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注我吧
作者:向素珍
2020.9
(四)在仁壽的日子里
1937年 7月7日
這期間
據(jù)統(tǒng)計,從1938年11月8日至1944年12月18日長達6年零40天的日子里
戰(zhàn)爭的記憶:
圖片說明:1938年11月8日這一天,CS孩子與成都百姓共同見證和經(jīng)歷了日軍對成都的第一次大轟炸
。這是他們自出生以來首次親歷戰(zhàn)爭的殘酷。每次警報響起,CS孩子們就聚集在陽臺前長長的走廊上,藏在新砍下的柳條做成的掩體后面,躲避流彈和彈片?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下面是幾位CS孩子對當時場面的回憶:
貝絲(Beth Leach): “當時我們就在校園里
,我清晰的記得第一聲爆炸聲。我記得我大概是六歲,站在母親的旁邊看著整個成都一直在火里燃燒?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戴維(David Spooner): “我們跑出門去看飛機,有兩架中國的戰(zhàn)斗機飛上天空對抗日本的戰(zhàn)斗機
云達樂(Don Willmott): “那天我吃完早飯之后
圖片說明:一次次的防空警報在摧殘著黃思禮和孩子們緊繃的神經(jīng)。1939年春天
,學校決定去峨眉山度假區(qū)上一段時間課再回成都。1939年6月11日傍晚,27架日本飛機對成都進行空襲,其襲擊的目標也包括了華西協(xié)合大學。一顆日機的炸彈落在了離學校很近的地方,爆炸的沖擊波甚至炸碎了學校的窗戶。雖然并沒有人員傷亡,但給孩子們找個更為安全的地方上課已勢在必行。圖為1939年被日機轟炸的華西協(xié)合大學。1939年秋天
,學校最終決定遷至距成都80公里的仁壽。那里有空置的醫(yī)院和女子學校,這一切都適合改作加拿大學校。古城仁壽:
(拍攝于1939-1943年)
仁壽縣坐落在四川盆地南部,距離成都80公里
。這里丘陵環(huán)繞搬遷:(拍攝于1939年)
圖片說明:在黃思禮的主持下
,學校所有教職員工趕在秋季開學前組織孩子們開始了緊張的搬遷。仁壽CS學校:
仁壽縣空置的教會醫(yī)院和學校正好適合改作加拿大學校,但要把一座空蕩蕩的醫(yī)院和一間間空房子改造成一所可以容納75名師生的寄宿學校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wù)
。由于長期閑置,院子里雜草叢生,蛛網(wǎng)密布,儼然一座老鼠的樂園。75個人的生活、教學、物資供應(yīng)等等,耗盡了黃思禮和教職工們的精力。學校請來當?shù)啬窘?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圖片說明:全新的“仁壽加拿大學?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拍攝于1939年)
文字說明:在仁壽的部分教職人員
圖片說明:CS孩子云達樂(Don Willmott)于1942年畫的漫畫《加拿大學校的閣樓》
文字說明:孩子們按12人或15人一組,分散組合在各個樓房里由學校舍監(jiān)與教師共同管理
圖片說明:1940年仁壽學校部分師生
圖片說明:沒有煤油和電燈
在仁壽的生活是艱苦的
,所有的人都必須全力以赴戰(zhàn)勝困難。當房子改造完畢,生活基本走上正軌時,學校開始上課。除正常的課程外,黃思禮校長還親自教授科學和藝術(shù)課,洛克伍德(Ms.Lockwood)夫人和 維爾斯(Ms.Veals)夫人教授藝術(shù)鑒賞,吉恩·米勒(Dr.Jean Millar)醫(yī)生教授衛(wèi)生課學校同時引導學生們發(fā)掘自己的智慧
圖片說明:圖為學校和網(wǎng)球場(拍攝于1930-1940年代)
雖然條件艱苦,體育活動依然豐富多彩
圖片說明:籃球比賽(拍攝于1930-1940年代)
圖片說明:夏天結(jié)伴溜到河里游泳是孩子們非常愜意的事情(拍攝于1940年夏)
圖片說明:爬到農(nóng)民的守瓜棚里也很開心。(拍攝于1940年左右)
在仁壽
圖片說明:5月1日是英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五溯節(jié)
圖片說明:五溯節(jié)還有一個重要內(nèi)容是在游園活動中選出最佳美女
圖片說明:在成都的父母們希望孩子每周給他們寫一封信,因此
文字說明:學校常常舉行舞會
圖片說明:這是半枚銀元的正反兩面
圖片說明:93歲的尼爾(Neil Bell)將這半枚銀元珍藏至今
。2016年當他再次回到成都時,特地帶來了伴隨他一生的半枚勞動所得。圖片說明:1940 年的冬天
由于交通不便
文字說明:云達樂在仁壽的鄉(xiāng)間土路上愉快地跨上自行車
云達樂在給他父母的信中描述了他騎自行車回成都的一次經(jīng)歷(1939年9月) :
“當我和比爾.菲爾普斯與其余那些乘坐轎子的伙伴分別時,天仍下著小雨
他將這次經(jīng)歷畫了一組漫畫:《從仁壽騎自行車回成都》
