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
,國際形勢風(fēng)云突變,清王朝的統(tǒng)治更是岌岌可危。面對內(nèi)憂外患的窘境,清政府不得不大力重用漢人大臣。在亂世爭鋒又被委以重任的大背景下,著實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漢臣能人、名人,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曾(曾國藩)、左(左宗棠)、胡(胡林翼)、李(李鴻章)。雖說這老四位同為“中興名臣”,對于清王朝甚至對于當(dāng)今中國來說
,所立下之功績又各有千秋,但是他們幾位在后人的口碑評價之中卻不盡相同。曾國藩顯然是這四位之中,被后世之人贊譽(yù)最高的一位。而胡林翼因為去世較早,所以并不太被后人熟知。左宗棠雖說贊譽(yù)評價不及曾國藩,但是也絕對是褒遠(yuǎn)大于貶。但是李鴻章,就只能算得上是毀譽(yù)參半了上圖_ 胡林翼(公元1812年-公元1861年),字貺生
、左宗棠
那么,同為中興名臣且同朝為官
前文提及
,胡林翼早逝不被大家熟知,本文就不在詳表。我們,重點來聊聊,曾、左、李三人之間的品行差距。而這品行上的差距,我們可從三大方面加以論述比較,即“名”、“利”、“為”。上圖_ 曾國藩(1811年-1872年)
一、先說“名”。
曾國藩為什么會享有盛譽(yù)
?因為他真正做到了淡泊名利。曾國藩一生對于“留名”一事,確實是在極力避諱,經(jīng)常是做好事兒不留名,自己也不做記錄,更不在信札中提及,屬于“雷鋒式”大公無私而左宗棠照比曾國藩就會在乎一些自己的名聲,左與曾一樣經(jīng)常做一些資助之類的好事兒 至于李鴻章對待名譽(yù) 上圖_ 曾國藩家書 二 所謂“利” 此外 李鴻章的利益觀與曾 李鴻章本人也更是經(jīng)商理財高手 上圖_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三 孔子云:“君子愛財 筆者之所以對李鴻章的個人品行評價如此之低 很多朋友都知道,曾 上圖_ 左宗棠(1812年—1885年) 反觀李鴻章 清法戰(zhàn)爭爆發(fā)之際 上圖_ 印有李鴻章的錢幣 李鴻章為了個人政治企圖 所以說 作者: 王金百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陋規(guī)》 張宏杰/著 岳麓書社 【2】《曾國藩傳》 張宏杰/著 民主與建設(shè)出版社 【3】《匯豐銀行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劉雪學(xué)術(shù)論文 文字由歷史大學(xué)堂團(tuán)隊創(chuàng)作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61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特殊時期:廣德一分為二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png" alt="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png" alt="同意3個條件就退兵 崇禎當(dāng)初為啥寧死不應(yīng),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onerror="nofind(this)" >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onerror="nofind(this)" >