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沉淀下了無數(shù)的物質及精神瑰寶,其中包括不計其數(shù)的藏書古籍,它們不僅是我國璀璨文化的見證,也是古中國呈現(xiàn)給人類的遺產(chǎn)。
然而,自秦統(tǒng)一到滿清覆滅,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下,很多統(tǒng)治者專制強權,為了對臣民進行思想控制而大興“文字獄”、毀書、禁書,令許多優(yōu)秀古籍文獻被毀于一旦。
據(jù)《史記》記載,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淳于越反對“郡縣制”,要求仿古制分封子弟。面對這不合時宜的進言,秦始皇下令:“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钕氯詹粺?,黔為城旦。所不去者,醫(yī)藥卜籠種樹之書……”
除了焚燒了《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于博士館的私藏《詩》《書》之類也限期交出燒毀;甚至禁止私學,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想學法令者必須以官吏為師……由此,秦代一把“焚書”之火,開了中國歷史上焚書之先河。此后歷朝歷代,一些不利于當局者統(tǒng)治的思想或書籍,都會被一毀了之。而史上被禁之書更是難以數(shù)計。
據(jù)歸納,我國歷史上的禁書大體可有分為這10類:儒家經(jīng)典、史書、兵書、讖緯圖書、天文著作、佛經(jīng)道書、陰陽術數(shù)圖書、淫詞小說、野史、有異端思想或當權者反對派的著作。
總之,一般來說,某書之所以被禁,可能是由于涉及了朝政或宗教等原因,也可能被當時的朝廷所忌諱,或者是真對社會影響不佳。但有的書被禁可能在我們現(xiàn)代人看來,根本就是莫名其妙、不敢茍同。
如: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禁書《詩經(jīng)》、史書代表作《左傳》、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我國最早的天文學專著《甘石星經(jīng)》、文學巨著《紅樓夢》等,這些都是各個領域非常具有時代意義的著作,當時被禁也確實令人惋惜。
說起《紅樓夢》被禁,就不能不嘆息一聲清朝的“文字獄”,不但頻繁而且比秦朝更嚴重,尤其是乾隆年間。乾隆三十七年(1772),乾隆以編撰《四庫全書》為名,采取“寓禁于征”的手法,14年間連續(xù)下令24次,從全國各省搜集圖書運往京城,所謂“違礙”、“悖逆”的書籍被盡行銷毀;并告諭相關官員應“共知切齒”,對搜集到的圖書“細加核查”。
“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在“杜遏邪言”的高壓禁書氛圍中,編撰《四庫全書》長達20年,大量書籍被焚毀被刪改,甚至連碑石、書板都被銷毀。
僅因乾隆一人就毀了10倍于《四庫全書》的書籍,幾乎半個華夏的文化資料被毀于一旦。更別提整個清朝近300年歷程中為了“遏絕人心思漢”而禁過多少書了。
最令人遺憾憤懣的是,有兩本最不該禁的書被清朝統(tǒng)治者給禁了,而清朝也因此衰退落后至被列強欺辱卻有反擊之力。而歐洲各國和日本卻靠著這兩本書逐漸強盛。
第一本就是《天工開物》。這是明崇禎十年(1637)由宋應星編撰的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全書共有三卷18篇及121幅相關插圖,介紹了130多項生產(chǎn)技術、工具名稱、形狀、設計工序以及工作流程等。是中國所有工農(nóng)領域科技史料中最全面的一部書籍。其中記載的中國古代物理知識、化學知識、哲學理念等等都遠遠早于當時的其它任何一個國家。
而且《天工開物》也不是一味自大,對別國先進之處中也有記載:“凡焊鐵之法,西洋諸國別有奇藥。中華小焊用白銅末,大焊則竭力揮錘而強合之,歷歲之久終不可堅。故大炮西番有鍛成者,中國惟恃冶鑄也?!?/p>
然而由于宋應星本身出生于明朝士大夫家族,受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教育,所以不留神在書中留下了“東北夷”“北虜”等字眼。幸運的是,在順治年間還得以發(fā)行第二版在全國各地流通,甚至向國外發(fā)行。但因乾隆帝修《四庫全書》時,認為《天工開物》有些字眼涉嫌反清,將之列為禁書。
這本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天工開物》自17世紀開始便逐漸流傳到了日本、朝鮮、以及一些歐美國家,給當?shù)厣鐣?jīng)濟帶來了巨大的進步改變和深遠影響。如,佐藤信淵提出富國濟民的“開物之學”就是依據(jù)《天工開物》而出;而歐洲農(nóng)業(yè)革命更是直接由《天工開物》所推動。外國人能借此書查漏補缺,為超越原本先進的東方打下基礎,而清朝在此時卻逐漸落后于世界,仍執(zhí)迷不悟。
因為,在《天工開物》之后,清朝廷又禁了一本書,再一次失去變強的機會,徹底走向衰敗。而這本書就是《海國圖志》。當時,西方列強已經(jīng)用洋艦大炮打開了國門,鴉片戰(zhàn)爭之后更是逼著清政府簽了一堆不平等條約。一些仁人志士開始覺醒,林則徐和魏源就是比較早的一批。
自道光二十一年(1841)起,受林則徐囑托的魏源就開始編撰一部關于世界地理歷史知識的綜合性圖書,即《海國圖志》魏源以林則徐主持編譯的《四洲志》為基礎,結合當時能搜集到的相關資料進行擴編,幾經(jīng)增補,隨后又輯錄徐繼畬的《瀛環(huán)志略》等資料,補成一百卷,終成《海國圖志》。此書是一部介紹世界地理歷史、風土人情及科技知識的綜合性圖書。洋務運動領軍人物左宗棠也為此書做序,這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巨著,也聚集了當時那一批“放眼看世界”的先知們的集體心愿?!笆菚我宰鳎吭唬簽橐砸墓ヒ亩?,為以夷款夷而作”。
當時的國人因閉關鎖國,思想還停留在百年前甚至比明朝更落后。海國圖志的出現(xiàn)無疑是是打開了一個看世界的大門。然而,夜郎自大盲目排外的清朝當權者們對此書并不以為然,后來在頑固派們的打擊下,《海國圖志》被列為了禁書。以至于梁啟超痛心吶喊:“大清自己走寶,卻益了日本。”因為《海國圖志》被流傳到了當時同樣封建落后的日本,引起日本強烈的危機感,而開始“明治維新”,自立圖強。
原本,有些古代統(tǒng)治階層以為滅籍禁言論就可以糊弄天下,然而,時代的發(fā)展卻不由人的意志為轉移,以禁書遏制人心只不過統(tǒng)治者們的主觀愿望而已。從清朝把《天工開物》《海國圖志》列為禁書就可以看出,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一昧的傲慢自大不思進取是清朝數(shù)次挨打、連累我國時代進步的根本原因。我們嘆一聲可惜的同時,也吸取教訓,有句話說:“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而文化的力量,更是不容小覷。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33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