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洲戰(zhàn)事的平息,將形勢穩(wěn)定下來的蘇聯騰出手來對日軍發(fā)起進攻,本來日本在太平洋戰(zhàn)場就被美軍搞得焦頭爛額,現在蘇聯又出手,可以說是腹背受敵,完全沒有多少抵抗的力量。所以面對南下的150萬蘇聯軍隊,關東軍很快就抵擋不住,60多萬人淪為階下囚,并被蘇聯帶走。
斯大林將這些人送到西伯利亞當苦力,為蘇軍做了很多的事情,幾乎沒有任何尊嚴可講,最慘的還是女性,徹底淪為犧牲品。她們在蘇聯軍隊的恐嚇下只能任其擺布,連說話的勇氣都沒有,日軍引以為傲的武士道精神,在死亡的恐懼面前,再也沒有人站出來維護,下場不可謂不慘。
但想到日軍在侵略時期做出的種種惡性行為來看,也就不值得同情了,因為倒在他們手上的無辜者也有很多,蘇聯狠狠的踐踏這些人的尊嚴,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而已,外界眾多的受害者都高呼:痛快??赡芸吹竭@里很多人都好奇,既然有60萬人,為啥不選擇站出來反抗呢?
這個問題也很簡單,日軍僅僅是有人數優(yōu)勢而已,沒有槍也沒有炮,怎么跟攜帶有重武器的蘇聯士兵對抗呢?期間確實有人反抗過,結果被蘇軍用最殘忍的方式處決,整個過程讓眾人觀摩,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有這次教訓后,蠢蠢欲動的日軍全部都老實了,任由蘇軍當牲口般使喚。
短短幾年時間,這些人因為饑餓、寒冷、疾病倒下十幾萬人,剩余的日軍也都是靠著意志力在茍延殘喘的活著,等待國家來營救的那一天。后來日本政府向蘇聯提出遣返的請求,還請美國幫忙施壓,這才讓他們脫離苦海,但人數只剩下差不多40萬人了,損失很慘重,日本也不敢有什么脾氣。
關東軍是日本陸軍的王牌部隊之一,他們以強悍的戰(zhàn)力聞名,被稱作日本軍隊中的“皇軍之花”。早在1904年,日本與俄國就因為爭奪中國東北而爆發(fā)了戰(zhàn)爭。為了滿足侵略的需要,日本在次年將中國遼東半島改名為“關東州”,并在遼陽設立了關東總督府。到了1919年,關東總督府陸軍部,被晉升為“關東軍司令部”。關東軍的名字由此得來。
(被稱為“皇軍之花”的關東軍)
隨后的幾十年間,關東軍策劃并實行了多次戰(zhàn)爭侵略計劃。
1928年,關東軍制造了皇姑屯事件,奉系首領張作霖被炸死。1931年,關東軍策劃了“9·18事變”,東北全境遭到占領。1939年,關東軍與蘇軍在諾門罕進行血戰(zhàn)。盡管戰(zhàn)役最后是蘇聯取得勝利,但關東軍卻憑借堅韌的表現,重創(chuàng)蘇聯軍隊。諾門罕戰(zhàn)役之后,關東軍的名聲,響徹了遠東地區(qū)。
不過,關東軍在二戰(zhàn)末期的表現,卻顯得非常糟糕。
1945年8月9日,蘇聯兵發(fā)中國東北。向來以作風強悍著稱,總人數將近70萬的關東軍,卻在一周之內,接連吃下多場敗仗,遭到橫掃。隨著8月15日日本的無條件投降,關東軍在一周的時間內死亡8.3萬人,還有近60萬人遭到蘇軍俘虜。關東軍自此土崩瓦解。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竟然導致了關東軍在五年后,變得完全不堪一擊了呢?
