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歷史的人都聽說過“將相和”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廉頗和藺相如是很多人學習的對象。那么歷史上的兩個人結(jié)局如何呢?司馬遷所撰寫的《史記》讓后人對春秋戰(zhàn)國這段歷史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戰(zhàn)國末期,由于廉頗功績突出,被趙王封為了上卿,在朝中擁有著極高的地位。廉頗的戰(zhàn)斗力自然是不容置疑的,否則也不會成為戰(zhàn)國名將了。
長平之戰(zhàn)最開始的時候,廉頗奉命抵擋秦國軍隊的攻擊,然而到了后期卻被趙括給取代了,結(jié)果我們也知道,趙國慘敗,丟了幾十萬士兵。廉頗的地位在趙國甚高,但自從藺相如出現(xiàn)之后,一切都改變了。
藺相如的出身并不好,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他都是不如廉頗的。但藺相如也是有一定作為的,“完璧歸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而且在澠池會中,藺相如面對秦王的無賴行為不慌也不亂,從而維護了趙王的尊嚴。總的來講,藺相如并沒有替趙國征戰(zhàn),只不過動了動嘴皮子就被封為了上大夫,繼而成為上卿。這樣一來,他的排名就超過了廉頗,后者自然不滿意,畢竟藺相如沒有費太大的力氣,就動了動嘴皮子,地位就超過了廉頗,任是誰都不會服氣的。
那么對待廉頗的憤怒,藺相如又是怎樣處理的呢?每次見到廉頗,藺相如都會躲得遠遠的,有不少人認為藺相如是害怕廉頗的,可是后來他解釋道:“秦王要比廉頗有威嚴吧?連他我都不怕,甚至會羞辱他,有什么理由害怕廉頗呢?”
如果這兩個人斗起來的話,結(jié)果必有一亡,想必這也是敵人所想看到的。所以藺相如選擇了忍讓,目的是不讓敵人得逞。廉頗知道后自覺慚愧,與此同時,他也大受感動,做出了一件事情:身背荊條,由賓客帶領(lǐng)著到藺相如門庭親自請罪。兩個人從此之后成了生死之交,這個故事也被后人廣為傳頌。
藺相如的結(jié)局是不好的,最終被處以極刑。對于他的死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藺相如和太子郚被送到了秦國當人質(zhì),結(jié)果太子郚去世了,藺相如因此被處以極刑。另一種說法是,長平之戰(zhàn)期間,秦軍和趙軍激烈爭斗,藺相如對趙王撤下廉頗的行為感到不滿意。屢次勸諫,但趙王就是不聽,最終長平之戰(zhàn),趙國慘敗,藺相如也因此病故。對于這兩種說法,史學界通常是偏向第二種的。
相比較藺相如來說,廉頗的結(jié)局算是不錯的。長平之戰(zhàn)之后,燕國趁機進攻趙國,此時廉頗奉命前去抵抗,這一戰(zhàn)以燕國失敗而告終,本以為廉頗的結(jié)局是在趙國安穩(wěn)度過一生??蓻]想到趙悼襄王上臺之后,廉頗就沒有了好日子。
奸臣郭開多次在趙悼襄王面前講廉頗的壞話,最終廉頗被解除軍職,還屢次受到排擠,無奈之下,只能投靠魏國。當然了,廉頗本是趙國大將,到了這邊自然是無用武之地,魏國國君對他怎樣都是不放心的。就這樣,廉頗在魏國國土終老。廉頗去世后沒有多久,趙國也被秦國滅掉了。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45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