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保存中國神話的主要典籍
在上古時期,先民就已對常見動物的特性了如指掌
今天知中CHINA就帶大家了解生活常見的牛和羊
△《増補繪像山海經(jīng)廣注》
牛
牛是先民圖騰崇拜的一個主要對象
《北山經(jīng)》中諸犍是牛耳人面神,此神獸具有超強的能力
在古代,牛耳是權(quán)力的象征。春秋時期
,諸侯之間要割牛耳歃血為盟,并把割下的牛耳放在珠盤里,由主盟者執(zhí)盤,因此主盟者也被稱作「執(zhí)牛耳者」;《西山經(jīng)》有七位取牛身之神,這七位飛獸之神生有人的臉、牛的身子、四只腳和一條臂膊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
△明·鄭重·《二郎神搜山降魔圖》
而《山海經(jīng)》中的人牛狀神獸有這么強大能力的原因在于,牛在古代社會和古人心中地位極高
除此之外
在文學作品中,人們也賦予牛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周易》中牛是負載養(yǎng)萬物的大地,即坤卦的象征
,表示柔順、溫和、能包藏儲存萬物,像溫順慈祥的母親。這些連同《山海經(jīng)》中人牛神獸的形象,可以看出,對牛的崇拜和親和,實際上是遍及全人類的一種普泛文化現(xiàn)象。這是因為人類的腳步邁進工業(yè)文明時代十分短暫,而在農(nóng)業(yè)文明時代卻度過了漫長的歲月
,牛就是人類從事農(nóng)耕最重要的幫手。△明·陸治·《搜山圖》
羊
羊是六畜之一,早在上古社會
,羊就是重要的食物。羊同時也是重要的祭品,少牢和太牢均包括羊 。它不僅是自然之子,而且也是文化符號。人們除了吟詠它作為食物之外
,還被其善良、象征吉祥的美德和判曲直、祭祀的功用所折服。因此不過
△宋·佚名·《搜山圖》
羊除了有上述習性外
,還有喜叫、多食的特點。作為食草動物,羊除了休息反芻之外,基本一天到晚都得進食,只要餓了就會叫個不停,令人寢食難安。先民勞碌于羊的貪吃,也更煩羊的徹夜叫喚
,因此內(nèi)心十分希望羊能變得身心安靜。這種希望在《山海經(jīng)》中有充分的體現(xiàn):《南山經(jīng)》中有一種羊狀神獸,沒有嘴巴,因此它不吃東西,但卻死不了。這種習性完全反映了先民對羊的看法。006特集 《一本讀懂
!山海經(jīng)》撰文 | 羅兆亮
未經(jīng)允許請勿以任何形式轉(zhuǎn)載
C O N T A C T
海上絲綢之路,吸引了哪些有趣的古代國家?
點擊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
,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44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上一篇:
『中貿(mào)圣佳25周年春拍』|宋刻孤本《···
下一篇:
百年前,也沒加入八路軍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png" alt="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onerror="nofind(this)" >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png" alt="同意3個條件就退兵 崇禎當初為啥寧死不應,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onerror="nofind(this)" >
,第1個僅有17人,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原因很簡單.png" alt="陳勝吳廣最先反秦,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