(太平洋戰(zhàn)爭)
一、關東軍人員武器變動過大。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在度過戰(zhàn)爭最初階段的失利之后,美國海軍開始漸漸在戰(zhàn)爭中重新掌控了主動權。隨著日本所占領的島嶼不斷地喪失,日本軍方在無奈之下,不得不抽調精銳部隊關東軍趕赴太平洋戰(zhàn)場。
關東軍在太平洋主要參與了島戰(zhàn),在硫磺島、沖繩島等戰(zhàn)役中,均發(fā)揮了關鍵的作用。盡管美國最終都拿下了這些島嶼,但他們同樣也付出了非常慘重的傷亡。因此,從某個層面來說,美軍動用原子彈來結束戰(zhàn)爭,關東軍的參戰(zhàn)也是原因之一。
1945年5月,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此時的蘇聯開始將目光放到了遠東戰(zhàn)場上。由于美國已經快打到了日本本土,關東軍僅剩的7個機械化師團,也被調回了日本本土進行防衛(wèi)。此時的關東軍只剩下了45萬兵力。并且這些兵力,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殘。曾經威風八面的部隊,已然變成了“老年活動中心”。
不過,日本軍方很快意識到了危機。為了抵御蘇聯軍隊的進攻,日本重新招募了25萬在東北的退伍軍人,加入了關東軍之中。關東軍被編為了24個師團,總人數達到了70萬。看起來似乎又恢復了往日雄風。
實際上,此刻的關東軍,僅僅是表面上威風,其真實戰(zhàn)斗力甚至還比不上鼎盛時期的9個師團。關東軍中十多萬人沒有武器可用,只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
(華西列夫斯基舊照)
二、關東軍作戰(zhàn)策略存在問題。
自蘇聯8月8日對日宣戰(zhàn)以來,蘇聯方面總共抽調了150萬大軍,由華西列夫斯基、麥列茨科夫等名將掛帥,星夜兼程地向中蘇邊境前進。僅僅一天之后,蘇軍先后從貝加爾、黑龍江沿岸和濱海地區(qū)進入了中國東北境內。他們在數千公里的正面戰(zhàn)場上,對日軍展開了強力的突擊。
盡管意識到蘇聯會有所行動,但其實在日本軍方的設想中,與蘇聯決戰(zhàn)應該是1946年的事。這就導致了當蘇軍進攻時,關東軍還完全一無所知?;琶χ校P東軍司令部決定放棄“新京”長春,全軍退往通化。
但在逃跑過程中,關東軍又收到了大本營的命令。這個命令是說,在實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關東軍可以放棄“偽滿”,全員退往朝鮮。等到了朝鮮,再與蘇軍進行大決戰(zhàn)。
當退路出現之后,關東軍司令部反而開始注重起了部隊的名聲。為了“皇軍之花”的名號,關東軍并不打算直接撤向朝鮮,他們想通過抵抗,來維護王牌部隊的顏面。也正是由于這個錯誤的想法,關東軍才會在一周之內,就付出高達8萬多人的死傷。
三、關東軍沒有戰(zhàn)斗欲望。
自蘇軍展開進攻之后,關東軍在各個戰(zhàn)場上接連失敗。這使得作戰(zhàn)素質本來就低的部隊,更加失去了戰(zhàn)斗的欲望。尤其是在大本營撤退命令下達,關東軍士兵有了希望之后,他們更是徹底放棄了留在東北的想法。盡管司令部一再命令他們進行反抗,但明明有更好的路可以走,為何要無謂送命呢?
因此,在戰(zhàn)爭最后幾天,關東軍幾乎只想撤退,完全無心戀戰(zhàn)。
最終,隨著8月15日日本天皇的投降,這場對于關東軍來說噩夢一般的戰(zhàn)爭終于結束了。
蘇聯在戰(zhàn)爭中俘虜了60多萬關東軍,但是這些關東軍寧愿去挖煤,也不愿去澡堂做工,主要是由于他們在戰(zhàn)爭前就接受了這樣子的思想教育,而且本身女性的權利在當時并不是特別的高,所以在日本人看來,去女澡堂做工簡直就是對于他們的侮辱,自然也就不愿意去。
因為本身當時蘇聯在俘獲了這些關東軍的時候,就把他們分配到寒冷的西伯利亞,在那里有伐木工,挖煤工,反正就是從事各種各樣的勞務活動,但是這些關東軍都不想去澡堂做工,主要是他們對于女性也是有一種歧視,認為女性是沒有權力的,如果去女澡堂做工的話,簡直就是對于他們的一種侮辱,這也是和他們所受的思想教育有一定的關系。
而且本身蘇聯在俘獲了這些關東軍的時候,他們也是一身傲骨,他們雖然是俘虜,但是他們也是男人,所以說他們對女性也是非常的看不起,自然也就不愿意去女澡堂做工,即便去挖煤,做一些苦力,也不愿去女澡堂做一些輕松的活,所以自然也就出現了這樣子的情況,這也是和當時日本的文化體制,以及思想教育有很大的關系。
對于蘇聯俘獲的這些關東軍不愿去女澡堂做工,主要也是他們的思想原因,所以也能夠看出當時日本的歷史文化以及傳統的思想特點,大家平常也可以多進行了解,對于提升我們的文化知識面來說也是有非常好的幫助。
關東軍是被蘇聯軍隊滅掉的。
1928年6月4日,東北軍閥張作霖因未積極與關東軍合作掠奪東北的華人資源而在皇姑屯被殺。 1931年9月18日,也是由于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仍在干預他們的掠奪行為,關東軍于這一天決定親自和東北打仗。經過幾個月的戰(zhàn)斗,關東軍方成功驅逐了張學良的部隊,有效控制了中國的整個東北地區(qū),并開始在我們國家掠奪東北資源,以滿足日本不斷擴大的野心。1934年,關東軍甚至建立了自己的伙伴單位。由于人們懷疑關東辦事處日本東北部最高行政機構在占用中國資源方面過于威嚇,因此直接廢除了并重新設立了辦事處。
時至今日,東北已經成為日本軍方的私有財產,日本政府對此幾乎沒有控制權。1939年5月,關東軍想北上以贏得廣闊的西伯利亞,但不幸的是這次被擊敗了。在戰(zhàn)役中,日軍被蘇聯飛機,大炮和坦克完全炸毀,不得不放棄。向北移動的想法轉向在蘇維埃邊境建立防御工事。自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以來,關東軍已開始消失在世界輿論的關注范圍內。直到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數以百萬計的蘇聯軍隊才在東北和蘇聯之間的邊界定居。為了抗擊蘇維埃的進攻,關東軍于1945年5月大規(guī)模招募了退伍軍人,重新安置了約25萬日本退役士兵,將總兵力提高到24個師,約70萬人。
蘇聯非常重視與日本的戰(zhàn)斗。盡管蘇聯情報部門已基本確定日本有70萬人,但蘇聯仍武裝150萬人,并配備了5,000多輛坦克,2.8萬門大炮和4,300架飛機。面對蘇聯壓倒性的炮火,并依靠在38樓和8樓欺負中國軍隊的關東軍的地對地搜索,關東軍司令部發(fā)布了于8月16日在106號本壘的同意下,命令下屬放棄抵抗并雙手投降。關東軍曾經在中國軍隊面前,在蘇聯的絕對火力優(yōu)勢下被俘。
50萬關東軍在蘇聯戰(zhàn)俘營的日子究竟有多慘?
