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久的歐洲歷史中,葡萄酒文化占據(jù)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
。如果你不理解葡萄酒今天的這篇文章中,卡普蘭將來到英國的里奇伯勒堡壘
《流浪的葡萄樹》
[英]尼娜·卡普蘭 著
李辛 譯
低音·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出版
2020-8
(點擊封面購買此書)
英格蘭:無根之境
撰文:尼娜·卡普蘭
就剩下我們了,我們是最后一批自由的人:這片與世隔絕的土地只存在于傳說中
——塔西佗
[英文版翻譯:安東尼· 伯利]
古老的不列顛
▲里奇伯勒堡壘(Richborough Fort)
然而
這個國家僅僅被成功入侵過兩次,每一次
第一位想永遠征服不列顛的羅馬人是尤利烏斯· 愷撒。公元前 55 年
我們都知道
,愷撒后來成為獨裁者,他被刺殺也標志著羅馬共和國的結束。他的繼承人、養(yǎng)子屋大維(亦即奧古斯都)成為羅馬帝國的開國皇帝。但是公元前 55 年的時候,愷撒仍然輝煌著,是名譽尚未掃地的偉大領袖。他驕傲地宣告開啟的不列顛征程,很快就被高盧人的反抗起義縮短了;他對起義軍的鎮(zhèn)壓被后人稱作一場“種族滅絕式的屠殺”。不列顛人民憑借高盧叛軍和海峽中“海怪”的幫助
,頑強抵抗了羅馬人近一個世紀,直到公元 43 年,年邁的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即克勞狄烏斯)命令將軍奧盧斯· 普勞提烏斯出征英國并取得勝利今天的英國可不像塔西佗說的那樣
。我很幸運,在里奇伯勒堡壘的時候天氣非常好。這座羅馬人的堡壘最初修建在瓦恩特薩姆海峽口的一處天然港灣里(這個狹窄的海峽將不列顛島大陸與薩尼特島分割開來);現(xiàn)如今,堡壘被陸地環(huán)繞包圍,它的遺跡看起來跟一個用石頭畫出的建筑圖紙沒有太大區(qū)別,你能通過殘存的地基看出堡壘曾經(jīng)的走向,長滿雜草的高墻里零亂地嵌著巨大的燧石。在羅馬統(tǒng)治時期,這座堡壘是糧草供給和兵士運輸?shù)闹修D站。你還能看到為慶祝勝利征服不列顛而修的凱旋門的殘余部分,它原有 85 英尺高(約 26 米),周身包裹著從意大利運來的卡拉拉大理巖。這座凱旋門是羅馬帝國修建的最大的凱旋門之一,大到從海峽的中間就能看見它遠遠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驕傲地嘲笑著曾妨礙羅馬大軍登陸的“海怪”。公元 200 年之前
,駐扎在堡壘里的士兵一直沿那條如今已不復存在的瓦恩特薩姆海峽巡視著羅馬帝國新領土的入口。這可不是什么讓人喜歡的差事——離家太遠,駐扎時間又太長。士兵們一定天天盼著配送給他們的葡萄酒快點兒運來,好痛飲下肚,解難耐的思鄉(xiāng)之愁。▲俯瞰下的里奇伯勒堡壘
海水退至法蘭西
,如期而至的雨給道路鋪滿了青苔。2000 年后的 1967 年,在里奇伯勒堡壘往西 140 英里的南安普頓,有一艘船靠了岸——這次不是愷撒的羅馬大軍,也不是終于抵達終點的埃涅阿斯船隊——那是我的父母。在幾乎走遍全球之后,母親陪同父親來英國完成最后一年的醫(yī)學訓練,于是被古羅馬人定義為“荒蠻人”的他們,踏上了這片“后羅馬時代”的土地。盡管羅馬帝國早已傾塌,這座城市仍然沒有褪去自己的“羅馬驕傲”。抵達英格蘭的時候究竟誰才是文明人
,誰又不是?從一開始,這就是個麻煩問題。羅馬人把葡萄酒帶入了這片未開化的海岸,不論是陽光、南方土壤的味道,還是現(xiàn)代人不認為有多可口的其他原料,比如葡萄干、蜂蜜、青草、樹脂,這里的人都欣然享用——包括加在酒里的水,因為只有野蠻人才喝不用水稀釋的酒。(當然,反抗羅馬統(tǒng)治的人也有不在酒里摻水的,比如公元前 1 世紀的詩人卡圖盧斯就曾寫道:“滾吧,水,你不是酒的朋友。只有有良心的、純烈的巴克斯才有資格住進我的酒杯!”)他們也引進了別的享樂方式,比如浴缸、浴室至少
▲希臘雙耳細頸陶罐
雙耳細頸陶罐在當時使用非常廣泛
這個罐子的酒標上印有葡萄酒的原產(chǎn)地
里奇伯勒還有一個教堂的少量遺跡
盡管我是在城市里長大的人,但我對這群勇敢而堅忍的羅馬人有著一種惺惺相惜之感
在里奇伯勒西南 40 英里的肯特郡
與英格蘭的眾多葡萄酒莊一樣,吉斯伯恩酒莊(Gusbourne Estate)為釀造世界聞名的氣泡酒——香檳
我們穿著沾滿黏土的鞋子離開了靜謐的葡萄園
葡萄酒
,來自從枯枝上長出的果實,它戰(zhàn)勝腐爛,它是葡萄一次又一次揮灑的血液話說回來,英格蘭的葡萄酒也經(jīng)歷過一場重生
。約公元 8 世紀時(“征服者威廉”來到不列顛的 300 年之前),一位被稱作“圣比德尊者”的修道士寫道,不列顛“有豐富的糧食作物和木材林地,有豐美的牧場可以放牧和飼養(yǎng)耕畜,而且有許多釀酒葡萄種植在不同的地方”。不過他沒說這些葡萄園叫什么名字,這有點兒氣人。《末日審判書》中提到的葡萄園有超過 40 個之多,釀造葡萄酒的習慣在不列顛至少持續(xù)到 16 世紀,直到亨利八世解散了羅馬教廷在英國的修道院。不過那時,英國人也不需要在本國釀酒了,我們已經(jīng)在別處占領了更適合釀酒的地方。這讓人不禁再次提起那個問題:干嗎非要在不列顛種植釀酒葡萄呢?當初,直接飲用當?shù)氐乃浅2话踩易诮桃苍试S釀酒,但即便在只能喝葡萄酒的情況下,我們也沒能讓葡萄酒釀造業(yè)繁榮發(fā)展,那現(xiàn)在干嗎還要種葡萄呢?也許是因為,不管一個人擁有多少領地
、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多大的權力,他心中仍然渴望嘗到家鄉(xiāng)的味道吧?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開著車穿過肯特郡的灌木籬路時
按照韋伯的商業(yè)規(guī)劃
,他和經(jīng)理喬安、釀酒師查理· 霍蘭德現(xiàn)在在西蘇塞克斯郡另外擁有一片 21 公頃的白堊土地。我不明白,吉斯伯恩酒莊已經(jīng)擁有 40 公頃的黏土地,而且釀出的葡萄酒是整個肯特郡最好的,他們?yōu)槭裁催€要去別處買地?“因為天氣啊。”韋伯說韋伯顯然對法國北部有著非常深的敬意
理查德· 巴爾弗-林是肯特郡另一位富有的地主
一種答案是
(本文摘自《流浪的葡萄樹》)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34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