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副傳世的對聯(lián)這樣說:
氣備四時
教垂萬世
,繼堯舜禹湯文武人之師。能道通古今
,德配天地,成為萬世師表的,是誰?唯有孔子
。孔子
,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被后尊為孔圣人他開創(chuàng)私人講學的之風
孔子去世后
孔子對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影響
2020年9月28日 每年的這一天 有人會問,孔子為何能得到萬世景仰 當然,他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太多 1 吾道一以貫之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 意思是說 那就是太極。我們所講的道理統(tǒng)統(tǒng)是太極系統(tǒng)一路講下來的 所以,《易傳·系辭》說:“易有太極 這也就是“中華”二字的內涵:太極就是中,由太極生發(fā)出去的兩儀 萬變不離其宗,太極是一切一切的根本 太極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名詞。這句話是從哪里來的呢 孔子非常了解伏羲。伏羲當時想 太極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其大無外 于是,孔子由太極思想而發(fā)出去 最古老的“仁”字是一豎兩橫 孔子的一貫之道,闡述了天地大道 孔子一輩子都在做一個字,叫做藏 為什么我們那么尊重孔子,就是因為有了孔子以后,老百姓變聰明了 孔子所論、所藏的“道” 什么叫《論語》 大家想想看 我們想想看 人類的文明離不開輪子,我們現在常說歷史的車輪 所以 一、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法則。 不讀《論語》 二、是以身作則的最佳榜樣。 要以什么作則 時至今日,仍然如此 2 學天時習之 我們都知道《論語》第一篇叫《學而》,開篇第一句話是“學而時習之 其實 為什么?因為我們把字抄錯了 古代的“而”字跟“天”寫得很像,所以抄的人就把“天”抄成了“而” 學而時習之,其實是學天時習之。 述而不作,其實是述天不作。 這也就是孔子倡導天人合一的思想 我們中國的學問都是從大自然來,我們以大自然做老師 《易經》被稱為天人之學 為什么在黃河滾滾的水流當中 后來又說 老天在很多地方都予以垂象,而且還生怕人看不懂 《系辭傳》寫得最清楚:天垂象,見吉兇 天只是一種現象而已。天是不說話的 而又說“圣人象之” 無疑 孔子說要向天學習 我們現在要記住,任何事情都要用自然來做衡量的標準 反之 所以,我們最后才會講 順其自然還要加上人為,不是說聽其自然就什么都不管了 我們要很積極地去做 我們要順著自然的規(guī)律 3 我觀其德義耳 在馬王堆帛書《要》中,孔子說:《易》我后其祝卜矣 從這句話 正如《易經》文言傳中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孔子也說過“不占而已” 因此 當年 他看到這個時機,就毅然決定:不再以神道設教的方式 所以 很可惜我們現在只知道他是萬世師表,只知道他是集大成 孔子真正的用意是告訴我們,天人要合一,只有用倫理道德來合。 作為一個人 什么叫修德 但是現代人 孔子最大的貢獻,就是很坦白很直接地指出來 他完全站在人道的立場來發(fā)揚易學,他說人應該全心全意終身致力于四個字 因為天人一定要合一 人生最重要的,最可靠的就是修身,就是修己,這是我們終身所要實踐的根本。 這樣的話,我們就抓住了《易經》最重要的核心 總之 孔子因時而動,循著時代的變化 他非常了解《易經》是由天垂象,然后透過伏羲的一畫開天,就悟出了四個字,叫做天理良心。 天理是天,良心是人 也就是在告誡人們 偉哉 放眼當今人類社會 唯有采取孔子仁的理念,天下大同的思想 文章來源于網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55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西漢“衛(wèi)字瓦當”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文武百官的數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
,也沒加入八路軍,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當庭表示后悔">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png" alt="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png" alt="同意3個條件就退兵 崇禎當初為啥寧死不應,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onerror="nofind(this)" >
,第1個僅有1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