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25歲的徐志摩自英國劍橋?qū)W成歸國后,發(fā)表了一篇《徐志摩離婚通告》,要和發(fā)妻張幼儀離婚,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反對的人很多,頭一個就是徐志摩的恩師梁啟超。面對質(zhì)疑,徐志摩這樣說:
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選自《致梁啟超》)
讀了這封信,其實我們就明白了,徐志摩當時一定要離婚,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靈魂伴侶已經(jīng)出現(xiàn),這個人就是林徽因??上У氖?,最后他并沒有追到林大才女,雖然他們一直是挺好的朋友,雖然林徽因還因為他愛上了詩歌。林徽因終究還是在1928年,嫁給了梁思成。她是怎么想的,我們不得而知。
梁思成是梁啟超的兒子,按說徐志摩在此后應(yīng)該避嫌,不再與林徽因來往,畢竟人言可畏。但兩人的友情似乎并沒有愛到這些世俗的羈絆,甚至在徐志摩娶了陸小曼后,兩人仍有往來。
1931年春天,林徽因在香山養(yǎng)病期間,丈夫并不在身邊,而徐志摩則經(jīng)常來找她,給她念詩、鼓勵她寫詩。因為這事,他們受到不少的質(zhì)疑,冰心的那首《我勸你》也被解讀為是在勸他們二人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但林徐二人,始終沒有回應(yīng)過。另兩位當事人,陸小曼和梁思成,也并沒有阻止二人的往來。相信男女之間,其實是有超越愛情之外的純潔友情,這或許是陸小曼和梁思成的智慧。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飛機失事離世,林徽因再一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畢竟他是為了參加她在北平的演講會才會一大早就北上。
一位巨星就這樣隕落,詩壇震動,他的葬禮自然也是隆重的,各界名流出席,金庸、張幼儀、陸小曼、林徽因、梁思成等人都在。張幼儀和陸小曼獻上了挽聯(lián),唯有林徽因什么都沒寫?;蛟S是太悲痛寫不出來,或許是她還沒想好用什么身份來寫。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不少名家都為徐志摩寫過悼亡詩,其中也包括陸小曼的掃墓詩《癸酉清明回硤掃墓有感》?!澳c斷人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嶠”,痛失丈夫何等悲痛,陸小曼這幾句詩確實令人動容。
但這些人寫的詩,都比不上林徽因于1936年發(fā)表在《大公報》上的這首《別丟掉》。徐志摩死后,林徽因始終忘不了他,這首詩其實早在1932年就已經(jīng)寫好了,只是她一直沒有拿出來發(fā)表。大家且看:
其實看懂了這首詩,也就明白為了為何徐志摩會視林徽因為靈魂伴侶。與陸小曼等人,一味道地詠嘆傷懷不同,林徽因是真正懂徐志摩的人。
林徽因?qū)π熘灸Φ膽涯?,是兩位詩人間的心心相惜。她知道對方一直追求著熱情的生活,她明白徐志摩內(nèi)心的那份真。哪怕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的松林里,他都不會改變初心。
滿天的星星如夢似的掛起,隔著山的燈火,天上的那輪明白,無處不訴說著自己的思念,詩意的語言如一場溫情的對話。對話的重點是:你仍得相信;而那山谷中的回音,就是對方的回應(yīng)。
林徽因用朦朧絕美的語句,精巧的結(jié)構(gòu)安排,寫成了這首哀而不傷的悼亡詩,讓我們看到了兩位多年好友間的真摯感情。與其它悼亡詩相比,林徽因這首詩在柔美和傷感中,充滿了力量。他的離去是無可奈何花落去,而他留下的文字,則如山谷中的回音一樣,給她溫暖。
這首現(xiàn)代詩,從遣詞上來看,朦朧中不失雋永,字字精準。而從結(jié)構(gòu)上來看,學美術(shù)的林徽因也發(fā)揮了自己的特長,全詩由“別丟掉”3個字開篇,再用山谷中的回音落筆,一氣呵成,讀來朗朗上口。而從意境上來看,明月、燈火、星空、流水等多個意象的引入,都恰到好處,沒有堆砌感。
所以從整體水平來看,它絕對是現(xiàn)代詩中的精品,如今它也成了林徽因的代表作,風靡了80多年,直到現(xiàn)在仍受到很多詩歌迷的喜愛,只能說林大才女果然是厲害得很。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60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文物中的抗美援朝丨志愿軍一級戰(zhàn)斗英雄···
下一篇: 【望軍專欄】家風之本在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