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山關
,自古為黔渝兩地的必經(jīng)之路,歷為兵家必爭之地。1935年2月,毛澤東、周恩來婁山關有川黔鎖鑰之稱
,關口是婁山關峽谷的絕險處,門洞南刻“婁山關”。門洞北刻“黔北第一關”
仰望長空橋
長空橋取名源于毛澤東《憶秦娥 · 婁山關》詞句“長空雁叫霜晨月”。該橋長100米
,寬5米,為鐵索木板橋,連接大尖山和小尖山。游客行走在長空橋
“婁山關”三個大字鐫刻在婁山關關口巖壁上
,原中國書協(xié)主席、老紅軍舒同1984年題寫。婁山關紅軍戰(zhàn)斗紀念碑建于1984年
,碑體由兩根尖頂形巨柱組成紀念碑碑體南面鐫刻張愛萍同志“遵義戰(zhàn)役犧牲的紅軍烈士永垂不朽”的題詞
紀念碑基座浮雕
紀念碑基座浮雕內(nèi)容為“紅軍攻占婁山關”
婁山十景第一景——百仗梯,大石上書寫著“從頭越”三個大字
百仗梯名源于毛澤東《憶秦娥 · 婁山關》詞句“而今邁步從頭越”,自陳列館起至大小尖山登山步道入口處
百仗梯石階兩側(cè)以雕塑小品
明熹宗天啟元年(1621年)九月
清順治四年(1647年)李定國
、孫可望率農(nóng)民起義的“大西軍”,經(jīng)綦江進攻婁山關,大敗守關清兵,橫掃大西南。|信|江|人|家|
2020年第294期(總第2119期)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
,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35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當庭表示后悔">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png" alt="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onerror="nofind(this)" >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