呂海峰
話說,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協議——《雅爾塔協議》的約定,當蘇聯在西線戰(zhàn)事結束之后,就為了搶奪戰(zhàn)爭勝利的果實,立刻對日本宣戰(zhàn)。于是,曾經牛逼不可一世的日本關東軍居然在短短的時間內,不但被蘇聯紅軍打的屁滾尿流。并且,還被俘虜了50萬,武士道的節(jié)操碎了一地。之后,這些關東軍就在蘇聯戰(zhàn)俘營過上了慘不忍睹的日子。當然,這些日本關東軍在蘇聯戰(zhàn)俘營的日子究竟有多慘呢?下面且容老呂慢慢道來。
首先,我們共同回首,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末期的蘇聯,就會發(fā)現,因為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當中,僅僅在戰(zhàn)場上就先后大約損失了有2000多萬的男性,而戰(zhàn)后的重新建設卻又需要大量男性力量的投入。所以,當這50萬日本關東軍剛剛被俘虜,蘇聯就把他們當成了重要的戰(zhàn)利品,馬上就將他們全部發(fā)配到了蘇聯最艱苦的地方——西伯利亞地區(qū),然后,就讓他們去從事一些極其繁重的體力勞動。
但是,盡管這些關東軍的勞動強度非常巨大,但是蘇聯對他們的福利待遇卻是差到了“冰點”。比如,當西伯利亞的冬天已經零下40度的時候,這些日本關東軍還在穿著單衣,像畜生一樣在艱苦的勞作。于是,這個過程中,就有很多戰(zhàn)俘營的日本關東軍被活活凍死,甚至,由于西伯利亞的凍土層太厚,所以,蘇聯人對他們的尸體都不作處理,而是直接扔到了荒郊野外,成為了西伯利亞野狼的美味。因而,等到了1956年的時候,日本和蘇聯恢復關系之后,50萬的關東軍,死了最低也有6萬,而那些即使是命大最后回到日本的,大多也都精神出現了異常情況。
同時,不光是戰(zhàn)俘營的蘇聯看守給予了日本關東軍極其殘酷的生活,作為同樣被蘇軍俘虜的德軍俘虜,也就是想當初日本的同盟國,也看不起這些日本關東軍,因為,在他們納粹德國戰(zhàn)俘看來,日本人是比俄國毛子更低級的猴子!所以,他們就經常將毆打日本戰(zhàn)俘作為他們艱苦生活中的一件趣事。并且,人家這些被俘的德國俘虜,經常在押送的路上裝聾賣啞,伺機逃跑。但日本關東軍呢?此時卻再也沒有在中國東北時的威風了,成為了相比意大利戰(zhàn)俘和德國戰(zhàn)俘,最守紀律的,也最能吃苦的奴隸??梢哉f,蘇聯人徹底叫他們明白了什么叫多行不義必自斃的道理。
此外,因為當時剛剛勝利的蘇聯,糧食經常極度短缺,所以,蘇聯就會經常在感到糧食有點緊張的時候,而將這些日本關東軍按比例集體槍殺,以減少一定的數量。比如,根據一名日本關東軍軍官的晚年回憶:“在我們向蘇軍投降之后,蘇軍就收繳了我們的武器,然后,他們就讓我們行軍到附近的一個村子,列隊坐在空場上。于是,在一陣槍聲過后,四百個關東軍俘虜,就被打死了兩百多名,而且每一個都是腦后中槍。
總之,歲月匆匆,戰(zhàn)后的日本對蘇聯/俄羅斯一直都是“恭敬有加”,其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是,這一段相對于日本人而言的噩夢,肯定也在發(fā)揮著一定的作用。當然,通過歷史這面鏡子,我們也不難發(fā)現,日本人的戰(zhàn)敗從某種角度而言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望采納 在西伯利亞干苦力后來破于國際社會的壓力放了一些 后來戰(zhàn)俘有好多告俄羅斯的但也沒下文不了了之了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48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