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字文舉,山東曲阜人,他是孔子第十九世孫,父親孔宙曾任太山都尉,孔融也算是出生在一個名門之家,作為孔子的后裔,儒學的繼承人,孔融年少就十分有名,他4歲就懂得讓梨。
《后漢書·孔融傳》記載: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這個故事家喻戶曉,幾乎每個人的成長過程當中都或多或少聽說過,那么老師為什么從來都不說長大后的孔融呢?原來不能說。
13歲那年,孔融父親孔宙去世,孔融悲傷過度,虛弱到需要人攙扶才能站起來,他以孝行名震鄉(xiāng)里,16歲那年,名士張儉受到迫害,就逃到孔融家中,尋求孔融哥哥的幫助,然而他哥不在家,孔融接待了他。
然而這一接待卻牽連了全家,事情泄露之后,大哥孔褒、孔融都被逮捕,孔褒年齡大,張儉又是來找他的,他就承擔了罪責,可兄弟兩人都爭著先后赴死,官吏最終因孔融年齡小,治了大哥的罪,孔融卻因而聞名。
隨著年齡長大,孔融也得到了楊賜征召,但他性格太直,得罪的不少的權(quán)貴,大將軍何進想要殺他,可想到孔融的名聲,又不好下手,干脆禮賢下士,征召孔融遷任侍御史。然而孔融恃才傲物,跟上司又不合,托病歸家。
不過孔融名氣在外,朝廷多次征召,他又被推舉到北海為相,在北海還流傳著一則野史,據(jù)說孔融初到北海時,看見有人出殯,他看哭喪的兒子不夠悲傷,竟然將他給殺了,雖然這是一則野史,但無風不起浪。
從孔融上任之后的作為也能猜想到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打北海,歷經(jīng)幾月戰(zhàn)斗,城內(nèi)守將只剩下數(shù)百人,在城內(nèi)短兵相接時,孔融還在讀書,談笑自若,軍隊攻占北海,孔融立刻拋妻棄子逃到了山東。
若是孔融只是一個膽小如鼠之輩,曹操還不會殺他,偏偏孔融喜歡跟曹操對著干,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討烏桓,孔融就譏笑他會丟失土地,在外征戰(zhàn)時,四處都爆發(fā)饑荒,曹操就上表禁酒,可孔融作為一個讀書人,沒有酒怎么行,他就多次提議不要禁酒。
這下梁子算是結(jié)下了,不過孔融還是有點名聲的,殺他不太容易,然而“成也蕭何敗蕭何”,孔融喜歡喝酒,喝后更是口無遮攔,孔融就提出了“父母無恩論”,他說:父之于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fā)耳!子之于母,亦復奚為為?譬如物寄缻中,出則離矣。
曹操以孝廉治國,而孔融則認為父母懷他沒有恩情,曹操就以“不遵超儀”、“誹謗朝廷”株連他全家,孔融被殺后,都沒有一個人敢為他收尸。
孔四歲,能讓梨,我們學習孔融讓梨的故事,是學這種品德,孔融長大后活成了不忠不孝之輩,并不值得提倡,所以老師從來不會告訴你孔融長大后的樣子,就像是寫下“鋤禾日當午”的李紳,最后卻成了貪官一樣。
每個人學習到的歷史都是一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態(tài)度,筆者跟大家推薦一本《資治通鑒》,這里面記錄了春秋到宋的歷史,里面有很多耐人尋味的情節(jié),完全可以讓你了解一個完完整整的歷史。
這本書原價128元,現(xiàn)在正在搞活動,只需要68元錢,十分良心,點擊下方的鏈接就可以購買。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46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