劍只是其中文物之一。
第2次的展出地點是在香港,時間是在1984年。同越王勾踐劍一起參加展出的,還有吳王夫差矛。這兩件文物放在一起展出,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一度引起了,香港民眾的廣泛反響。
其中第3次,1994年新加坡展出的過程中,越王勾踐劍劍身之上留下了明顯的傷痕。傷痕來源于工作人員把劍刃卡在有機玻璃板,粗心導致的如此失誤,使得國人義憤填膺,民情一時激昂,聲討之聲從來都沒有斷過。國人視為珍寶之物,就在新加坡展覽期間出現(xiàn)這樣低級的意外,連帶著湖北博物館也被民眾責罵。
其實這樣的失誤本不該有,湖北博物館也確實有著難以推脫的責任,這樣的一次意外使得越王勾踐劍,列入了禁止外出展覽的文物名單中,可謂是給湖北省博物館敲響了警鐘。中國古老的文物代表著傳承幾千年的悠久的歷史文化,我們對于文物的態(tài)度怎么謹慎都不為過。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23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