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宗教在本質上都是一致的
佛教是從異域傳來的宗教
歷史的車輪走到了明代
,竟是這樣的幕后緣由.png" />
這則小說題作《戲道車遲國》,敘述的就是唐僧師徒在車遲國所遭遇的一系列怪事
所謂的“敬道滅僧”
,實質就是宗教斗爭的極端發(fā)展。在中國,佛、道兩家雖然由于觀念上的差異,平時也有矛盾,但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他們本是友好相處、共同生存和發(fā)展的。在明代,至嘉靖朝的后期,這種情況始有改變1.嘉靖十五年春正月
2.嘉靖十五年夏五月
,朝廷下令禁中佛殿,并毀佛像、佛骨和佛牙等物;3.嘉靖十五年冬十二月
,因皇嗣生,朝廷錄致一真人邵元節(jié)禱祀功,加授禮部尚書,給一品俸祿,并授他的弟子邵啟為等人祿秩有差;4.嘉靖十六年
,朝廷發(fā)布詔書,主要內容是:遣返僧徒,準其還俗,并禁止修繕寺院及私自剃發(fā)為僧;5.嘉靖十八年
,朝廷授陶仲文為神宵保國宣教高士,扈駕南巡承天;6.嘉靖二十二年,朝廷下令毀掉大慈恩寺
。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以上摘錄的僅是從嘉靖十五年至嘉靖二十二年間短短八年的記錄,就可知當年的“敬道滅僧”是何等的厲害!當然,在嘉靖朝的后期,這種“敬道滅僧”有了更進一步的發(fā)展。這也是歷史學家們公認的事實。對于這種“敬道滅僧”的行徑,道家自然是高興的
。小說中的一老道士說:“我這城中,且休說文武官員好道,富民長者愛賢,大男小女見我等拜請奉齋,這般都不須掛齒,——頭一等就是萬歲君王好道愛賢?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庇纱艘部勺C以上的歷史記錄是正確的。因為當時的“好道”因當年求雨之時
,僧人在一邊拜佛,道士在一邊告斗,都請朝廷的糧餉。誰知那和尚不中用,空念空經,不能濟事。后來我?guī)煾敢坏剑瑔居旰麸L,拔濟了萬民涂炭。卻才發(fā)惱了朝廷,說那和尚無用這里的“當年”
為了確證此事的真實,精明機智的孫悟空還以尋親為由混入這伙和尚勞工中探聽虛實
那仙長奏準君王
這對佛教徒眾來說
這大約是當年真實的事。史載嘉靖初年確有天災來襲之事
。而世宗的崇道也在他的后期發(fā)展至極。因此小說中的這類藝術描寫,我們千萬不可輕忽。它是中國佛、道史發(fā)展的珍貴資料,有利于人們認識明代嘉靖年間佛、道之間的宗教斗爭的某些情形。小說在敘述這一切的時候,主要采用的是側面描寫的藝術手法
。所有這些有關佛、道之間的宗教斗爭的情況,都是借助于孫悟空的探訪而得知的。他的探訪者有老道士,也有佛教徒,既有當年歷史的追述,也有現實中的目睹和再聞,通過視、聽多方面的核實,構成了一幅幅完整的畫面和藝術鎖鏈,有很強的史料價值。然而
,小說畢竟是小說,用小說來印證歷史,只是一種文學研究的可行之路。我們在具體使用小說中的史料時,還得結合其他的歷史和文物、考古等相關的文獻進行綜合而深入的研究,這才是更為科學和準確可靠的治學之路。(選自 《西游記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文章來源于網絡
,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46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