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兩個“五王”典故:其一為宣揚玄宗李隆基與眾兄弟手足和睦的故事,即臨淄王李隆基、宋王李成器、申王李成禮、岐王李范、薛王李業(yè),典出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其二為張柬之、崔玄暐、袁恕己、桓彥范、敬暉五人發(fā)動神龍政變助李顯登位,以功封王。由于后一種五王下場悲慘,頗為諷刺,不入繪畫題材。所以,“五王”題材的繪畫幾乎均指向前一種。
近日,清宮舊藏任仁發(fā)《五王醉歸圖》因再度上拍而引起熱議,相關(guān)討論于熱烈中也不乏精彩見解。筆者水平有限,無意置喙,由于存世“五王”題材繪畫不多見,筆者乘此機會回溯了一下這一繪畫題材的幾種固定畫目,以求增進認知。粗略統(tǒng)計,至少有17個相關(guān)畫目見諸文獻。
1、《五王同幄圖》
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黃延浩……《五王同幄》……等圖傳于世。
2、《五王飲酪圖》
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五王飲酪圖》二軸,周文矩筆。
3、《五王避暑圖》
北宋《宣和畫譜》:陸晃……五王避暑之類是也……。五王避暑圖三……
北宋《宣和畫譜》:周文矩……五王避暑圖四
4、《五王博戲圖》
北宋《宣和畫譜》:張萱……五王博戲圖二
5、《五王博塞圖》
元宋褧《五王博塞圖》詩:
鹡鸰飛滿萬年枝,羯鼓聲聞博塞時;
自是開元太平事,不曾聞有豆萁詩。
6、《五王醉歸圖》
(1)北宋《宣和畫譜》:李公麟……五王醉歸圖一
(2)元周馳《題五王醉歸圖》詩:
晉陽首事成功烈,卒入宮門流戰(zhàn)血。
至親骨肉忍相殘,禍至黃臺那可說。
讓帝知幾辭寶位,履霜已戒堅冰至。
華萼相輝勢使然,遂許明皇敦友弟。
當時行樂殊未央,賜予無節(jié)恩非常。
出則同游入同宴,五龍躞蹀騰康莊。
時光鼎鼎如流電,虛偽既消誠實見。
三子無辜死渭橋,太真有寵來金殿。
欲心一縱禍滔天,社稷生靈不暇憐。
從此陵夷于五代,干戈喪亂過年年。
(3)明程敏政《任月山五王醉歸圖》詩:
何處離宮春宴罷,五馬如龍自天下。
錦韉蹀躞搖東風(fēng),不用金吾候隨駕。
彩策烏騅衣柘黃,顏赪不奈流霞漿。
手戮淫昏作天子,三郎舊是臨淄王。
大醉不醒危欲墮,雙擁官奴卻鞍座。
宋王開國長且賢,誰敢尊前督觴過。
申王伏馬思吐茵,絲韁側(cè)控勞奚人。
可憐身與馬斗力,天街一餉流香塵。
岐王薛王年尚少,酒力禁持美風(fēng)調(diào)。
前趨后擁奉諸兄,臨風(fēng)仿佛聞呼召。
夜漏歸時嚴禁垣,花萼樓中金炬繁。
大衾長枕已預(yù)設(shè),帝家手足稱開元。
我聞逸樂關(guān)成敗,狗馬沉酣示明戒。
二公作誥五子歌,此意當時可誰解?
