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被賀知章成為“謫仙人”,并非他的人如同神仙一樣,不慕世俗,仙氣飄飄,而是他的詩,在整個盛唐時期,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都說:“盛唐如果少了李白,那就不是盛唐了?!边@話我覺得言過其實,但李白的詩的確給盛唐錦上添花了。
李白的詩天下一絕,整個文壇都在夸他,都說:“李杜詩歌萬古傳”,而杜甫卻是李白的忠實粉絲,杜甫稱贊李白:“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崩畎椎脑婋y以逾越,他的眼界也很高,不過,就算是這樣的人,也有失手的一天,他曾寫下一首詩,全篇都在吹捧一位唐朝名將,但這位名將最后卻向敵人投降,讓他的這首詩也成為了笑料。
李白入仕及罷官
《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李白一直有入仕治國的抱負,如能靠關(guān)系在朝廷任職,對于心高氣傲的李白來說,那一定是一種屈辱,李白想要的是自己真的有才能,讓后朝廷也能真心求得他這樣賢明的臣子。
725年,李白就仗劍去往蜀地游歷(后來也因此有人說李白其實是一位大俠),經(jīng)歷了種種以后,回國后拜謁了許多王公大臣,他們都知道李白的才華,卻都不喜歡李白為人,李白一直都沒有發(fā)展的機會。直到742年,最多也就在翰林書院當過差,成為陛下的御用文人,但是是個閑職,不過李白也沒閑著,在這段期間成功的得罪了很多官員,最后實在干不下去了就離開了。
夸武將哥舒翰
在唐朝時期,武將地位挺高,有過仗劍天涯經(jīng)歷的李白反正也不受文官的喜歡,就去拜謁了當時有名的武將哥舒翰。并且寫下了一首《述德兼陳情上哥舒大夫》歌頌:“天為國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擁靈臺。浩蕩深謀噴江海,縱橫逸氣走風(fēng)雷。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軍皆披靡。衛(wèi)青謾作大將軍,白起真成一豎子?!?/p>
整篇詩都可以看見,李白在夸耀哥舒翰,而且不僅僅是單純的夸耀哥舒翰,尤其是最后一句說衛(wèi)青和他比起來根本算不上什么大將軍,白起到了他這里還就如同一個小兒一樣,李白寫山寫水寫自己再怎么夸張也會讓人覺得是豪放不羈,是浪漫主義,而這首詩卻彌漫了奉承的味道。
與哥舒翰早年同病相憐
像李白這么高潔的人,為什么會如此奉承這樣一位大將軍呢?而他的歌頌又是不是真心的呢?其實在李白眼中,哥舒翰不僅僅是位高權(quán)重之人,更是因為他的早年經(jīng)歷和自己同病相憐。哥舒翰704年出生,是部落首領(lǐng)的后裔,在這種大家族中,哥舒翰卻并非陰險詭譎之人,反而重情重義,文武雙全,并且還有一個和李白相同的愛好,那就是喝酒。
不過在四十歲以前,哥舒翰就算有再多才能,終究都得不到重用,也是一個仕途艱難之人,直到746年,才嶄露頭角,被王忠嗣發(fā)掘,提拔成牙將,之后一路晉升成為大將軍??上В且粋€有雄才偉略的人并且得到了伯樂的賞識,而李白自己,空有報國之志,卻得不到重用。
哥舒翰的屈辱時刻
公元755年,爆發(fā)了安史之亂,哥舒翰這被安祿山抓獲了,在眾將士們眼中,他都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好將軍,卻在面對安祿山的那一刻為了自己能逃過一劫,做出了讓眾人恥笑的行為,他連忙跪地對安祿山說:“肉眼凡胎,不識陛下,陛下天命所歸,如今我愿意為陛下招降唐軍。”這樣的行為,在場的將士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此后杜甫也在《潼關(guān)吏》中寫道:“謹囑關(guān)防將,慎勿學(xué)哥舒”。
結(jié)語
這不僅是哥舒翰自己形象盡毀,而以前李白夸過他,也順帶證明了李白當時眼光不好,事發(fā)之后,李白也因為這首詩,被別人調(diào)侃過眼光不好,李白自己也不愿提起這首詩。但當時不僅李白一個人夸過哥舒翰,其他人也奉承過,只是李白的詩太有名了,更能引起人們的注意。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25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