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劉協(xié)算是我國歷史上最可憐的皇帝之一了,溥儀跟劉禪也同為末代皇帝
漢獻帝的一生都沒有當過真正的皇帝
但客觀來說
,其實曹操活著的時候,劉協(xié)過的比董卓那會要舒服的多。曹操此人無愧是梟雄,他的利用不像董卓那樣粗暴,董卓是完全不把天下人以及漢室正統(tǒng)放在眼中了,而曹操心里還有不少顧忌,害怕自己篡位會遭到后世唾罵。但令曹操沒有想到的是,他死后沒多久
,他兒子曹丕就把這層遮羞布給掀開了。當時急著讓曹丕稱帝的并不是他自己,而是他手下那些大臣們。因為曹丕若是登基為帝,那他們便也搖身一變水漲船高成為了開國大臣,在歷史上的聲譽以及當時所能享受到的待遇自然截然不同。手下大臣們?nèi)绱艘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于是有人就想到了禪讓
,一些大臣們天天跑去給漢獻帝上書,說是建議漢獻帝讓位給曹丕,但實際上卻是威逼利誘。漢獻帝也很無奈,整日遭到這些大臣們的騷擾,而且他也不傻明白曹丕既然都已經(jīng)掀開了遮羞布,那這種建議其實也就是通知罷了
。漢獻帝沒有拒絕的權(quán)力,只能去實行,否則的話他面對的便不是大臣們的上書,而是士兵們的武器了。于是,一場策劃好的讓位表演開始
,漢獻帝第一次下詔書說退位給曹丕,曹丕拒絕。第二次,第三次亦是如此。這樣做并不是因為曹丕不想當皇帝,而是他想把事情發(fā)酵一下
。果然
,通過這三次讓位的拒絕,幾乎全天下人都知道了漢獻帝要讓位給曹丕,這就跟狼來了是一個道理,第一次聽可能很詫異,但第三次就基本上不在意了。曹丕屢次拒絕也是想讓天下人明白,是漢獻帝硬把皇位給他,而不是他主動搶的。而且這樣做也是有講究的,昔日舜也是三辭堯之位,禹是三辭舜之位,曹丕是想表明此番讓位就如同這些先賢間的讓位一樣,是能者居之。所以漢獻帝第四次讓位的時候,曹丕就同意了
,在登基后,還感慨的說了一句:“舜,禹之事,吾知之矣?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除此之外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35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
,也沒加入八路軍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png" alt="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
,第1個僅有17人,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原因很簡單.png" alt="陳勝吳廣最先反秦,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