仙李枝空人不還,王孫一日開真顏。
鸰原終古存風(fēng)教,珍重丹青任月山。
(4)明朱誠泳《五王醉歸圖》詩:
其一
花萼樓前日影移,暖香塵里醉歸遲。
如何到得開元后,不似當初共被時。
其二
花蕚樓深玳宴開,諸王馬上競扶回。
海棠醉殺無人管,直待漁陽戰(zhàn)鼓催。
(5)明張丑《清河書畫舫》
卷一上:李公麟……五王醉歸圖
卷八下:李公麟……五王醉歸圖一
(6)五王醉歸圖
清《石渠寶笈續(xù)編》、《賞溥杰書畫目》:任仁發(fā)五王醉歸圖
7、《五王夜歸圖》
明張丑《清河書畫舫》卷六上:李公麟……五王夜歸(或與《五王醉歸圖》同)
8、《五王出游圖》
(1)北宋《宣和畫譜》:韓干……五王出游圖一
(2)元虞集《唐五王出游圖》詩
華萼樓前御柳長,春風(fēng)馳道暗塵香,
龍姿鳳質(zhì)多相似,黃發(fā)為期樂未央。
9、《五王弈棋圖》
明《珊瑚網(wǎng)》:張擇端作《興慶宮五王奕棋圖》
10、《五王對弈圖》
元張?zhí)煊ⅰ额}五王對弈圖》詩:
千官朝退下昭陽,花萼樓高碧樹香。
一擲乾坤呼五白,玉人催進紫霞觴。
11、《五王春宴圖》
《珊瑚網(wǎng)》:嚴氏畫品手卷目……本朝明筆……五王春宴。
12、《五王行春圖》
元張昱《五王行春圖》詩:
開元天子達四聰,羽旄管龠行相從。
當時從駕驪山者,宰相猶是璟與崇。
華萼樓中云氣里,兄弟同眠復(fù)同起。
玉環(huán)一旦入深宮,大枕長衾冷如水。
興慶池頭花樹邊,梨園小部俱嬋娟。
楊家姊妹夜游處,銀燭萬條生紫煙。
寧知樂極哀方始,羯鼓未終鼙鼓起。
褒斜西幸雨淋鈴,回首長安幾千里。
13、《五王夜燕圖》
明唐寅《五王夜燕圖》詩:
積善坊中五王宅,重樓復(fù)閣輝金碧。
大衾長枕共春秋,斗雞走狗連朝夕。
花萼樓前夜開燕,沉水凝煙燈吐焰。
列坐申王興岐薜,讓皇降席同南面。
昆侖琵琶涼州歌,當時進御染云和。
宮聲不屬商聲暴,琵聲起少琶聲多。
獨有汝陽知律呂,曾把流離陳明主。
他日回鑾蜀道中,不教審聽鈴淋雨。
14、《唐五王擊球圖》
明張憲《唐五王擊球圖》詩:
興慶宮前春正熱,綠楊夾道花如雪。
球門風(fēng)起日西斜,五馬歸來汗成血。
潞舟別駕醉眼纈,雙袖傾欹擁岐薛。
申王按鞚宋王馳,杖撲球囊手親挈。
草平如掌馬力均,玉鞭十里不動塵。
黃門扶入五花帳,大衾長枕姁家人。
花萼相輝雨氣寒,樓中歌管漸闌殘。
紫騮不踏球場路,萬里青騾蜀道難。
15、《五王并馬圖》
元劉鶚《五王并馬圖》詩:
春風(fēng)并馬宛如仙,夜雨淋鈴似可憐。
太息弟兄多若此,更無能識九齡賢?
16、《明皇出游圖》
明《永樂大典》殘卷之《明皇出游圖》詩:
輦輅風(fēng)微曉霧開,華清宮重看花來。
五王走馬誰先醉,倒著宮袍去不回。
17、《唐玄宗出游圖》:
明宋玄僖《唐玄宗出游圖》詩:
人如天帝馬如龍,歡樂情深天寶中。
內(nèi)苑行看春草綠,不知宮闕起涼風(fēng)。
附:存世“五王”題材繪畫
1、拍品 任仁發(fā)《五王醉歸圖》
這件拍品已經(jīng)討論頗多,不贅述。值得補充的是,筆者發(fā)現(xiàn)其與臺北故宮的傳陳居中《平原試馬圖》還存在無法否認的圖像學(xué)因襲關(guān)系。
圖1 《五王醉歸圖》與《平遠試馬圖》對比
2、蘇博《五王嬉春圖》(消夏圖)
此圖為吳湖帆舊藏,并題為“五王嬉春”,《宋畫全集》的注解中認為其描繪張柬之等第二種“五王”,此說存疑。
圖2 蘇博五王嬉春圖(消夏圖)
3、北京故宮 佚名《游騎圖》
由于與《五王醉歸圖》具有相似的圖式,筆者聯(lián)想到它會不會是五王題材。但檢索資料時發(fā)現(xiàn),此前姜一鳴教授在研究《虢國夫人游春圖》時已經(jīng)發(fā)表過此圖“很可能就是唐韓干的《五王出游圖》”的觀點。
圖3 《游騎圖》與《五王醉歸圖》存在圖式上的親近關(guān)系
4、《五王出行圖》
此圖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未查到相關(guān)信息,或為私人藏品,時代屬性存疑。
圖4 《五王出行圖》
5、傳趙仲間《五王熙春圖》
趙仲間為宋人,此作顯為偽托之說,應(yīng)為明畫。但它顯示,到了某個時期,所謂“熙春”、“嬉春”就是雅集題材。
圖5 舊傳趙仲間《五王熙春圖》
6、臺北故宮 舊傳趙巖《八達游春圖》
這件圖一直不明白“八達”為何意,但從圖式上看,它與“五王”題材不乏親近之處。它還有一件仿本舊傳唐人《春郊游騎圖》。
圖6 臺北故宮 舊傳趙巖《八達游春圖》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58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