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夷簡是宋仁宗時名相,在仁宗年幼、劉太后主政時頗能緩解矛盾、安定社會,因而被譽為一時名相。
當時宋仁宗生母李氏死的時候,不過是順容而已,臨死之前,才得以加封宸妃。因此,李氏死后,太后劉娥準備按照一般宮女的葬禮在宮外埋了就是了。
這時候,呂夷簡對太后說:禮宜從厚。太后一時應允,但也沒怎么聽。
李氏生了趙禎后不久,劉娥就將之抱養(yǎng)在自己宮中。因此劉娥生前,仁宗趙禎一直以為劉娥是自己的生母。由于劉娥的威權,下面也沒人敢對仁宗說什么。等到劉娥死后,才有人向仁宗說起,他的生母其實是宸妃。所謂“貍貓換太子”的故事,便是根據(jù)這段歷史所改編而出的。
仁宗是個孝順的人,知道這件事后,非常慚愧和傷心。又聽人說劉娥如何虐待宸妃,如何令李氏死于非命,如何簡葬,仁宗一聽,內心燃起了報復的怒火,便要開館改葬其母。
但是當仁宗命人打開母親的棺槨時,發(fā)現(xiàn)母親遺體如生前一般栩栩如生,還穿著與皇太后類似的冠服。仁宗感嘆說,別人的話,豈可都相信啊!
回到宮里,仁宗在劉娥靈柩前焚香祭拜,哭著說:大娘娘(仁宗對劉娥的稱呼)一生清白了!
很多人都以為這件事是劉娥自己真心善待李宸妃,卻不知道背后也是呂夷簡的功勞。
當時,呂夷簡給劉娥說了以后,見劉娥不甚重視,便去對承辦喪事的內侍羅崇勛說,宸妃一定要用皇后冠服入殮,以在棺槨里裝滿水銀。臨了還加上一句,到時候出事了,可不要怪我呂夷簡沒跟你說。
好在羅崇勛聽了呂夷簡的話,這才有了仁宗開棺時所看到的的景象。
故事2:仁宗某次生病,很久都沒有上朝了。仁宗病愈之后,便緊急召見中樞官員,了解朝政。呂夷簡接到詔令之后,慢慢的收拾,悠閑地向宮中走去,而旁邊的樞密使卻快步疾走,趕著去見仁宗。
等到官員到齊之后,仁宗說,久病初愈,很高興見到你們。然后轉頭問呂夷簡,你為何姍姍來遲啊。呂夷簡不慌不忙的說,陛下久病,天下都很憂慮,一旦召見重臣,如果臣顯得很慌亂的話,恐怕會驚動很多人。仁宗一聽,連忙稱贊作為輔政大臣,呂夷簡想的周全。
可能很多人讀不懂這個故事,子彧嘗試解釋一下,皇帝是帝國的核心,久久不上朝,現(xiàn)在又急匆匆召見重臣,那可能會是什么事呢?
是了,野心家會猜測,皇帝是不是病重了,是不是不久于人世了?而新舊交替之際,往往是各種暗流涌動的時候。而呂夷簡考慮到了這一層,故而不慌不忙,就是在向其他人昭示:皇帝好著呢,你看,我一點也不慌。
呂夷簡不僅會做事,也會說話。這種話本來不好說,但呂這樣一說,仁宗意會到這個意思,又不至于生氣,因此很是夸贊了呂夷簡一番。
很多人讀史,讀到這里都覺得呂夷簡為人機巧,八面玲瓏,令人不寒而栗,連《宋史》的評價也剖有微詞;但也有史家卻說,正是因為呂夷簡考慮周全,才在無形之中消弭了很多風潮,得以維持朝政安穩(wěn)社會繁榮。你覺得呢?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26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