1、出發(fā)之前的幻想:當我們凱旋歸來時一定會受到英雄般的歡迎
。2
、上路之后的感覺:“你不覺得我們最好還是步行嗎?”3
、跌倒后的狼狽。4
、在夜路上的對話:A:“我以為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成都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B:“我感覺路滑
,但也不確定,因為我的草鞋里面很多泥?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C:“我覺得我看見了一點光亮?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
5
6、到了jai dian poo
A:“我咋沒在包包里頭多帶點衣服呢
???”B:“你可不可以借給我一雙襪子
?”C:“我需要一條褲子
。”D:“你有沒有一件多余的毛衣
?”7
、在疲憊不堪的路上:A:“我聽見汽車來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不
,不是,是杰克的牙齒在打顫?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C:“我認為這條路比那邊那條路滑?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我的鼻涕早就流到成都了
。”文字說明:戰(zhàn)爭帶來的通貨膨脹
,嚴重影響了人生,也嚴重影響了這些加拿大人的生活。他們的工資支付了孩子的生活和學費以后,已所剩無幾。每年從4月至11月,男孩們幾乎都穿草鞋。左圖為云達樂(Don Willmott)1940年的草鞋漫畫,右圖為老年的云達樂與他珍藏至今的草鞋。仁壽的4年
,是學校歷史上最美好、最具創(chuàng)造力的時期,也是CS孩子生命中最重要、最難忘的時期。1943年,由于持續(xù)上升的生活費用以及失控的通貨膨脹,加拿大學校已無力在中國繼續(xù)運行。多數(shù)學生去往印度繼續(xù)學業(yè),一些學生則回到他們自己的國家
這年底一個寒冷的黃昏
在此后的時間里
,黃思禮一直待在成都的華西協(xié)合大學內(nèi)潛心研究中國的文化、藝術(shù)、宗教和文學。1945年,他回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讀教育學博士。他畢業(yè)論文的主題是——《論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五)最后的歲月
1946年至1947年期間,一些孩子跟隨著他們的父母又重新回到成都
。但是,因為加拿大學校早已關(guān)閉,這些孩子面臨著無處學習的窘境。1947年秋天
,已經(jīng)拿到了多倫多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準備留校的黃思禮接到了教會的邀請信, 再次返回成都繼續(xù)擔任加拿大學校的校長。因為學生數(shù)量很少,黃思禮只有把幾個年級的學生安排在一起集中授課。1948年,黃思禮接受多倫多大學東亞研究學會的邀請回到加拿大,擔任該會主席。1948 年秋天,Rev. Ervin E. Newcombe 接任校長
。圖片說明:CS學生與新校長紐康比(Rev. Ervin E. Newcombe 后排右1)合影
(拍攝于1948年秋)
文字說明:1948 年春
,加拿大學校學生在成都的最后演出。文字說明:1949年5月24日,加拿大學校舉辦了最后一次運動會
1949 年秋天
,學校學生的數(shù)量已減至10人,學生們搬到了新騰出來的、位于大學校園里的斯廷森(Stinson)的家里上課。1950 年7月
作者簡介
向素珍,《老照片項目小組》重要成員
文字編輯:幽蘭
責任編輯:在水一方
預覽審閱:三江五湖
投稿郵箱:yydhx@qq.com
點點點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25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為什么沒有在全國范圍內(nèi)普及滿語" rel="prev">
清軍入關(guān)后強推剃發(fā)令
下一篇:
,洪天貴福不可能逃過凌遲,只因他是洪秀全的兒子" rel="prev">
太平天國失敗后,洪天貴福不可能逃過凌···
、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
,也沒加入八路軍,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onerror="nofind(this)" >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onerror="nofind(this)" >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